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

1、

对于妈妈们来说,育儿群就像是我们的娘家,无论孩子身上发生什么大事小情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一天下午,等等妈妈在育儿群里Po出了一张照片,说是等等在幼儿园画的画,因为这张画,她在接孩子的时候还特意被老师留下来谈了话。

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1)

老师说,本来布置的作业是让小朋友画一只蜗牛,等等画的特别快,但是画好了之后就开始画脚,然后又写123,跟着画海王的叉子。老师最后说赶紧涂色吧!他就来了个大叉叉,老师让等等妈回家问问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看到一团乱麻的图画纸,等等妈有一些崩溃,但回到家后还是很温柔地询问等等,这张画是什么意思。并且善意地提醒等等,如果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还想要画其他的东西,就跟老师说一下,再要一张纸来画。

等等年纪还小,并不理解妈妈的意思,他满不在乎地回答说,“老师让我们画蜗牛,可我心里的蜗牛就是这样的呀!”

至于“123”,是因为他记得妈妈生病,一共挂了三天的水。

当等等妈把等等的答案反馈给老师以后,没想到老师又语重心长地找她聊了天。

2、

因为找等等妈的老师,是等等的班主任和这个年级的组长,所以等等妈还挺在意。

班主任说,等等画的脚没有问题,写的“123”也对,但是让他涂色的时候,来的两个大叉叉就很不好。

那位年级组长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等等的问题,说他“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

同时,班上的另外一位老师也很大声地说,等等画画没耐心,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做。

听着好几位老师向自己反应问题,等等妈忍不住想为孩子分辩几句,她说,耐心还好呀,平时在家做事、学东西还挺有耐心的。

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2)

老师又接着反驳说,等等就是对他喜欢做的事才有耐心,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没有耐心了。面对老师的批评,等等妈拿不出确实的依据来证实,只好笑笑,不再说什么。

回到家里,想到那么多老师都反应同样的问题,等等妈还是把等等批评了一顿。

接下来,等等就在家里画了另一只蜗牛,外婆把它拍下来,发给了等等妈。

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3)

看着这只干干净净的蜗牛,等等妈顿时冷静了下来,她又觉得孩子没有错,所以她很纠结,把自己的疑问发到了育儿群里。

群里大部分妈妈都觉得,等等的画没问题,是老师的想法有问题。孩子画画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呢?想到什么就画呗。是老师过分敏感。

3、

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先把成见抛开。

老师指出画上的两个大叉有问题,最起码可以看出,老师是在关注着孩子,可能还因为等等画画得不同,特意去了解过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所以才会这么紧张,让妈妈回家去问孩子的想法。

日本著名的亲子教育家鸟居昭美说过: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尤其对于表达能力尚不健全的孩子来说,绘画就是孩子的一种“潜意识语言”。

潜意识使用的象征符号很多,有色彩、线条、图形、力度、走向、次序等。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画出来的画就不同,显示出的生命能量、性格、情绪、兴趣爱好、内心呼唤也各不相同。

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4)

我们成年人如果能够学会绘画心理学,就等于获得了一部心理翻译机,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中解读出重要的心理信息。

但这种能力,并不是随便看过孩子几张画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认真学习理论、潜心研究案例,并实地接触孩子之后,才能进行比较准确地分析。

等等这个年纪,正处于孩子喜欢乱涂乱画的涂鸦期,他们是在通过这处方式探索和认识世界、并同时培养专注力、开发智力。

从最初无意识留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画出有意义的形状、颜色、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

另外,涂鸦期的孩子还可以借助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比如等等写的“123”,或许妈妈只是无意间提起自己挂了3天水,但等等出于对妈妈的关注和爱,便悄悄记在了心里,反应到了画纸上。

至于蜗牛的脚,跟这个年纪的孩子解释蜗牛的生理构造,远不如让他给蜗牛画两只脚来的自然。两个大黑叉,或许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又或许是他对老师催促的不满,具体是什么,就需要老师和父母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看他慢慢地表达清楚。

4、

听了群里妈妈们的讨论,等等妈终于释怀,她能理解老师的立场,但对老师反应的问题,也不能不假思索全部接受。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今天画一只蜗牛,那么标准就是,孩子在本子上面就只能出现一只蜗牛,除了蜗牛以外的东西都不可以出现。

而像等等这样思维活跃的孩子,不仅可以很快地画完蜗牛,还会再给它编一连串的小故事。老师也说,等等画蜗牛时,框架是画得最快的一个,而且之前画的都挺好,但是后面就收不住了。

蜗牛为什么可以在墙上爬行(蜗牛为什么不能长脚)(5)

至于等等只对自己喜欢的事注意力集中,有耐心,就更容易理解了,别说孩子了,请问哪一个大人不是这样呢?

不因为一只长脚的蜗牛,就给孩子扣上“没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大帽子,实在太沉重了,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远比给他们贴标签有意义多了。

PS:这是2019年发布的第30篇原创推送,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代表作《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我调查了100组家庭,发现既能上班赚钱,又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根本不存在!》陈妍妈妈(chenyanmama05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