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

大约四十六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大约五百万年前,人类出现了。

关于地球的诞生和人类的起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说法。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世界是上帝耶和华创造的。

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1)

传说很久以前,世间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围绕在上帝身边的,是一片空虚混沌和无穷无尽的黑暗。

于是,上帝决定创造世界。

上帝真是了不起,他创造天地万物,只用了六天时间:第一日,上帝创造出了光,于是有了白天和黑夜、清晨和黄昏;第二日,上帝创造出了空气,把混沌之水上下分开,于是有了空气和天空;第三日,上帝把所有的水汇聚起来,让陆地显现出来,于是有了大海和陆地;第四日,上帝创造出了植物,地上顿时草木茂盛,硕果累累。上帝一并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辰,以及季节、日期和岁月;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于是天地间禽飞兽走,鱼跃虫爬。

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2)

到了第六日,上帝开始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

上帝造的第一个人是亚当,上帝怕他无趣,就给他造了伊甸园;上帝担心他一个人孤独,又给他造了夏娃。

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3)

及至第七日,上帝见造物完毕,便定了一个圣日,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礼拜日。

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远不《圣经》中所说的这样轻松,甚至还带有一点悲剧色彩。

传说在远遥的上古时期,天地未分,宇宙混沌一片,像一颗鸡蛋,是一个叫盘古的神人,创造出人类和世界。

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4)

最早记载这个神话故事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徐,他在著作《三五历纪》中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盘古在先天鸿蒙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不知怎的突然就醒了。

有人说,他拿着斧头(据说是他打碎自己的一颗牙齿变的)劈开了这片混沌;也有人说,他是用双手撑开的。总之,这个盘古是个无与伦比的大力士无疑!

成语的起源与由来(世界的起源与盘古)(5)

这,就是成语“开天辟地”(拼音是kāitiānpìdì)的由来。

对于这种说法,古代人似乎甚为赞同。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十二曲之一“引子”,第一句就这样问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曹雪芹看来,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这块女娲补天时掉到人间的一块石头投胎转世的男人,就是盘古天地开辟以来最痴情的种!

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的开篇诗中,也提到盘古开天辟地之事:“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天辟从兹清浊辨。”

盘古氏劈开这一团混沌后,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本人也每天长高一丈。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很高很高了,地也很厚很厚,盘古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三五历纪》曰:“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来,出现了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和五帝(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神话名著《封神演义》里的古风一诗,

对人类的产生和远古氏族社会的发展演变,是这样描述的:“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遂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

南朝萧梁的任昉,就在撰写的《述异记》中描述过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的过程。

明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也这样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秦汉时期的传说相当逼真,说盘古的头化成了东岳泰山,腹化成了中岳,左臂化为了南岳,右臂化成了北岳恒山,脚化成了西岳华山。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听起来确实荒唐!

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古斯塔夫·库尔贝的世界名画《世界的起源》,就现实了很多。他超写实地描画了女性的躯干、胸、大腿……然而,库尔贝还是没有说清楚画中的这个女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现代人更相信猿人进化论,但盘古开天辟地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以及它所体现出的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也是空前的、开天辟地的!

是的,我们人类今日的辉煌,难道不是祖先们艰苦劳动、无私奉献的成果吗?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