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

原标题:北京正道18秋拍:碧玉,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

如今不被重视的碧玉,

却被乾隆皇帝严令禁止民间流通

认为碧玉不够“高贵”,

或许是因为不了解这些“高贵”的历史

轻视碧玉的价值,

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它有价值的过往

碧玉的价值不可小觑,这些历史来告诉你

碧玉,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1)

乾隆款 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品

提起碧玉,大多数人总觉得不够“高贵”,没有同根的和田白玉受宠爱,也不如颜色有几分相近的翡翠受瞩目。

有人认为,碧玉目前的市场热度多是沾了和田玉和翡翠的光。然而,在乾隆时期,碧玉却晋升为皇家御用的玉石材料,乾隆皇帝曾亲自颁旨查禁碧玉的民间流通,宫廷才是碧玉的唯一合法利用者。

清代的玛纳斯碧玉

清代,进入到宫廷视野的主要是新疆的玛纳斯碧玉。在乾隆五十四年以前可称之为自然采集阶段。此阶段内玛纳斯碧玉只有零星偶然的采集,知名度不高,影响不大,政府也不干预。而到了乾隆二十六年,玛纳斯一带发现金矿,尤其是乾隆四十七年官开金厂以后,商人在采金之际顺便将碧玉携带出山,进入市场,玛纳斯碧玉才逐渐为人所认识。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2)

清乾隆 碧玉兽面纹儿觥

故宫博物院藏品

而乾隆五十四年开始,乾隆皇帝颁布禁令,对玛纳斯碧玉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确定了私人贩卖运输玛纳斯碧玉的非法性。由此,玛纳斯碧玉不再是民间流通的商品,而成为官方尤其是宫廷的垄断性资源,宫廷成为玛纳斯碧玉唯一的合法利用者。而且,据相关研究,对玛纳斯碧玉的查禁总体上比对和田、叶尔羌玉石的查禁竟然还要严厉得多。

既然碧玉如此被重视,为何在民间的名声却不如和田白玉?这是因为严厉的查禁将玛纳斯碧玉管控于宫廷相关范围之内,切断了玛纳斯碧玉与民间玉器制作系统的联系。所以,尽管宫廷用玛纳斯碧玉制作了大量玉器,但这种材料却少为人知。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3)

清代 碧玉句纹夔龙纹盒

故宫博物院藏品

碧玉不仅清宫被重视,还曾在现代外交中担任过重要角色。1941年,汪精卫访问日本时,曾将一件碧玉屏风作为礼物送给了天皇。日本战败之后,它被归还给了中国,先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随国民党南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4)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与玛纳斯》

2014年8月,故宫博物院还专门举办了《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与玛纳斯展》,出版了专门图录,这是博物馆界首次举办的以碧玉为专题的文物展。展览将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百余件清代碧玉作品集中展示,同时还展出了由新疆玛纳斯县提供的玛纳斯碧玉原料标本20块。足见,碧玉的地位不容小觑。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5)

清代 碧玉夔龙纹夔龙耳活环瓶

故宫博物院藏品

当代的碧玉品质为上

如今,市场流通的碧玉产地已不局限于新疆,还有产自青海、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各地碧玉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目前市场上流通最多且最受欢迎的则是俄罗斯碧玉,质地纯净,少黑点,颜色变化大,相比于白玉,丰富的颜色变化也让雕刻者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从淡雅的鸭蛋青到鲜艳的菠菜绿,让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

色纯、质细的碧玉近年来受到藏家追捧,价格自然一路走高。但相比动辄过万一克的“红皮白肉”,顶级的碧玉依然处于价格洼地,值得藏家关注。

纯净、温润,是我们对玉材的选择标准,在原材料越来越稀缺的今天,颜色质地纯正纯净的材料更是越来越少,碧玉也是如此。

在本次正道秋拍中,碧玉拍品可谓一大亮点,无论质地、颜色、雕工,还是设计都颇具特色,亦赏亦玩,是为玩玉之乐趣。

这些碧玉作品中,无论是沉稳端庄又不失灵巧的茶香器皿,艳丽纯净的装饰挂件,内敛含蓄的闲章和文房小摆件,还是对比鲜明的俏色巧雕件,都是意趣无穷。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6)

老驴的玉 碧玉鹤鸣牌

4.8×2.9×1.2cm 30.7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7)

杨中伟 碧玉福寿双至把件

8.9×4.9×2.0cm 139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8)

杨文双 碧玉达摩把件

9.8×3.1×2.2cm 99.5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9)

王朝杰 碧玉花开富贵摆件

19.5cm,high 207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10)

李海涛 碧玉龙钮章

3.4×2.0×1.6cm 25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11)

冯钤 碧玉螭龙花觚

8.3×5.4×5.4cm 122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12)

冯钤 碧玉带子上朝扳指

4.8×4.3×2.9cm 89.7g

碧玉历史价值(竟有着这样高贵的历史)(13)

杨光 碧玉俏雕秋声香插

5.2×5.2×3.9cm 66.8g

本文来源: 新浪收藏


华夏文·史·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平台中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文·史·艺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

二、本平台中注明文章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侵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联系小编,请在见图文后30日内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