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故事的主人公为孙策和周瑜。原文如下:

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1)

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2)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策又给周瑜派去了军乐队,并未他建造了府第,给他的赏赐之多,在手下文武中无人能及。孙策说:“周瑜才能出众,和我从小青梅竹马,情同手足。以前在丹杨郡的时候,他招募军队,征集粮草来帮助我。要说评论德行,酬答功劳,我为他所做的这点事情,还远远不足以报答他。”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孙策口中的“论德酬功”,意为评论德行,酬答功劳。这也是孙策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3)

众所周知,孙策离开袁术向江东进军时,兵微将寡。《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孙策)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此时给予孙策最大帮助的便是周瑜。他不但将手中的兵力交给了孙策,还为孙策提供粮草及军需物资的供应。在周瑜的大力协助下,孙策的兵力很快便达到上万之众,这也是后来江东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4)

孙策给予周瑜最高的赏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袁术看中了周瑜的才能,想将其收为己用。但周瑜早就发现袁术难成大事,借故离开,重新回到了孙策的身边。这一举动也令孙策非常感激。故此,孙策不但给予周瑜最多的赏赐,同时还说出了“论德酬功”这句成语。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感谢周瑜在自己最困难时候给予的大力帮助,二是对周瑜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与袁术集团决裂欢欣鼓舞。

孙策的性格特征:孙策首创一成语(5)

这里附带说一句,就在“论德酬功”这句成语出现后不久,周瑜与孙策一起攻克皖县。城中的桥公有两个女儿,国色天香。孙策纳大女儿为妾,周瑜则纳小女儿为妾,两人又成了连襟,双方的关系又更进了一步。

参考书籍:《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