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

曾有人在悟空问答里提问:先天性聋哑盲瘫的人,他的一生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对他来说他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吗?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

错。

你的孩子相比那些自闭症孩子已经好很多了。自闭症孩子看起来漂漂亮亮,其实像“小恶魔”一样折腾着每个自闭症家庭,特别是有些有着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的孩子,整晚整晚不睡觉,家人只能整晚整晚地陪着。遇到情绪爆发时,打人摔东西是常有的事。你的孩子,相比他们已经幸运多了。

海伦·凯勒,聋哑瞎,齐全,但是她却创造了奇迹,她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家喻户晓。

不管孩子怎么样,家长都要努力去爱。

希望你能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创造出另外一个奇迹吧。

我这样回答了,也不知那位提问者心意是否有所改观。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1)

一、家有特殊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对于特殊孩子的态度,很多家长在最初没有接纳孩子时都是痛苦万分的。

有位唐氏宝宝的妈妈在得知孩子是唐氏时,曾这样写道:

接下来,我们全家都陷在了一片愁云密布的气氛里。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在不知道她是唐氏综合征之前,我当时就在想,她怎么长得这么丑,现在更是没办法接受,加上周围的人一说,我和老公就开始想,反正医生也说了她没希望,活不长,那长痛不如短痛,这样大家都轻松,所以我们俩每天都在商量到底怎么能把她弄死。比如喂奶的时候用乳房把她鼻子堵住,或者晚上睡觉假装不小心用被子盖住她的脸让她窒息等。后来我俩发现我们都没办法主动下手,就开始想被动的方法。听医生说,唐氏的幼儿体质都很弱,一生病要立即送医,否则很容易死亡。所以我俩就商议说,只要她生病了,我们就不给她治疗,让她自生自灭。不过后来,孩子生病发烧,还是忍不住送孩子去就医。

上天给我们一个特殊的孩子,作为特殊孩子的家长该如何走出心理的预期并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呢?也许,美国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成长史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2)

快乐的唐氏小男孩

二、海伦·凯勒的成长史,堪称特殊孩子的教育典范

海伦·凯勒,20世纪美国的作家和教育家。19个月时因为猩红热丧失了听力视力,从此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家人除了迎合满足别无他法。但是,七岁遇到莎莉文老师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认字,学会了基本的生活礼仪。

遇到莎莉文老师前的海伦是什么状态呢?

性格上:脾气躁动、想要就要立马得到否则就会发脾气。

行为上:打人、不守规矩、破坏东西。

并 且: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

就是这样一个“三无”的孩子,莎莉文老师硬是将她培养成了美国传奇的经典,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

难道特殊孩子(比如自闭症孩子)会比海伦凯勒的状况更糟?没有。

自闭症孩子至少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说话,为什么不说,是因为缺少沟通的桥梁,缺乏说话的自信。

那么,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把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传奇的呢?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3)

·海伦凯勒

1、从建立规矩开始,纠正她信服她

刚开始见面时,莎莉文得知凯勒的坏脾气源于父母的包容和溺爱,做错了事情不忍心惩罚还给她糖吃,让凯勒没有区分对错的能力和判断力。

莎莉文首先从纠正这些坏习惯和不良行为入手。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不对的地方就给指出来,让她明白是非对错。

很多时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莎莉文也花了很多心思和耐心。

以前一个骄傲任性脾气暴躁打人破坏东西的小孩子,岂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变的。

在这里,莎莉文贯彻了一个原则:温柔的坚持。

莎莉文认为是错的事情,必须接受惩罚,那么惩罚就一定要落实下去。折腾了几次,凯勒觉得反抗是种无效的行为,不得不接受莎莉文的处罚。

接下来,凯勒感觉到处罚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对错分明的坚持竟然让她感觉到开心和自信。慢慢地她开始信任和喜欢上莎莉文。

2、从生活点滴入手,感化她教育她

对于一个又聋又哑看不见听不见,脾气任性暴躁的孩子,该如何教授她知识呢?

