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管锥编》全文阅读(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这类天书)

钱钟书《管锥编》全文阅读(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这类天书)(1)

钱钟书先生有名的书,除了《围城》,便是《管锥编》与《谈艺录》了。

我一个朋友开过句玩笑:后两本,大概与《尤利西斯》似的,买了之后就搁书架积灰,不会去看的。

所以,怎么看待《管锥编》呢?

我私人说句政治不正确,但很真诚的话:

《管锥编》这种书,与古人许多诗话、词话、书话类似。本身蕴藉深厚,但因为作者们并不负责普世指导,简直还有点自娱自乐,所以,若本身积淀没到那份上,读的乐趣不会太大。

直白点,如果读不高兴,就没有必要强行去读。

中国古人这种治学笔记,跟论文不同。现代体系下的论文,大多务求清晰明白,逻辑清楚。如科普书籍,也多是姿态平和,务求老妪能解,生怕大家看不懂。

而《管锥编》,却是老士大夫式的趣味,既是跟自己玩,也是跟“想象中跟我读书差不多而且趣味也接近的读者”玩。

只举一例:

武帝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按《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独不”如沈佺期《古意》:“谁谓含愁独不见”,今语所谓“偏偏不”。杜甫《咏怀古迹》:“萧条异代不同时”,曰“不同时”而复曰“萧条异代”,重言以申明望古遥集之怅也。《三国志。蜀书·许靖传》裴注引《魏略》载王朗书曰:“眇眇异处,与异世无以异也”;颇具名理,以“无以异”和同两“异”,亦善于修词者。

这段话拿了《司马相如列传》里的话,然后发散思维,引经据典,揉搓“独不”、“同时”的用法。咬文嚼字,自己乐。

像读过《史记》、《汉书》、《三国志》,又熟杜甫的,自然觉得这种揉搓很有趣。

若没读过的,就味同嚼蜡了。

其实士大夫书治学书笔记书,多是如此:界面并不特别友好。人家写书时,本来就默认了有条门槛:

“是懂的对吧?细节我不多解释啦。”

杨万里《诚斋诗话》开篇: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垅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

这段话乃是,默认读者熟悉杜甫,熟悉何逊,熟悉庾信,才说出口的——而我估计现代大多数人知道庾信,应该是杜甫那句:“清新庾开府”。

苏轼《东坡志林》,有个带荤的段子,说人怎么都撑得住,就是抵抗不了男女之欲: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如果您不知道苏武牧羊的典故,这个段子也没那么好笑了。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已经算很通俗了,但像下面的句子: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如果不加注,而读者又不是诗词爱好者,李白、范仲淹、夏竦这几个人名对不上号,又或者没读过“长烟落日孤城闭”、“水殿按凉州”那两阙,看这段的话,大概完全哑巴听天书,不知道在说什么吧?

所以了,许多古士大夫气性的文论,本身并不是课本,而是爱好者的进修读物,是读书人的闲暇娱乐。里面布满了内行言辞,对非爱好者而言,就是黑话。那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写给行外人读。

若没爱好,不必强读,更不必强行覆盖了钱钟书先生的知识面后去读。所以啦,还是那句:《管锥编》,有乐趣就读;若没到那份上,不必强读。

这个道理,也可以覆盖到其他专业书上。

许多读者们有种期待,“你应该写得让我们理解,让我们能从零开始学文化。”但事实上,这类读物,主要是科普读物和专业课本。大多数学术著作,是有门槛的。强读之,效率并不高。宁可看专业课本入了行再读——就像您如果不练点力量,一上来就举100公斤的哑铃,很容易受伤。这就是我的建议:对这类大师书,没必要强读。若要零基础学习,就直接找课本和古书典籍,更直接,更显明,更通俗,逻辑更通顺。

以及:千万别觉得读不了《管锥编》就不好意思。毕竟钱先生大才,又毕生浸淫于此,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玩梗,非专业治学者领会不到,那简直太正常了。如果是普通爱好者,那么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大概是最好的:他写的哪条,恰好和你知识重合,你读得懂,好,过去;读不懂,也就算了。

这有点像听几个内行在讲行内冷笑话,你本身知识越多,听了越会哈哈大笑;但你不是行内的话,冷笑话也听不懂,只好假笑,也无趣;而且,靠听内行冷笑话来学习知识,本身事倍功半。

那么索性不听,或者等将来入了行再听,也无所谓吧?

许多学问的道理,其实都是这样的。

读书和学习是该让自己开心的,如果不开心、读不顺,为了社交需求或自我满足而强读,苦不堪言,反而无趣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