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的国外烂片(人类不死烂片不止)

引进的国外烂片(人类不死烂片不止)(1)

1

昨晚上和一个编剧朋友吃饭,对,就是那个已经转行卖壮阳药的。

之前我那篇壮阳药行业为什么写的如此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他的指导。

作为一个活不下去的编剧,卖壮阳药也很符合逻辑。

吃饭的时候,说到最近很火的一个话题,说为什么现在的影视圈这么摆烂,各种烂片层出不穷。

甚至有的剧所有收入都得去买收视率。

堪称兴奋剂里一滴尿都没有。

普遍的说法是“就是从业者太菜”,“资本就是故意想做烂剧来摧毁大众审美”,“烂剧让甲方赚到了钱,对不起观众,但对得起甲方”。

我问他作为一个从业者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为什么他已经卖壮阳药了,但还算作从业者呢?

因为他卖壮阳药赚了钱,养活了很多活不下去的编剧,堪称编剧圈的资本大鳄。

他摇摇头,说:你们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又太简单了。

我说你讲绕口令呢?

他没回应,直接解释下去:

太复杂了,是因为他们觉得有人在刻意针对他们,好像大家知道你不喜欢看,但就是要喂你这个,恶心你。

还彻底摧毁大众审美,以后只需要出烂片就能赚到钱,你觉得这个东西现实吗?

事实是,大家根本知道你是谁,也不是为了讨好你或者恶心你,他们眼里只有报表和数字,大家都是按照数字来做决策的,他们既不想要给你好片,也不想要给你烂片,资本流入这个行业只是想赚钱而已。

出好片能赚更多就出好片,出烂片能赚到就出烂片,等到有一天影视行业赚不到钱,资本自然会大规模逃跑。

我说那不是有专门烂片洗钱的吗?

他笑了。

这什么逻辑?

好片烂片都不耽误洗钱,因为洗钱最重要的是洗各种投入里的钱,是通过拍摄过程中的开支把钱洗干净,很多明星的天价工资就是拿来做这个用的。

而票房是正儿八经的干净钱,这钱赚多少就是多少,你藏也藏不了,各地影院出票骗不过人,该怎么着怎么着。

所以有必要故意把片子拍烂吗?

如果能拍一部好片洗钱,反而越洗越多啊哥。

《流浪地球》赚了,资本就会想要做《流浪地球》,因为能赚钱嘛,而且各种道具布景看着就很花钱,一些国产大片总是费尽心思追求服化道和布景的过度精致,那才是洗钱的正常操作。

你敢拍着胸脯说你能再造一个《流浪地球》,只要你过去有作品证明过自己,那不管是脏钱还是干净钱都会主动来找你。

问题是,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呢?

资本当然想要好内容,好内容又有口碑,又能赚钱,还能给以后的后续作品铺路,傻子才不喜欢好内容。

资本又不傻,谁闲着没事儿和观众对着干还要挨骂?资本砸了那么多钱投广告,做PR,做品宣,是为了挨骂的吗?

谁不想名利双收啊。

我说那为啥内容还是那么烂呢?

他说没有好内容,是因为好内容的生产就是一个玄学,尤其是在工业化都没弄明白搞成一坨内啥的影视圈,大家都是作坊生产,成品什么样全靠临场发挥,能出来神兵利器还是一坨废铁完全就是个几率问题。

电影被称为妥协的艺术你知道吧?

影视剧这种东西的生产是一个非常难以标准化的东西,而且又不能一个人包揽全局,要做就要几十上百人协同作战,这里面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会影响最终成品。

一个神剧本,遇上一个脑瘫导演,也是垃圾。

一个逆天的导演,遇上一个魔幻剪辑,也是垃圾。

一个世界级剪辑,遇上一个傻X剧本,也剪不出东西。

大家是互相成就,也是互相扯后腿。

结果就是有时候你投入很多钱和投入很少钱,尊重导演和不尊重导演,坑编剧和不坑编剧,他们赚钱的几率是一样的。

别觉得不可能,很多剧真的就是你做的精良和粗制滥造一个成果。

赌几率,那肯定是投入越少越好。

大量的钱进来了,又没有什么有能力的人,大家又只会算账,那当然烂了,就这么简单的事,没必要想那么麻烦。

2

我问:那哪里想的太简单了呢?

