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

电视剧《清平乐》自4月7日从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以来,历时一个半月,长达70集,于前些日子终于有了大结局。观众反响热烈,网友积极响应参与平台讨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很少见到这样的百家争鸣场景。欣喜之余,投身一试,下述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一、《清平乐》立意高远,取四海清平之乐,唱一曲盛世赞歌

根据网络言情小说《孤城闭》而改编的电视剧,为什么播出前突然改名为《清平乐》呢?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

追根溯源,“清平乐”这个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取自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这个词牌名始兴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李白有三首《清平乐》传世之作,他曾这样对唐玄宗解释它的寓意:“取四海清平之意,以献君王。”将其解读为海内清平之意,显然也就有了盛世赞歌的意味。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执政44年,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在位期间任用贤臣,拨乱反正,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国家上下一片祥和之象,史称“开元盛世”。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2)

那么《清平乐》中的主角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任皇帝,也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42年。他善书法、通音律、好歌赋,在位期间任人为贤,宽容仁厚,文人治世,百姓休养生息,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后世称为宋朝时期的“仁宗盛治”。综合国力虽然不及唐朝强大,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甚高。

揣测编剧意图,明显是把两朝盛世的执政皇帝做了对比,共同的爱好,差不多的任期时间,故此把原小说《孤城闭》故事主线的悲伤,改为皇帝的家国情怀,曲调由低沉的悲情换为高亢的《清平乐》,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欢乐,便有了“社稷有应瑞之祥,国境有清平之乐”的立意高远。

二、《清平乐》曲高和寡,观众不给面子,口碑不一,收视率高开低走

这部电视剧是由正午阳光影视公司出品,制作班底非常顶级、演员出色。正午阳光曾出品了许多爆款的电视剧,如:《琅琊榜》、《伪装者》、《父母爱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等等。这些电视剧的收视率和口碑都非常不错,正午阳光也因此收获了那句“正午出品,必属佳品”的赞誉。

然而,这次《清平乐》的播出却事与愿违。观众评价高开低走,历经一个半月的播出,豆瓣的评价从开分8.2降到6.8。在《清平乐》收官的当晚,豆瓣评分被定格在了6.8分。这个分数在“正午阳光”历史上,创下了排名倒数第三的记录!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3)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说句实话,剧是好剧,可是硬伤也不少,剧情主线不突出,故事情节拖沓、人物感情平淡、缺乏戏剧冲突等等,在此悉数如下。

1、剧情主线不明,皇帝线和公主线两条线模棱两可。

从《清平乐》主题立意看,本剧的主线就是宋仁宗一生的家国情怀,但是编剧似乎又没有忘记原著的主线是徽柔和怀吉。剧中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笔墨,去演绎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悲剧,既要展示皇帝的主线,又不想舍弃公主线,两相矛盾,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4)

而且对公主在朝堂戏的表现也没必要添枝加叶,比如公主竟然擅闯朝堂,痛斥谏官司马光的一出戏,荒唐!冒天下之大不韪,皇帝的女儿大闹满朝文武大臣的议政朝堂,这也太夸张了吧。

2、编剧台词设计过于文言化,前朝戏不出彩,后宫戏不抓眼球,观众晦涩难懂,观看情绪低迷。

《清平乐》剧中饰演角色的扮演者,不论是老演员还是年少的演员,在台词的对话里可以说是发挥了应有的水平。但是架不住编剧台词设计太过文言化的情结,很多时候,往往一两句台词能说明白的事,偏偏要来一大长段的对话。这可害苦了一众老少演员,配角人物都成了“背诵男团”。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5)

且看晏殊的几处台词:

——“天下之大,包罗万象,有正便有邪,有阴即有阳。陛下乃天下共主,而非是扬善惩恶的侠客和判官。”

——“执国如执秤,若想使秤常平,君心当如镜,明辨善恶是非,再要执秤之臂有莫大的力道,才能平衡四海洪荒。”

——“臣如今,已经不能为陛下之臂扛住太后之力了,却仍当尽绵薄之力,为陛下明心镜,为朝堂众臣论是非。臣此次被贬黜出京,理由是失仪,而非是抗辩太后任用非才之人,太后罚的是晏殊的狂傲浮躁,而不是晏殊的直言进谏。”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6)

其他人物的台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让人听或者读来,感觉很矫情,半文半白,一头雾水。

“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去一百年了,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反对封建八股文,力倡白话文写作的大众文化,到你这个编剧的台词语言风格竟然复古了?你写的剧本是让广大电视观众看呢,还是让大学生们坐在小剧场里台词欣赏?

