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人生经历 为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之孙少安

如果说孙少平的选择是理想主义的代表,那哥哥少安就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他13岁辍学回家务农,接过家庭的生活重担,上有奶奶年迈体弱,父亲软糯老实,下有弟弟妹妹嗷嗷待哺,姐姐嫁了一个天天不着家的逛子姐夫,二爸二妈沉心于革命阶级斗争大会无心农事,他既要顾好自家这一亩三分地,还要照顾姐姐和二爸二妈家。

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希望,哪怕他的心里,多么的渴望和润叶一起去上学,但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主动放弃了学业。

那个时候的黄土高原,人人都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亦是主心骨。他的第一次出场是他的逛子姐夫被抓走劳教批斗,家里的女人哭成一团,父亲也是唉声叹气,但他一进门,全家就瞬间有了主心骨,被家人信任的幸福在少安的心里激荡,他来不及去揍那个只会惹祸的姐夫,只能先火速的去找二爸二妈和田福堂书记想办法,后来实在没辙,正好润叶有事找他,顺便求到了润叶二爸家里说明了情况。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人生经历 为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之孙少安(1)

他勤劳朴实、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善良仁爱,这些优良的品质被作者集合在孙少安一个人身上,将他塑造成了新时代“仁”的代表性人物。

孙少安18岁就当上了双水村生产一队的队长,成为当时十里八乡响当当的人物,他勤劳善良的品格也被大家积极传颂,谁提起孙少安,都会说一句“那真是个能人啊”。寒冬腊月的天气他去县城给牛看病,怕牛冻着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牛的身上,他穿着单薄的衣衫走进一家打铁铺里,凭他孙少安的好名声得到了一个可以用来过夜的温暖地儿。

当时的农村是以人民公社化管理为主,生产责任制及平均主义使得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而当少安听说安徽小岗村推行“承包到组”“包产到户”等新模式,立刻在生产队里试验推行,打响了双水村农村改革的第一炮,当年就取得了大丰收的好成绩,这让没有推行改革的生产二队看红了眼。当他经人介绍去镇上揽拉砖的活时,他排除万难,借钱买驴车,并想办法与烧砖师傅套近乎,最终不但赚了2000块的净利润,还以此为基础开办了双水村第一个砖场。这得益于他灵活的思维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当砖窑开起来之后,他将对家人的爱护,扩大到了对全村人民的爱护,但凡有求于他的人,他都不计前嫌的帮助人家,哪怕人家借了钱之后会不还,他也不会计较。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人生经历 为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之孙少安(2)

为了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他引进设备,扩大砖场,最终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砖场失败,面对失败后弃他而去的乡亲,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先想办法借钱将欠乡亲们的工资给还上了。生活的苦难不断的向他发起攻击与挑战,他没有被打倒,反而乐在其中,苦日子过惯了,无非就是从头开始,这又有什么呢?

当双水村又一次响起烧砖的声音,村民们飞奔一样跑到孙少安的家里,大家都明白,生活没有将这个年轻人垮,他又重新站起来了,这一次的孙少安,是真真切切的让所有人佩服了。

与少平孤身一人在外工作不同,少安是扛着整个家庭甚至整个村的希望在前行,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要以大局为重。他追随县委领导田福军,立志做田福军农村改革的先锋,在一次次的勇于前进中,成功将双水村的生产经济拔出了泥坑。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人生经历 为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之孙少安(3)

少安唯一一次被动,是关乎于爱情,对于润叶的表白,他没有回复,甚至不敢回复。他也是那样深切热烈的爱着润叶,可他清楚,自己这个泥腿子,怎么配得上润叶这个吃公粮的仙女呢?少安在接到润叶告白的时候也曾幸福地蹲在马路上大哭,但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就已清醒的认识到他和润叶是两个世界的人,不可能走到一起,他是一个把家庭主义放在第一位的人,任何有损于家庭利益的情况他都不能允许发生。田福堂很明确的警告过:不要麻缠我们润叶,并因此给少安耍了阴招让他成为了被批斗的对象。少安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在变着法子逼他放弃润叶呢?所以面对润叶的热情他退缩了,面对田福堂的刁难他退缩了,面对追求润叶的县委书记的儿子李向前,他退缩了,把这个烂包的光景过好是他向前行的动力,却也是他不敢回应爱情的原因。润叶是向阳而生的新时代青年,而他是向阴而长的农村汉子,他与润叶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但好在,还有亲爱的秀莲,这个善良的山西妹子在看到少安第一眼就以心相许了,她没有嫌弃少安家里的烂包光景,反而用心与少安一同经营。后期虽然逼着少安分家,想要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无论做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她都会留给家里一份,她依然是那个勤劳善良的秀莲啊。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人生经历 为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之孙少安(4)

在家里光景过好之后,手里有了余钱的少安,在胡永安的挑唆下想要投资电视行业,意图扬名立万,这也说明了当时农村人一旦有钱想要出名的陕隘思想,但幸好在少平的建议下,少安出资修建双水村小学,为双水村的教育事业算是尽了一份心力,也让双水村的未来更加的光明。

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孙少安,他身体力行的走在改革前面,带领双水村的村民共同迈向祖国新时代的明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