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打僧人(在报恩寺打佛七)

居士打僧人(在报恩寺打佛七)(1)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曾经在旅途中远远地看过海林报恩寺,莫名就生出亲近之情。

后来在果芳居士那里反复听到报恩寺的名字,果芳居士时常那里礼佛,去的次数多了,与那里的许多常住居士都熟悉起来,果芳居士也常在家里虔心诚敬地做些蔬食带去供养。

果芳居士每每说到报恩寺,总是满心赞叹,寺院庄严宏大,干净清净,仅有五名比丘师父,但是有很多常住居士,非常殊胜。因为果芳居士的这个因缘,我对报恩寺也生出越来越多的向往之情。

5月2日,终于有了去报恩寺亲近礼佛的机会。一大早,就跟着果芳居士出门,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一段时间以来念念在心的报恩寺。

进了寺院山门,是条宽宽长长的大道,寺院的主体建筑还在数百米之外呢,报恩寺果然规模宏大。沿着人行道向前走,有清凉的佛乐传来,音箱隐藏在路边的座座小佛塔里。

再过一道大门,法相庄严的寺院建筑才在眼前依次展开。虽然我去过的寺院并没有几个,但感觉报恩寺的整体占地面积一定算是大的。佛法无差别,闻法的道场也无差别,在在处处,都闻佛音,本来不该有分别心的,但是看到格局严整宏大的建筑,立时升起欢喜心,忍不住就多想了一下。或者,再来的时候,能忘掉这些外在的分别?暂时还不知道。

今天是“打佛七”的最后一日大圆满日,八点钟上课。我们的时间有限,果芳居士催促我快点进香。

先请了一束香,在果芳居士的指点下,四面依次躬身,之后,把香插到香座上。香座上的香只有寥寥几束,对于寻常礼佛的人而言,不到早八点的时间也许还嫌早,此时的寺院里也几乎空荡无人。

果芳居士先去五观堂与相熟的常住居士打了个招呼,取出供养的蔬食,然后送我去经堂听课。明天是“浴佛日”,寺院里有许多工作要做,果芳居士还要返回五观堂帮忙。

到了经堂我才知道果芳居士催促我的缘由了,经堂里满满的居士和信众,依拜凳整齐有序地排成队列,我排到信众这边队末的位置,似乎只有有一两分钟的样子,又来了几个信众,依例排在我的身后。

然后,一位年轻的男居士走过来,面对大众说了几句上课的规矩。

跟着,师父走到前头,鼓声响起,片刻,击磬声相合,法会开始了。

击鼓、击磬的师父各是一人,但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这种庄严有序的鼓磬之声。鼓声、磬声一响,就将佛门净地与十丈红尘远远隔开。只有清净安宁充盈心中,无尽的尘嚣倏然不见。

上午主要是念经。穿着搭衣的居士们基本都能背诵下来,信众这边也有些人能默诵,有几人手持经书念诵,我没有经书,也不知人家诵读的是什么经,一上午只听出来《心经》的内容。后来工作居士也发下来一些经书,我后边的一个热心的能背诵的信众帮我找到诵读文句位置,我便也能磕磕绊绊地跟着大家了。但是诵读咒语的时候我又落到了后面,听得人家是不疾不徐地吟唱,我看着书也跟不上。事间万事,都是见人家易自己行难。只有下功夫,才能举重若轻,从从容容。

先前听人家说起上灵修课时,有“打佛七”一项,早就偷偷地羡慕了许久,这才上了半天的课,基本都是念经,就站得脚就有些疼了,精进一事,说易实难。

念经期间,我们还手举一支信香排成一列纵队去了地宫。普通信众跟在最后面,前面是穿着搭衣的居士们,最前面是穿着僧衣的几位师父。当日,春花初绽,春叶初舒,日暖风细,遥见走在前端的居士们端肃从容,衣袂飘飘,心底忽然生出羡慕之情。居士要受五戒,唯福德积足的人才能具备如此身分。寻常信众,既有世俗羁绊,信念也难坚定。

念经之后,还有绕经。师父、居士、信众依次排队,唱诵佛号,在屋中绕行。正行走时,后面的一位热心信众又告诉我,走的步子与佛号声不符,她还到我前面给我做了示范。见我学会后,又退回到我的后面。仪轨的庄重不知不觉就能端正人的心灵,帮助人凝神安定。其中感受,非身临不能体味。

中午吃了寺里准备的素斋。从前也在圆通讲寺里吃过几回素斋,不知为什么,每回吃寺院的素斋,都觉得特别地可口。

果芳居士过来找我,便一同去了五观堂。果芳居士她们已经忙碌了一上午,中午稍歇一会儿仍要工作,有许多居士也过来帮忙擦玻璃,我爬上桌子擦干净一个窗子。下午,果芳居士她们仍然要劳作,不能去听经。

我一个人回到经堂。工作居士已经给每人位置上发了一本厚厚的经书合集。

仪式之后,主持师父开始讲经。师父并不依书讲述,而是从门口的停车场、明天的浴佛法会活动开篇,似乎与市俗聊天相若,细细听过去,还是不同。师父以小事引入佛法,讲的热闹,其实终不离佛法,讲慢心、怠心、诸习气的难以克服,警示修行学佛之人应有恭敬之心、精进之行。以世间事说出世间法,让听者在笑声里接受点拨。这是我第一回听比丘说法。

法会唱经倒是听过两回。一回是在圆通讲寺,一回是在灵隐寺,师父们唱的什么都没大听出来,只听出一句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的佛号。这一句被师父居士们齐声吟唱出来,分外动听。

师父讲法后,又举行了超拔仪式,我们又手举信香依次去了一趟地宫。回来后,照旧念佛号。只有在快结束后,才要做些参拜。这与我从前以为的“打佛七”相距甚远,我以为的“打佛七”要有许多的参拜,许多的打坐,原来事实并非如此。

最后的结束也是我没想到的。并不是师父领着念诵完结就结束了,而是由师父打头,居士信众合掌念佛号,诸人边念边一一有序地从屋中走到室外,自动解散。

我去五观堂找果芳居士,居士那边也劳作完毕,于是一同与常住居士道别。

果芳居士又领我依次在寺院各处走了一遍。殿堂寂静安然,时间在这里可能是停顿的吧。

午后,阳光炽烈,最高处的地藏菩萨金光耀眼。本来想爬到山上看看的,但是上山的路被关闭了,山下仍有施工在进行中。

最后又看了正在建设中的法华经壁画,我们便离开了报恩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