他说:太简单,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事情就是简单的二分法,只有两个对立的元素:不赚钱的好剧,赚钱的烂片。

虽然大家嘴上会说自己想要的是“能赚钱的好片”,说“自己愿意为好片掏钱”,但他们的潜意识就是这么划分的,根本不想考虑这事情里面有多少层。

首先,一次影视投资起码要看这样几个维度:预算,工期,预期收益。

今年你拿这一个亿投进去,最后出来起码三个亿收入才能回本,四个亿才能说小盈。

那么如果你对这个市场的预期只有两亿,觉得拼死拼活只能收回来两亿,你会做一亿的项目吗?

大家都是来赚钱的,不是搞慈善的,预期收益不够,那肯定就要从预算上来砍。

预算少了,剧的质量自然就下降了。

而什么决定市场的预期收益上限呢?

你不会以为是网民们的口水吧?

如果说电影还存在搏一搏票房,单车变摩托这样的幻想的话,网剧这块的市场上限太矮了,矮到你害怕。

现在的网剧制作方在预算上面对的就一个问题:平台愿意出多少钱。

因为网剧大多是买断制,只有很少人会梦想靠分账一波爆红,平台愿意给出的买断价格就是网剧制作方的收入天花板。

而平台投资也是奔着赚钱去的,现在平台也不好过,你看看优爱腾惨的那个样子。

互联网公司嘛,各个都是数据控,投多少钱赚多少早就有模型了,想从他们那里骗钱不容易啊。

所以,大部分网剧制片方都是平台的舔狗,从一开始你这个片子要不要收、用多少钱收,平台都定死了,制作过程中甲方还要派人来三审三校,甚至现在头部剧都是平台直接参与制作的。

你倒是想要对不起甲方,你也没机会啊。

你弄太烂了平台直接不收,全赔,你敢挑战一下吗?

但是反过来说,只要你能让平台掏钱,这个剧到底是什么质量根本不重要。

平台不只要那些头部的剧王,还需要大量用来填数量的小成本剧,而这些剧平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期待,稍微花一点钱买上几部就可以了。

那这个时候比的是什么呢?质量吗?

比的是成本啊。

是谁价格更低了,反正是拿来凑数的,便宜就能多买几部,都是破烂,谁要买你精心打造的破烂啊?

这样一循环,反而出现了一个烂剧缺口,影视圈里有相当多的公司就靠制作这种从头到尾都写着扑街的破烂卖给平台凑数活着。

资本当然是逐利的,只不过有人去赌大的,有人就赚这种小钱,生产烂剧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样下来,你从目的上分一下,剧的种类就有:

投入少周期短,质量一般,用来填线的剧。

投入高周期长,认真打磨,奔着出圈去的剧。

投入少周期长,水平线上,赚点零钱的行活。

而这些剧上了平台就更复杂了。

可能赔本,可能回本。

可能大赚,可能大赚被骂。

可能赔本赚吆喝,可能赔本还被骂。

可能虽然赔了本还被骂但是达成了甲方不为人知的目的。

你自由组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可能性吧。

一句“烂剧”、“好剧”就想概括这么复杂的市场,这不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吗?

3

我说可能我想的很简单,但现在不好看的剧就是变多了,而且越来越不讲道理。

他说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呢,我来谈谈为什么大家觉得烂剧变多了的问题。

你以为电视剧时代影视剧就不烂吗?

不,那时候的烂片也很多,只是大部分你都看不到而已。

现在平台收剧的时候,那些用来凑数填线的烂剧里也是要挑一挑的,有不少剧根本没有平台收,纯赔。

你现在在网上能看到的最烂的剧都已经是挑选过了的,真正的烂剧你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你再想想电视台时代这个竞争多恐怖。

你有没有在街边买过那种上不了电视台的电视剧的光碟?

