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

一说脂肪,就觉得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坏东西,却极少人注意到,人体缺乏脂肪,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脂肪也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若是过度缺乏,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而且,有研究证实脂肪摄入过少,会增加早亡的风险。

为啥这么说?

这份研究发布在了《柳叶刀》上面,研究中表明,摄入脂肪含量较多的人,死亡率比摄入脂肪少的人要低,还特别指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上,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点就是摄入脂肪较多的,中风几率也相对较小

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1)

而且,我们需要知道,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细胞膜是细胞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如果想要保证健康,免疫细胞可以不断再生,就需要保证脂肪是充足的。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都属于脂溶性的维生素,简单来说,人体想要保证这些维生素充足,就需要脂肪是满足需求的,不然,缺乏脂肪的同时,这些维生素也会相应的缺乏,那人体缺乏的营养素就更多了,对健康影响就更大了。

因此,就建议适度的去摄入脂肪,不多也不少,毕竟脂肪摄入过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是很多的。那就需要看脂肪长在哪里了,几个地方的脂肪比较多,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比如心脏、肝脏、腹部,这几个地方脂肪多,会相应的出现一些疾病,哪一个都不能忽视。

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2)

体内的脂肪也分好坏,坏的脂肪被称为低密度脂蛋白,在做血脂检测时,重点需要留意这一项指标,它是胆固醇中的一种,脂肪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一旦这两项水平明显增高,很有可能会引发血脂高,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总结来说,摄入的脂肪过多过少,都不会有利健康,皆有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问题,平日饮食,还是需要考虑合理摄入脂肪的。

那么,怎样才算合理?

每天摄入多少脂肪对健康比较有益,建议按照这个公式来进行计算,就是用自己的体重(公斤)乘以0.45克,就能得出自己每天摄入多少脂肪算是合理。比如说体重55千克,乘以0.45,得出的结果是24.75。一天的饮食就需要合理搭配了,要保证摄入的脂肪量在此数左右,上下差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

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3)

从饮食中能获取到的脂肪来源还是比较多的,也就需要格外的注意,一定要是均衡的搭配饮食,对于食用油的使用量也要把握好。

具体应该怎么做?

首先,主食要粗细搭配

有人会说主食都是一些米和面,能有什么脂肪,脂肪的来源,并不只是肉,主食中的糖分也是可以转化成为脂肪的,再加上一些人的烹饪方式,导致食用油以及其他调料放的比较多,也会增加脂肪的摄入,如果不能正确的去搭配主食,也是容易增加脂肪的摄入,为避免脂肪摄入量过多,不宜总是吃精细的主食,还应该适当搭配粗粮,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其次,少摄入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

日常中食用的一些肉类、加工食物、食用油以及一些甜品中,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容易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体内积留过多的脂肪,对血管、肝脏、心脏造成一些负担,还会让腹部囤积脂肪,如果你不想体内的脂肪超标,就要尽量少吃加工食物、红肉、动物内脏、甜品

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4)

而不饱和脂肪酸,虽然也是脂肪,却属于好的脂肪,不仅对健康没有危害,还对健康有好处,能够帮助保护心血管,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平日里可适当增加补充。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则会有鱼类、坚果、燕麦、植物油,建议每日换着食用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

最后,关于食用油的使用

动物油中,大多含有较多的坏脂肪,因此,就需要尽量减少摄入,而植物油中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多吃,因为植物有种还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也会增加体内的脂肪。

脂肪代谢时怎样才能判断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太少易早亡)(5)

所以,每天吃油最好不超过30克,吃油时,也不是说一定要吃植物油,偶尔也可以吃点动物油,穿插着吃对合理补充脂肪也是有益处的,况且,还能给身体带来其他的益处,总而言之,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每日的摄入量最多只能是30克。

通过文章可以知道脂肪不全是坏的,脂肪在人体中也有它的作用,并不是说脂肪都是多余的,如果人体内的脂肪过少,带给身体的问题也是不能小瞧的,每天合理摄入脂肪,才能保证身体更健康。

参考资料:

1. 《脂肪不是洪水猛兽,健康脂肪这么吃》·丁香医生·2019.9.17

2. 《脂肪长在哪最伤身?隐藏体内的坏脂肪损健康》·科普中国·2020.8.27

3. 《脂肪摄入要三低》·健康时报·2018.8.10

4. 《脂肪也有好坏之分?送你一份的「好脂肪摄入指南」》·健康界·2021.7.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