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为什么英语怎么说(应该拿英语怎么办)

2022年6月27日,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的山西、河南等8个省份,不约而同地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至此,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只有新疆和西藏暂未公布新高考方案了。

在所公布的新高考方案里面,第一批浙江、上海和第二批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采用的是“3 3”模式,第三、四、五批的23个省市均采用“3 1 2”模式。

什么为什么英语怎么说(应该拿英语怎么办)(1)

全国新高考“3 1 2”模式图

不管是“3 3”模式还是“3 1 2”模式,第一个“3”,都是语文、数学、外语,是高考必考科目,每门150分,共450分。

从分值上看,外语已完全取得了与母语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所谓的外语,虽然包含了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但由于教学方面的原因,99%以上的考生肯定是选择考英语。也就是说,英语已完全取得了与我们的母语汉语同等重要的地位。

高考英语改革喊了这么多年,说明一定是有改革必要的。但改来改去,改成这样一个结果,想必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虽已尘埃落定,仍是如鲠在喉。虽然人微言轻,但还是有话就说。

从今天起,我准备用几篇文章,来发表一些自己对英语和对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也请读者朋友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英语究竟有什么用

英语非常有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英语的使用非常广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语就成为国际通用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英语是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指定官方用语。其他很多国家也把英语作为国民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世界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说英语。

其次,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知识的生产和交流。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图书市场大部分的出版物都是英语读物,世界检索系统的信息90%都是用英语来储存的。绝大部分的世界邮件都是用英语来书写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重要国际会议都要使用英语。浏览器的大部分页面使用的是英语。

什么为什么英语怎么说(应该拿英语怎么办)(2)

第三,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流行趋势。

除美国和英国外,日本提出“说英语才让日本人感觉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巴西认为,英语水平决定着本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印度几乎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事业部门都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在印度看见乞丐用英语乞讨也绝不稀奇。

一些较为落后的中部非洲国家从2012年起也开始逐步接受英语,

第四,英语在中国的作用。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英语有什么作用,回答比较全面的是下面的答案:

1、学英语是对外沟通的必需品。

英语是国际网络语言,是国际金融界语言,是空中交通管制语言,是流行音乐的语言。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英语就如同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

2、英语是升学的重点科目。学业、出国优势。

在我国,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都是分值最高的必考科目之一,其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在全班和全年级的排名,影响到能否考上名牌高中和名牌大学。进入大学以后,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和博士的入学也必须通过英语考试。参加工作后的职称和升职也有对外语方面的要求。

3、有利于出国留学和旅游。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国留学和出国旅游的人员越来越多。学好英语,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为我们将来走出国门打好基础。

4、提高个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国际的不断接轨,越来越多的跨国外资企业来中国寻找商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许多领域对英语的要求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尤其是涉外的商务部门和经济贸易、旅游业对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掌握好英语更有优势,更容易得到一些机会。

5、有利于同外籍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热门的旅游城市如北京、西安,有些商贩和出租车司机因为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就会给自己拉到不错的生意。

6、英语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身边的英语无处不在,所看见的物品基本都有英语注解。比如汽车、化妆品、产品使用说明书、电脑键盘等等。英语文化也在慢慢向大众普及,例如,许多西方节日已经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之中,一些流行歌曲里面随时会穿插一句英文,街头的一些店铺、公交车身、地铁走廊等都有英语的存在。

正因为英语具有以上诸多的作用,在越来越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今天,英语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的重要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软实力,英语教育及其考试改革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位朋友,请大家先关注我,以便阅读我后续的文章,也请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衷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