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

在我国明朝时期,有一个叫黄凤池的人,辑了《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就被称为“四君”,画家用“梅兰竹菊”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确实它们也各有特色——梅:四君子之首,也是中国的传统之花,它在冬天开放,不畏严寒、傲雪挺立,代表着高洁和坚强的品性;兰: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远离世俗生活,有着素淡清雅的姿态,有高洁和美好的寓意。竹:枝干挺拔,四季青翠,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它代表着不屈的骨气和谦逊的胸怀。王维就很喜欢竹子,还在他的辋川别业里建了一个竹里馆。菊,姿容优雅,不怕寂寞,象征着高雅纯洁、不怕寂寞。

难怪有人说,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把他们称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而梅花,尤其受人喜爱。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1)

梅一般开在冬天。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所以我们又把梅花称为“报春的使者”,陆凯当年在梅岭折下一枝梅,寄给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他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来“一枝春”就用来代指梅花

古人对梅是很偏爱的,宋代有一位诗人林逋,他这人很特别,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被称为“梅妻鹤子”,看来林逋对梅花也是真爱了。

古人推崇梅花,主要是梅花身上有两个特质:一是傲雪,二是清香。

在冬天,百花凋谢,飞雪飘飘,梅花却独自盛开,《一剪梅》袅袅地唱:“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很多诗句也赞美梅花的不畏严寒,傲立风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诗句,都是称赞梅花傲视冰雪的品质。梅花这种傲立冰雪的特性就跟文人自身的清高与坚韧品质相类似,于是文人墨客自然而然地将梅花比作了自己。文人嘛,都是有点自恋的。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2)

关于梅花有清香这一点也好理解。宋代诗人卢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诗句,都是赞美梅香的经典句子。梅花的香气与春天开的花不同,它不浓烈,而是清幽淡远,是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正是古代文人看重的地方,这一点与文人墨客身上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清高气质极度相似,所以梅香备受推崇。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3)

千古以来咏梅花的诗,数不胜数,多得不得了,但是大多数都是围绕傲雪和清香这两个特质来写。王安石的这两首咏梅诗,更是别有意蕴和情怀。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收录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现在的很多小孩子都会背。大意是说,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是花中四君子之首,梅花向来都是以色美味香著称,被人们放到庭院楼阁之中培养,细心照料;可是王安石诗中的这几枝梅花,却在偏僻窄小的墙角无人问津。即便生长环境如此恶劣,这几枝梅花仍然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纯洁得像雪一样,还散发着阵阵的清香。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4)

王安石出生于公元1021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所以世人又称他为王荆公。王安石不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为了让国家更加强大,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革新虽然很好,他的改革也得到了宋神宗皇帝支持,官做到了宰相。不过改革触动了一些人利益,甚至是皇帝亲戚的利益,王安石因此受到多方的猜忌和排挤,三年曾被两次罢相,第二次被撤掉宰相的职务之后,王安石彻底地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来退居到南京钟山,这首《梅花》就是他第二次罢相之后写的。

在王安石看来,他的孤独和艰难处境就跟这傲雪凌霜的梅花差不多。他为了国家的强盛主张改革,然而没有几个人站出来支持他,一个人的奋斗,该是多么的孤独啊!可是,就算他处在如此恶劣的官场环境中,他依然能够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了国家强盛而不畏惧别人的打击和排挤,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花中四君子梅花疏影里)(5)

王安石还有《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这首写得比较唯美,不过相比第一首而言,这一首《梅花》反而流传得没有那么广泛,但同样是咏梅的佳作。比较有意思的是,整首诗的每一句都来自其他诗人的诗句,但是四句放在一起却毫无拼凑的痕迹。

这棵梅树不是生在无人问津的墙角,而是在美丽的白玉堂前,处在雅室旁,然而同样无人欣赏,年复一年,无人相惜,自开自落自惆怅。

不过虽有无奈和惆怅,心里还有藏有谢意——虽然我并不是为春风二开,这暖暖的春风,却还牵挂着我啊!

梅花总是为君子所爱,见到梅花如见君子,王安石就是这样一位让人端正心思看的君子。他留给我们的《梅花》,余香千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