有很长一段时间,凯勒区分不了“被子”和“水”,受挫败感的打击,凯勒的暴脾气又来了。

当再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时,莎莉文把凯勒带到水管下面,让凯勒感受凉凉的流水,并在她手上写下“water”单词,告诉凯勒这就是“水”。通过触摸感知,凯勒一下子就明白了“水”是什么。

海伦·凯勒后来写道:“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终于被揭开,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身体的一种液体。”

光感知明白还不行,莎莉文觉得必须得如果说出来才行。

于是莎莉文带凯勒去找了萨勒老师,萨勒老师告诉凯勒利用双手去感知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来明白说话人的意思。虽然这看起来非常非常难,但是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还是做到了。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4)

凯勒与莎利文老师

3、从点到面扩展,陪伴她升华她

接着莎莉文教她写字、手语和其他语言,并阅读给她听。

莎莉文在美国第一位读书的盲聋人劳拉•布瑞吉曼那里学会了触摸式字母表,然后教给了海伦。

海伦学习的交流方法是手拼法。莎莉文教海伦说话的方式是,把手放在海伦的手上,然后不断快速地变换手势,用手势拼写出一句话来。

当波金斯盲人学校的亚纳格诺先生以惊讶的神情读到一封海伦凯勒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后,这样写道:“谁都难以想象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

海伦10岁时才开始学习说话,事实上,直到去世的时候她都没有演讲的能力,她说出来的话,除了莎莉文老师和亲密的家人外,一般人很难听懂,听起来就和婴儿在咿咿呀呀一样。每次演讲的时候,莎莉文都会在旁边复述她的每一句话。

就这样,一点点的学习与进步,海伦凯勒,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莎莉文从20岁开始陪伴教育凯勒,直到69岁去世。可以说,有了莎莉文的陪伴和教育,凯勒这位断了翅膀的天使才能重新在天空翱翔。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5)

三、特殊孩子父母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进步呢?

看了很多家长分享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一下,要想孩子在康复路上顺利进行且有所收获,一般而言都遵循了下述六个字。那就是评、道、静、变、夸、恒

1、评

所谓评,机构老师都知道,那就是评估。在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之前,首先要给给孩子做一个科学的评估。

智力筛查

目前医院一般有智力筛查,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医生都会开这个项目来测试孩子的智力水平。如果孩子不配合,这个评估很难得出真实的结论。

PEP3

这个香港协康会的评估体系,一般针对的是0-7岁的孩子。还有其他评估,比如感统,社交等等,关于评估这块建议请找专家咨询了解,本人就不班门弄斧在此赘述了。

2、道

俗话说:道亦有道。遵循道,才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错综的事情清晰化。通俗讲,道,就是科学的训练方法。自从各位大师横空出世后,各种前所未有听而未闻的方法也大行其道。作为家长,一定要有鉴别是非的基本判断力,只有经过检验论证过有效的方法才有助于孩子进步。

个人觉得,如果实在不知道,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照普通孩子的量表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适当调整。普通孩子的训练方法是经过世代检验论证的,按照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编写,自然有其科学性。估计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跟普通孩子差那么远,怎么比怎么参照。

比不了,那就:后退。后退,就是让孩子后退到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比如孩子已经8岁,可能能力只有三四岁,就往后退。退到四岁,退到三岁,一直退到孩子能达到的智力和能力水平进行训练。市面上有很多针对年龄阶段的训练。如智力开发1-2的,2-3岁,3-4岁,5-6岁。逻辑思维训练2-3岁,3-4岁,4-5岁,5-6岁等等。可以选择一套书,有目的地循序渐进训练。切不可拔苗助长,贻笑大方。

我个人觉得看机构那些训练教材不如看教育专家根据普通孩子编写的学习册子。科学且有效。也许你会觉得没效果,还提学不进,孩子学不进不是教材有问题,反思一下是不是家长的施教手段存在缺陷呢。

3、静

知道孩子能力几何,也知道如何训练时,接下来,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静”。

我记得曾邀请过飞舟的夫人来讲课,她听说我们一年搞好几次讲座,她飞常诧异。她说:这么多东西输入进去,家长能接受吗?东西不在多,关键在于家长要能静下心来安安心心地教孩子。不是今天听这个专家的这样教,明天听了那个专家的那样教,结果不听则已,越听越迷糊。犹如茫茫大海迷失了方向。所以家长要做到的一个字一定是“静”,只有静,才会去思考,只有静,才能持之以恒,只有静,才不会为琐事烦忧,只有静,才会有突破。