那里面的东西才是电视剧时代的下限。

烂到这种地步的烂剧,根本就对不起甲方,也没有甲方想要这种烂剧。

现在你看到的烂剧多了,只是因为现在平台不需要和各种其他频道抢时长,可以在库里堆大量奇奇怪怪的破烂,而你又刚好闲的蛋疼点进去了。

说真的,那些剧真的是给你看的吗?

需求这些剧的是观众吗?

不,是平台。

人家就是买来凑个数表示自己的剧库没那么空,冲一下KPI的时候顺便赌个博的,你非要去看这些剧,去鼓励他们继续用烂剧来填时常。

摆明了是堆垃圾的地方你想去淘金,你说你是不是闲的蛋疼。

4

我说不对,别忽悠我,你这最多能解释一下中低端网剧的烂,那些拿了大投资的头部作品为什么也是那么烂?

底部作品烂这件事大家都能接受,问题是你头部作品也不给力,每年出来的那些名声特别大的剧实际质量还不如几十年前的TVB,这怎么讲?

他拧着眉头叹了口气,说我们继续往下推就是了。

现在这个时代细分市场是越来越严重的,一个东西出来,到底针对的是哪批人有个精准的定位。

刚才说的那些底层烂片虽然看起来是一种内容消费品,实际上服务的却是平台,你把他当成内容消费品本身就有问题。

实际上呢,制作方要赚钱,甲方这些平台要的是什么?

是话题度,是流量,是更多曝光,是更大程度挤占用户的屏占时间。

他们只需要一些超级头部IP把人骗进来,观众进来后,充了会员,这时候就会想要看看网站内的其他内容,而这种传统视频平台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只能依靠购买大量烂剧填线,让这些充了会员进来打发时间的用户有东西可看。

至于看完是骂还是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时间花费在我的平台上了,就减少了去其他平台的时间。

这玩意本质上和你刷短视频时候遇到的那些其实没什么意思,但是能浪费你十几秒的东西是一个性质。

这就是底层烂剧服务平台的逻辑。

进一步想想,这些底层烂片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平台,那顶层的烂片是在服务谁?

我想了想,决定不随便开口,摇了摇头说自己不知道。

他冷笑了一声,说:是想看烂剧的那些人。

我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说你别讲笑话,哪有人想要看烂剧?还不是没有好剧看才被迫去看烂剧。

他有点不耐烦,说话不客气起来:

我说你别自我感觉良好了,你是观众?你算个P的观众,你一年才刷几部剧?充了多少网站会员?看不看超前点播?有没有磕CP?

我说没有,我觉得这些很无聊。

他一拍大腿,这就对了,你根本不是观众。

真靠你这种路人观众平台早他喵饿死了,虽然现在也快了。

你们这些人是很厉害,你们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知道什么戏剧结构,知道什么是表演,你们能够决定一个剧的口碑。

可是——你们不掏钱啊。

我愣了下。

他敲了敲桌子,提高音量宣言道:

不要讲什么烂剧让甲方赚钱了,让甲方赚钱的,根本就不是烂剧,只是你不喜欢的东西。

你不喜欢,你骂。

可是,你算老几?

在平台眼里,你只是个弟弟。

5

我忍住给他一棒槌的冲动,问道:那你说,到底是谁在看这些剧呢?

他往后面一躺,反问道:这个时代有几个人有时间坐下来专心看一部剧?

二倍速播放,四倍速播放,都是为了什么?给谁用的?

你想要的那种一遍一遍看、一遍一遍品的好剧,真的符合这时代主力观影人群的观赏习惯吗?

如果我有一些让我专注的时间,我会去打游戏,刷短视频,我为什么要看剧?

