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

古人一直崇尚“宽袍大袖”的着装,但长袍却一直拖到了地上,却对走路造成困扰。古人走路时为何不会摔跟头?难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防摔神器”?没错,今天小编就来为您揭秘古代最有趣的“防摔神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孔子对服饰穿着配套上是颇为重视的,他将一个人服饰穿着方式作为标准,用于标定一个人能否立足于上流社会。正是因为如此,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古人也会对衣冠穿着十分重视,甚至将其视作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汉朝奉行儒家之术,对于衣冠服饰的讲究更是如此,故此在春秋战国时期衣冠的基础上,汉代人的衣服更加奢华艳丽。但问题也随之出现,衣冠的花样性增加,其厚重程度也必然增加,宽袍大袖的衣服样式令人感觉到了“美”的代价。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2)

汉代贵族的服饰皆为拖地的长袍,因此一旦走起路来,必然会踩踏到袍服的边缘,造成身体重心不稳摔倒,想必不少穿过长裙的女孩子应该有过同样的经历。在影视剧演绎中,我们能够发现,皇帝与贵族在出行时,往往需要被宫女、太监搀扶,以免摔倒后威仪尽失。但另一个问题是,搀扶贵族的宫女、太监们也都是宽袍大袖,她们为何不会摔倒呢?由此可以推断,汉代人一定拥有自己特殊的防摔办法。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3)

考古专家们虽然推断出该结论,但是汉代人防摔的办法究竟是什么?他们却无从得知,甚至没有办法加以推测。究竟该从何处入手研究?考古专家们在查阅史籍资料后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该问题也一直被搁置,想要破解谜团,很显然是不可能。凡事都存在真相,只是真相的到来可能会迟到,一次著名的考古活动,为解决古人防摔的问题带来了曙光。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4)

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医院在当地一个叫马王堆山坡地附近进行施工,准备于此处地下建造小型医院,却在意外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湖南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立即来到马王堆现场,对该古墓展开抢救性发掘工作。经过数个月的发掘,考古专家们发现该墓葬为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因其出土于马王堆,故此命名为“马王堆墓葬”。马王堆古墓中珍宝无数,包括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竹简的数量也尤为可观。尤其是一具名为“辛追夫人”的湿尸,更是令世界考古学专家们震惊。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5)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马王堆古墓进行清理时,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它就是一双鞋子。如果从常理来看,在古墓中发现一双古代鞋子,的确不算是稀奇事件,然而考古专家们却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们还细心发现了鞋子的怪异之处。此次在马王堆出土的怪鞋,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根据款式划分来看,它就是就是双尖翘头的歧头履。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6)

岐头履在古代亦被称为"分歧履",其外形有别于其他鞋子,其前段增设一种特殊的“鞋翘”。鞋翘的设计方式绝非中国独有,却是我国古鞋的代表性特征。古代男鞋与女鞋都存在翘头,相互以“男方女圆”为区别。鞋翘的出现,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拥有实用功能。众所周知,尖锐的鞋尖在触碰袍服时,往往很难将其向上撩起,相反,拥有鞋翘的鞋子却完全不同,它可以大面积遮挡袍服,令其与地面产生一定距离,从而杜绝摔倒现象的发生。

为什么汉代不能穿鞋(为何走路不摔跟斗)(7)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祖先为我们积累了生活的经验与启示,值得我们后人尊重与崇敬。

参考资料:《祖先的智慧》陕西出版社出版 黄正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