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1)

养娃之道千千万,内卷不是唯一的答案,今天,不妨和小北一起来看看,鸡娃之外,你能教给孩子的还有怎样的精彩!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2)

01学习当然重要,但,怎么学?

“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 郑玄《戒子益恩书》

东汉大儒郑玄不仅经学成就惊人,一生经历也足称丰富。十八岁迫于生计出门打工,乡吏任上依旧醉心学术不能自拔,幸逢贵人赏识,师从大儒折节求学。

在一代名儒马融门下求学之后,郑玄东归隐修经业,弟子上千,却又因党锢之祸受到牵连,原本清贫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在漫长的被禁锢的十四年间,他却著书“几百余万言”,以“郑学”一统经学。而在豁免之后,郑玄依旧首节不仕,奈何晚年又赶上汉末大乱颠沛流离。

而就是这样一位敦厚勤勉、扎实平和的大儒,在留给儿子的书信中却依旧谆谆教诲,要不断勉力行君子之事,要钻研学问、修养道德,时刻恭谨、举止庄重。如此祈盼,着实恳切。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 —— 嵇康《家诫》

嵇康留给我们的印象,大多时候是一位清俊潇洒、恣意率性、耿介傲然又不修边幅的帅哥。而在他的《家诫》中这位自由快意的名士却也告诫晚辈,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志向、有了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就要努力到底,决不可半途而废。

“行百里者半九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立志容易,坚持却是极难,但若能坚持自己的志向,方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就像朱光潜先生曾经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所说的:

“在冬天早晨,你睡在热被窝里很舒适,心里虽知道这应该是起床的时候而你总舍不得起来。你不起来,是顺着惰性,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被窝的暖和舒适,外面的空气寒冷,多躺一会儿的种种借口,对于起床的动作都是很大的抵抗力,使你觉得起床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是你如果下一个决心,说非起来不可,一耸身你也就起来了。这一起来事情虽小,却表示你对于最大抵抗力的征服,你的企图的成功。”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韩愈《符读书城南》

如今正值深秋,连日的雨已停, 雨过天霁,空气微凉,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孩子们可以伴着灯火读读书了。这段狠人发言来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在《符读书城南》一诗中,韩愈告诫自己的长子韩昶,说两户人家都有可爱的儿子,出生并无差别,然而长大之后,一位是深居府中的公相,一位是在马前奔走的仆役——这就是学习和不学习的差距。所以,还不快去好好读书?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3)

02学知识重要,学做人更重要!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君子必慎交游焉。”——颜之推《颜氏家训》

在我国家训的文学传统中,《颜氏家训》绝对是重要一环。《颜氏家训》总计二十篇,其中包含着颜之推对晚辈的期许,朴实生动,皆是拳拳之语。其中,对于交友,颜之推也有着自己的要求。“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在交友之时一定应当谨慎,在与品德高尚之人的交际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若今为吏,不能忠清,无以戴天履地。”——卢氏《训子玄暐》

由于史料所限,流传下来的女性家训并不算多,而这篇《训子玄暐》便是其中少有的佳作。卢氏姓名已不可考,但正是在她的教导之下,儿子崔玄暐也成为了有唐一代的一位明相。

在《训子玄暐》中卢氏告诫儿子,别家的亲属会为家中有钱而高兴,但却懒于过问钱财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卢氏却认为,若是享受俸禄之外的钱财,则与盗窃无异。看来,也只有母亲这样正的三观,才让儿子能够清正自守,操持内心。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4)

“钻燧之火,可以续朝阳;挥翮之风,可以继屏翳。”——徐媛《训子书》

古代的女诗人往往才情卓著,自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并成为“吴门二大家”的明代诗人徐媛和陆卿子便是两位这样的女中豪杰,她们相互唱和,交口称誉,流传海内。其中,徐媛嫁与范仲淹后代、书画与董其昌齐名的范允临为妻,可谓极唱随之乐。

那么这样一位标逸才情的女子,对于自己“懦怯无为,于世情毫不谙练”的儿子,自然是心中虚的一批。

于是在这篇《训子书》中,徐媛便认真地告诫儿子,“为人慎勿令亲者怜而恶者快,兢兢业业,无怠夙夜。临事须外明于理,而内决于心。”唯有自强不息,以钻燧之火续朝阳、以挥翮之风继屏翳,方能独立于世。

“我说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 ”——左宗棠《与孝威》

在前阵子的棉花事件中,又一位民族英雄被频频提起,他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收复新疆捍卫国境的一代名将左宗棠。左宗棠豪迈之气,俯仰一世,被称作是“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而这份正直磊落也在他写给长子左孝威的信中可见一斑,个中道理今天依旧发人深省:

“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但须时时返躬自问:我口边是如此说话,我胸中究有者般道理否?我说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 ”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5)

03学会生活,自在潇洒!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说到拒绝内卷界的老前辈,那五柳先生陶渊明绝对当仁不让。时局昏暗,他便自在归隐;生活贫乏,他却怡然自乐。而对于陶渊明来说,也许要传给子侄辈最重要的,也就是这种潇洒快意、不被外界所形役的旷达自处。

见到大自然中树木成荫,听到山林中鸟叫声此起彼伏,心中便会升起快意;在窗下闲卧,清风徐徐便有自在志得之感——能够从生活微小平常的事物中体会快乐,而不在意物质生活是否富足,这也许是陶渊明最希望留给儿孙的精神财富吧!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6)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洗儿戏作》

比起来其他期望孩子勤学刻苦、出人头地的诗作,苏轼这首写给侍妾朝云所生的儿子苏遁的诗作,其中却又蕴藉了别样的意味。

苏轼一生纵化大浪中,乌台诗案后春风得意的公卿变成了岌岌可危的罪臣,文名誉满天下、诗作却常常是被人偷偷抄来流传。

如此才气却不能付与朝廷,也不怪苏轼反而希望儿子莫要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不如做个愚鲁之人,自有齐家之福。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7)

“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作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当代建筑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除吃之外,梁启超的其他子女也是个个人才,有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 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等 ,一家三院士,其中颇见出梁启超的教子有方。

在《梁启超家书》中,他这样告诫大女儿梁思顺:“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 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 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在梁启超写给儿子梁思成的家书中,这一段话尤为让人动容。梁启超担心儿子因为所学太过专业,以至于生活单调乃至厌倦,将来再见到自己也是相对词竭,乐趣削减太多,所以以自己为例,告诉孩子生活应当有着各式各样的趣味。

我们今天也当如此,内卷只是生活的一面,在另一面则是迅速丰富发展的精神生活带给我们的更为广大的空间,如果能将这样广阔的天地展现给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加自由选择的向度,也许也能让他们拥有更加自足、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要科学养娃(养娃之道千千万)(8)

父母说过的哪句话最令你动容?

你现在或将来又打算为你的孩子传承下去什么?

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讨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吧!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标题:鸡娃不是宿命,你并非别无选择)【文章内容有所删减】

作者:小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