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

海洋是人类科研探索的重要领域,海洋科学考察是研究海洋的基础。乘坐搭载各种科研仪器的科学考察船出海考察,是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作。海洋科学家除了要避免“晕船”“晕陆”,有时还需要在风暴中进行科研活动。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为探索海洋奥秘,她曾三次探索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深潜200多米探寻海底世界。她说:“搞科研比较艰苦,我们海洋科学研究也是这样,尤其是海洋考察,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这样你就得不到第一手资料,不能深入别人没有到过的领域。”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王颖。她长期从事具有地域特点的淤泥潮滩海岸、鼓丘海岸以及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等方面研究,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1)

王颖

读书立志报祖国

1935年,王颖出生于河南。她的父亲是位抗日英雄,父亲身上的爱国精神深深影响着她。

新中国解放后,王颖一家迁居北京,她将本名“王肃波”改为“王颖”,表示新的意思,以迎接新中国。

王颖从小喜欢大海,梦想有朝一日能遨游蔚蓝神秘的海洋。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她的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大学地理系,并以高分考入地貌专业。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2)

南大地貌学专业师生在浙江杭州天目山实习 (前排左二为王颖)

1954年,王颖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说:“青年时代的我,适逢新中国建立,沐浴着党的阳光,在一个朝气蓬勃、日新月异、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地成长,真是生长逢时。”

1956年,王颖跟随我国地理学代表团前往印度参加国际地理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地理学代表团。几天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王颖亲眼目睹了外国学者趾高气扬的样子,他们的嘲讽深深刺痛了王颖,从此她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名地理学家,更要为国家和民族争光。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3)

王颖(右四)出访印度照片

科研是苦亦是乐

本科毕业后,王颖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深造,师从地貌学家、地理教育家王乃樑教授。当时学校条件有限难以开展实验,王颖便带着一批学生在校内修建水池,搭建实验场所,创造实验条件研究波浪等动力对地貌、泥沙的影响。

1961年,王颖前往南京大学任教,组建海洋研究组。除了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她还先后从事了天津新港泥沙来源回淤研究,秦皇岛油港与煤港、山海关船厂的选址勘测,北海港扩建、拦门淤积治理与地角海军码头选址工作,海南岛铁炉军港的沿岸泥沙治理,广东镇海港的海军码头选址,三亚港的扩建工作等,与南京大学海岸研究一起成长为高校海洋教研的主要力量。

在开展天津新港泥沙来源回淤研究时,为了解潮滩的冲淤分布,王颖带着师生趁着落潮时的六至八个小时间隙,往返数公里,跋越泥滩步行到各个观测点,测量滩面微地貌,落淤的泥沙粒径、成分与层厚等各种数据。

在泥滩上跋涉,空手行进已很困难,更何况身上还背着沉重的仪器。泥滩还不同于沙漠,再累也不能休息,只能一步不停地往前走。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很乐观,因为大家明白只有搞清楚泥沙来源,才能彻底解决天津新港长期回淤的问题。

经历三年奋战,王颖根据对渤海湾的观测得到的结果,得出黄河的入海泥沙不会直接影响天津新港回淤的科学论据,因此无需沿岸建堤来拦截黄河泥沙,为国家建设工程节省了大量经费。

虽然海洋工作非常辛苦,但王颖认为这是自己的专业,是对科学的追求,经历艰苦才能认识海岸,深入研究海岸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走向世界放光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扩大。1979年,王颖赴加拿大的达尔豪斯大学深造。期间,她在鼓丘海岸研究、石英砂表面结构研究、淤泥质海岸研究三大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当时,王颖和地质系主任Cooke教授讨论研究课题时,表示要做鼓丘海岸研究。Cooke教授就近选了一段鼓丘海岸安排王颖做研究,但她选择在开普不列颠岛东南海岸中一段典型的鼓丘海岸上开展研究。这让国外同行大为惊愕,因为那段鼓丘海岸荒无人烟,条件十分艰苦。

王颖坚定自己的选择,由于中国没有这种海岸类型,国际相关理论研究也很少。她暗下决心,要应用加拿大的先进设备,根据自己在国内海岸工作的经验,做出成果,由中国人填补这个空白。

她查阅了大量资料,用两个月的时间踏勘了该区近千公里的海岸,最终选定了一段近50公里长的典型鼓丘海岸。王颖的研究计划引起了加拿大同行的兴趣,达尔豪斯大学、加拿大贝德福海洋研究所和大西洋地质中心提供了研究经费、助手和各种科研设备,并聘请王颖做兼职研究人员。