在官场群戏中,大臣们的咬文嚼字,流水账似的啰哩啰嗦。特别是《清平乐》大结局第69集中,司马光慷慨陈词,当着众大臣说怀吉罪大恶极,挑唆公主,致使徽柔德行败坏,不敬家翁,请官家速速处死怀吉那出戏,角色喋喋不休的尴尬表演加上长段的台词,对观众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7)

在官场和后宫中,官家与内侍的对话,皇后与宫女的对话,时常会出现“劄子、谏官、熙春、榷场、嬢嬢、姐姐”等等一些古语叫法或称谓,如果没有点文言文基础、不去恶补一下历史知识是看不明白的,也难怪一些网友看剧打瞌睡、中途弃剧。

3、人物刻画舍本逐末,戏剧冲突乏味,感情主线进展冗长,故事结局苍白无力。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皇帝与皇后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公主的爱情悲剧故事,以及皇后与嫔妃之间的暗流涌动。但剧情主线发展过程中,令人匪夷所思的两个人物贾婆婆和夏竦,这类配角没有必要着墨太多,编剧却让其霸屏有30集之多,他俩的故事在这么鸡零狗碎的《清平乐》中,居然能够故事线完整,真可惜了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之类的知名角色了!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8)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张贵妃,一个戏班小婢出身的妃子,竟然在后宫专横跋扈,肆无忌惮,把曹皇后都不放在眼里,还独受皇上宠爱,不断进位,死后还要被追封“皇后”,太扯了吧,注水太严重。

《清平乐》朝堂戏份多为大臣议政,没有极致的人设,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后宫戏中一反常态历史剧的宫斗剧情,后妃之间的明争暗斗缺少悬念设置。情节拖沓缓慢,情节推进靠对话、细节戏冗长乏味、剧情留白不足,导致许多人追着追着感觉好失望,只能弃剧了。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9)

在大结局最后的戏中,有一情节官家教育公主的一大段对话,官家只能做官家,公主你也只能做公主,让你去民间市井做百姓,你肯定是不适应的,以此引导公主放手怀吉,让他归返民间做梁家的后生吧。以此戏份结尾有些迁强,想收在心系天下百姓的主题上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三、编剧让北宋文人集体组团亮相,想再现大宋王朝文人治世的太平盛世,但剧情不响应,剪不清理还乱。

有网友评价《清平乐》蹭大宋历史热度,说宫斗剧不像宫斗剧,政治剧不像政治剧,历史剧不像历史剧(三不像),倒像是一部宋朝赵仁宗时代的生活记录片。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0)

如果拍成大宋王朝清明上河图似的生活记录片也罢,偏偏又绑架了一大堆文人学士。虽然剧情略显寡淡,但第一集就出现了晏殊、范仲淹两大牛人,紧接着每一集总配有几首宋代大文豪的诗词歌赋。然后是大宋文豪学士悉数登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包拯、司马光、夏竦、苏轼、王安石⋯⋯这是什么神仙剧,一部清平乐,半部宋朝文学史!唐宋八大家,有六位汇集在宋仁宗时期,剧中文人荟萃,群星闪耀,随便在哪一集出场,都是文学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1)

剧中几乎每集都配有精美的乐曲,配唱精典的华丽词赋。在第二集中,晏殊在菲菲细雨中信步吟词,老演员的台词表演倒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其他诸集也不乏有精彩之处如第7集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2)

第28集中,夏竦与两情相悦的贾教习缠绵幽会后,阁泪汪汪、依依惜别之时,细雨绵绵中便唱起了这首《鹧鸪天》: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听到动情吟唱,声声肠断,即便是不通古文,也难免会被那凄婉的曲调所打动:“好歌!好词!”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3)

一部《清平乐》,让北宋文人集体组团亮相,体现了编剧、导演想再现大宋王朝文人治世的太平盛世。皇帝对知识分子很尊重,宋朝文人地位很高,北宋以文治天下,让文人在宫廷任要职、文人领导军队等等。然而,戏剧效果并没有显得多么高屋建瓴,反而让文人名士们一个个面目模糊、形象刻板,成了衬托完美主角宋仁宗的工具人。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这种基调,真的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所以说正午阳光,你拍的电视剧应该是大众化的、通俗易懂的、娱乐休闲性的、看完一集又掂记下一集的,才能有观众缘。而宣传宋词华丽篇章、展现宋朝服饰文化、展示文学家风彩这等任务,最好不要涉足,交给官方电视台相应频道去拍专题片最好。

清平乐最可怜的台词(清平乐曲高和寡还是伪高雅)(14)

其实《清平乐》这部电视剧,非常值得学生观看,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诗词感兴趣。如范仲淹、晏殊、韩琦、欧阳修、王安石等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个电视,读读他们的诗词,真正理解范仲淹式的文人士大夫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还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总结 《清平乐》服装、道具、妆发及音乐、诗词歌赋很完美,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以工笔画式的细描,勾勒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全貌,给观众带来了宋朝时期先进文化美的感受。 但仅仅让男女演员穿着精美的古装服装,在朝堂后宫里走动、半文半白的对话,让历史名人、文学大师前来撑场面,这绝不是历史正剧,倒像是古装群像穿越历史的人文剧。 大多数观众都是众之常人,并不去刻意追求历史细节的复原,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看我们的编剧和导演、演员的电视剧作品,至少故事内容、情节得吸引人吧,不仅给人以正能量,起码体现出电视文化的娱乐性。而一味追求“服道化”层面的细节还原,让台词语言复古并带有一股铜臭味,不考虑大众文化的观赏价值和戏剧效果,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失去群众基础了吗?(祁连鲁冰·文/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