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考前三道选择题(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

如何做好高考前三道选择题(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1)

如何做好高考前三道选择题(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2)

“徐医生,我感觉这次我肯定考砸了,当我看到物理第19、20题不是力学题的时候,我彻底崩溃了,整个人一直在颤抖,脑袋一片空白。”刚刚经历完高考选考的小吴说。

小吴是杭州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平时性格内向,却有着超强的理科思维。高二选科的时候,她放弃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物理,因为害怕赋分上会吃亏,只是草草选择了成绩还不错的化学,可是没想到学了不到一个学期,便感觉越来越吃力,没办法,过了一个学期又选回了物理,但是感觉同样吃力,在这样的来回选择中,才出现了以上考试中出现的一幕。最近成绩出来了,小吴的物理只有65分。

其实,这样纠结的场景和结果与这个考生的个性、心理资本有极大的关系,新高考对于考生绝对已经不仅仅是智力的比拼了,更需要在心理上不断优化和调整。

近期,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学业压力门诊的来访者增多,其中不乏准备考北大、清华的尖子生。门诊咨询数量一下子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高考的选考已在11月初考完,成绩最近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2019年高考大幕已经正式拉开。

浙江(7选3)的新高考有两次机会选考,决定着学子们的未来。对于选考,孩子面临着怎样的心理困境?

如何做好高考前三道选择题(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3)

最大的心理难点——

选择困难症

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选便于填志愿的科目?自己选择的这三门科目以后学不好,怎么办?

存在不自信、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情况的孩子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由于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面对选择,我们得先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实际案例中发现,很多存在选择困难症的孩子存在内心冲突,甚至在高二出现临时换科目的现象。这个时候,需要指导孩子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坚定地接受一种选择,可以通过不断重复正面的心理暗示,来逐渐走出选择障碍的阴影,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临阵换科的紧张局面。

还有一种门诊常见的情景——当孩子自己的选择和父母不一致的时候,家长经常会强烈干预。建议此时改善家庭的亲密关系,家长应学会欣赏孩子的选择。亲密关系是增强安全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克服选择恐惧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不建议父母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替代孩子选择。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在选科问题上,部分孩子已经出现失眠、焦虑不安、厌学等。

急需解决的心理重点——

建设积极心理

高考选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不管考好考坏,考生都要开始准备第二次选考和高考了,以下几点积极心理建设方面的建议或许对孩子和家长有所助益:

  • 增厚积极心理资本。

随着学业竞争压力、变革速度的日益加快,考生们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关注成绩更需要关注成长进步。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等有了心理问题再去解决。对于已经考出较好成绩的选考科目,在评估自身心理应对能力的基础上,积极选择,懂得放弃;将成绩还不理想的选考科目紧抓起来,继续保持高三阶段超高能力的学习状态。

  • 营造良好的积极心理环境。

选考的成绩,对于家长和考生的内心是一次冲击。但如果包括教师、同学和家庭在内的周围环境能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考生们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

  • 重塑积极行动的能力。

部分考生能够迅速调整心理,重塑积极行动。这样的考生往往更渴望成功,不惧怕失败,将努力的方向变得更加清晰,行动也更加高效。

文/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徐欧 李彬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