在研究鼓丘海岸期间,王颖考察组经常遭遇风暴天气,但无论风浪多么大,他们始终坚持观测。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年多艰苦而认真的研究,他们收获了可喜的成绩。王颖等人对鼓丘海岸的研究论文《开普不列颠岛东南部鼓丘海岸动力地貌》发表在加拿大《海洋沉积与大西洋地质学》杂志上,这篇论文被国际海洋地质界、被地质学界评论为“把中国经验应用于加拿大区域海岸研究中,成功地为加拿大海岸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是鼓丘海岸的典型文献”。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4)

王颖在加拿大进修期间与加拿大学者在一次聚会时

无畏艰险探海洋

在加拿大访学期间,王颖还曾三次考察百慕大三角区。

1981年3月,王颖乘船第三次进入百慕大三角区,调查核废物埋葬洋底的可能性。这次考察经历十分惊险,他们遇到了9级海况,风速高达75节,只得紧闭舱门顶风行驶,以保证船只安全。风暴持续两天风势稍减后,哈德森号改变航向,驶向风区外围,最终安全靠岸。而当时另一条在风区中心地带的法国船则不幸遇难,沉没大海。

考察结束后,王颖在沉积学杂志《Sedimentology》上发表了有关深海平原浊流沙的论文,文中首次论述了大洋底浊流动力作用,在理论上提出了深海沉积环境新的概念。同时,她对国际上有关利用深海底埋藏核废料的意见提出质疑,指出深海底仍具不稳定性,需对核废料做进一步的防护工程。

海底考察也是海洋科考的一部分,海底的地形比大陆更复杂,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需要研究者潜至深海底去亲自探测,并汇集资料制作成图。1981年8月,不会游泳的王颖参加了拉布拉多海圣劳伦斯海湾考察,深潜器到达了深海200多米处。海底潜探时,她身体略感不适,嘴唇发麻,但始终全神贯注地工作。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5)

加拿大贝德福研究所同事赠送的哈德森号金属版画

1982年2月,王颖圆满完成了在加拿大的学习任务。回国前,贝德福研究所同事们赠给她一副刻着哈德森号的金属版画,上面写着“赠给在中加海洋地质学合作中做了开拓性工作的王颖!”

倾心教育育桃李

王颖学成回国后,继续在南京大学任教,担任了海洋地貌与沉积研究室主任。

她积极促进国际科研领域的友好交流,组织聘请了多位专家来华讲学。为了保证讲课效果,王颖亲自担任翻译。1982-1985年间,王颖共接待了美、英、加、荷等国短期讲学教授或代表团共10批66人,口译讲座60次。

一次,美国代表团来华讲学,团内人员专业涉及到海洋学各方面,由于当时国内尚缺乏对这些专业的了解,王颖便亲自带队并任翻译。一连多场讲座,王颖累得嗓音嘶哑肿痛,但她一边打针一边坚持工作,使这次海洋科学交流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在几十年任教生涯中,王颖先后讲授过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了多名优秀地学人才与外国学者。王颖教育学生十分用心,她在笔记本上为每个学生都单独建立了“学术档案”,一人一档。每次与学生开展谈话,她都悉心记录。如今,这些笔记本堆满在她的办公室柜子里,足足有好几摞。

她还积极编写教材,为我国海岸海洋学科研究奠定基础,发表论文230多篇,出版了《中国海洋地理》《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地貌学》《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环境与资源》等多部专著。

百慕大三角潜水探索漩涡之谜(她三次探察百慕大)(6)

2010 年 9 月 10 日,王颖(前排左三)等与学生合影

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步入二十一世纪,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政策,这时王颖已年过六十,腿脚因为早年考察落下了不少伤病,但她仍然精力充沛地从事科学研究,不定期地到各地调研指导工作,继续为祖国海洋的建设发光发热。她说:“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2004年,她领衔承接了外交部大型数字海洋和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数字南海”,填补了中国在南海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2011年,77岁的她出任国家首批“2011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开展南海海域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研究。

2018年,王颖退休后,仍坚持每天上班,节假日还在家潜心写作书稿。她说:“人活着要有理想,为追求理想,还要有刻苦、实干与敢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的坚持精神。”

在王颖看来,海岸海洋科学不是单靠一代人的奋斗,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持续接力,才能拥抱海洋,登上科学的高峰。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拥抱海洋——王颖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兰亚明. 探索海洋奥秘的女科学家——记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王颖教授[J]. 世界,2002,(05):25-27.

[3]管艺添、高雅. 王颖院士:狂浪面前,她是勇敢的开拓者 [N]. 中国科学报,2021.9.14.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