剧在这时代已经不是一种用来欣赏的内容产品了,它同时承担社交话题和打发时间、缓解焦虑的作用,你用内容产品的标准看现在的烂剧肯定觉得烂,但是人家本来也没有追求好啊。

因为掏钱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好啊。

大部分看剧的主力群体,都是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看剧的。

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那枯燥乏味的工作并没有那么浪费时间,自己还在这过程中做了一些别的事。

它的价值其实和过去的页游以及挂机手游一样,服务的是那些需要随时站起来,需要经常不看屏幕,仅仅需要大概了解个人物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来打发时间的人。

你怎么会懂一部烂剧的价值。

肥皂剧的逻辑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变过,只是你们这些不是主要受众嗓门还大的人更容易出来发声了,你们这些傲慢的人越来越不把三四五线的用户当人了。

可是,这时代有多少人干的就是那种无意义不动脑的枯燥工作呢?

他们的精神世界要用什么来填满?

你的嘴炮和表情包吗?

他们不喜欢烂剧。

他们只是需要烂剧去消磨一些更不喜欢的时间。

你,太傲慢了。

6

话说到这,我俩都觉得有点没话讲,沉默了一会之后,可能是担心我不买单,他重新扯开了话头。

资本是很简单的,谁掏钱就服务谁。

资本不做好剧,不是他们不想。

只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即使能做到投入产出比也太糟糕。

在不能做好剧的情况下,他们就必须抓住那些现在能产生最大价值的用户,而这些用户肯定不是吹毛求疵,特别爱在网上发声的那一批,而是那些浑浑噩噩,让充会员就充,让下APP就下APP,你给他推什么他看什么的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服务这种需求,并没有错。

大家都抨击明星高片酬,说他们的劳动根本不值得这个价格,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资本愿意给那么高片酬呢?

要是明星乱开价,你觉得资本是傻的吗?

不管是好莱坞还是香港,曾经世界娱乐业最发达的这些地方都已经证明过了,观众就是愚蠢的,大部分人就是会冲着明星来的。

为啥宣发这么愚蠢还能活下来?

因为管用,管用,还是管用。

这时候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好,这个标准用什么来评价。

让用户开心算是一种好,但是没人能讨好所有用户,你讨好了一批用户肯定会得罪另一批用户。

为什么《小时代》那么烂,还是成功了?

因为《小时代》真的就是那个时代一大批青年男女看世界的方式啊,别说你读书的时候没看过郭敬明的文章,那一代人,真的是读过啊。

虽然真的土,但就是大家的青春啊。

爵迹失败了,因为爵迹已经不是大家的青春,不是大家想要看的东西了。

你说《爱情公寓》难道不是美剧缝合怪吗?

但为什么后来他们搞了一个诈骗式宣发的盗墓电影,蹭了一下爱情公寓,前两天的票房就如此爆炸?

因为《爱情公寓》在那个时候,就是很多人的青春啊。

《前任3》很一般,除了BGM毫无亮点,甚至俗到尬,可是它的受众会在乎他不好吗?

前任两个字对恋爱过的年轻人就是绝杀。

你跟我谈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那又怎么样?

我就是想要去怀念一下前任,只有这一部可以戳中我这个点,我还能怎么办?

我说你这属于狡辩了。

他笑了。

好,你说这些反面典型太狡辩了,那我说个正面典型。

《李焕英》现在的票房成绩,已经可以说非常成功了吧?

口碑也非常棒,大家都能从这电影里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代,亲情,搞笑。

可是从专业角度上来看,这电影其实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质疑,因为就是放大化的小品以及讨巧的方案嘛。

但这妨碍李焕英的票房牛逼吗?

水平好不好和成绩好,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除非你烂的惊天动地,不然真就是一个玄学。

到最后,唯一客观的标准就是赚钱,只有收入不会骗人,你讨好不了所有人,那就只需要去讨好那些愿意掏钱的人就够了。

只要赚钱还是唯一能量化的标准,那拍出只能赚钱的东西就是必然的。

因为别的东西大家不会啊。

真的,大家真的不会。

最后,问题来了,你告诉我。

让这些垃圾能赚钱的到底是谁?

我被他问愣住了。

壮阳编剧冷笑了起来。

是,我和你。

PS:壮阳编剧自己的经历详见文章:公众号半佛仙人——《壮阳药拯救娱乐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