记得唐山万颖老师在宝儿两三岁时候曾度过的一段“非人”时光。她说她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把自己关在家里给孩子培训。晚上写教案,白天上班,孩子回来后就按照教案进行训练。每小时休息一下,且中途变换方法,学累了游戏,游戏完了继续学习。就是靠着这种排除万难,静心尽力地方式,她的儿子稳步提升,现在已在普高入学。

还有飞舟的儿子祥祥,小学,中学休学,高中,大学,母亲一路陪伴,孩子终有所成。现在就职某公司。无论是宝儿还是祥祥,都是家长静心尽力、排除杂念,执着努力的结果。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6)

陪读妈妈与孩子

4、变

教材有了,方法也寻到了,为何孩子还是没进步,教不进呢?是不是手段太单一,目标太执着,要求太严苛,计划太完美,追求太一致呢?你可能会抱怨,我明明就是按老师的计划来的,为啥没进步了,教不进呢?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字,那就是:变。

自闭症孩子跟普通孩子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刻板固执,如果家长教孩子也是一成不变,你们的所作所为与自闭症孩子又有何区别?我记得某孩子学数字,从甲机构到乙机构再到丙机构,碰到A老师又到B老师再到C老师,机构虽然变化,但是各位老师的教学手段丝毫未变,都是拿着数字本,一个一个认真地教,几年过去了,孩子还是不认识那些看着眼熟却怎么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蝌蚪。

这位孩子喜欢用钱买东西喜欢唱歌,我跟老师建议可否用金钱的数字代替枯燥的数字学习,或者用数字儿歌来教。这位老师断然拒绝了我这一提议,她说她教不了。她还是固执地用自己的方法去教,教到后面,孩子油盐不进,她也失去了信心。

有些机构开展了游戏教学,在游戏中让孩子习得,慢慢学习一些知识。也就是如杨宗仁教授所说的“随顺而转”

5、夸

说到“夸”字,可能很多人都说,我怎么没夸。只要孩子做对了,我就会表扬他不错或者奖励个棒棒糖之类以示鼓励。这种夸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夸”,不过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

有老师总结过,在“夸”孩子中,用的最烂的几句话就是:你真棒!你好厉害!你好棒!你最棒!好像不用“厉害”,不用“棒”就没法把夸奖者那喜悦煽情的心情表达出来似的。

事实上,这几句话是最没用也最缺乏诚意的夸奖。

孩子最棒,棒在哪里?

孩子厉害,厉害在哪里呢?

有教育专家指出,在对孩子进行夸奖时尽量具体话,切莫抽象话。比如,这件事完成地很好。你的贴纸贴的很好。你的字写的很工整。夸要具体地夸,真心实意地夸。夸也要随时随地的夸。

我们经常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却常常无视孩子瞬间表现的闪光点。一点一点的闪光串联起来就是一片美丽的星河。而被赞美烘托出来的孩子,灿烂笑脸上洋溢的微笑才会自信并充满活力。

6、恒

最后要说的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恒”。俗话说:勤能补拙。笨一点,蠢一点,没关系。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向前,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就好。

其实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常犯的错误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着急时拼命搞,放松时就彻底松懈。今天迷信甲专家的方法,搞了几个月,没效果,换乙专家的方法。又搞了几个月,没效果,转投丙专家门下,几番折腾,时间耗费了,孩子仍在原地踏步。

想起某年高考的一个看图作文:“挖井”。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7)

挖井

每次挖一点点就换地方,最后一次快要到了,看到没水,他又放弃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辛苦了一场仍然没有挖到水。有些家长训练孩子一样,东搞搞西搞搞,折腾来折腾去,孩子不但没进步,可能连之前会的也会丢掉。于是感叹:自闭症是搞不好的。训练不好的原因不在我,不在我没坚持,不在我没持之以恒,而在于这是个世界难题,我攻克不了,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

海伦凯勒讲述了怎样的教育方式(海伦凯勒的成长史)(8)

坚持就是胜利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无论他健康或者残疾。他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怎么可以不去关心和过问。而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比正常孩子更加灵敏更加敏锐,上帝关了他一扇门,必给他一扇窗。不管孩子怎么样,家长都要努力去爱。

坚持,最后的支撑力。唯有坚持才有希望。

当你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时,其实是到了一个临界点,也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咬咬牙,冲破黑夜,必将迎来新的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