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营养特点(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罗非鱼的营养特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罗非鱼的营养特点(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罗非鱼的营养特点

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红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在分类上隶属于丽鱼科,罗非鱼属,是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后代的突变种 。红罗非鱼体呈红色,形似真鲷,体腔无覆膜,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适应盐度较广,且具有较强的抗病力,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关于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肌肉氨基酸营养评价、脂肪酸组成分析等方面,还包括一些红罗非鱼肝胰脏、腹脂、性腺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有关红罗非鱼营养价值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红罗非鱼营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

1 红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

红罗非鱼肌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矿物质等。据曹瑞灿等 的测定结果,红罗非鱼的含肉率达 66.46%,肌肉含 17 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2.3%,其氨基酸组成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优质氨基酸组成模式,且肌肉营养价值优于南方大口鲶、黄颡鱼及鳜等,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品种。陈文治等 研究表明,红罗非鱼肌肉粗蛋白含量达 18.16%(湿样),低于其它5 种罗非鱼,水分含量最高,达 80.44%,粗脂肪含量较低,仅为 0.46%,显著低于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等,粗灰分含量最高,为 1.26%,高于其它 5 种罗非鱼,必需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均低于其它 5 种罗非鱼,但必需氨基酸指数高于其它 5 种罗非鱼。雷思佳等 发现使用不同饲料饲喂台湾红罗非鱼幼鱼时,其生化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当红罗非鱼摄食颗粒饲料时,其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下降,而以日本刺沙蚕为饲料饲喂红罗非鱼幼鱼时,这些生化指标上升,且当外界盐度、温度发生变化时,红罗非鱼幼鱼的肌肉生化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何燕富等 在急性盐度胁迫和慢性盐度驯化条件下分别分析了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发现在急性盐度胁迫下,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没有较大的变化,而在慢性盐度驯化条件下,随着水体盐度的增加,红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适宜的养殖驯化方式和盐度的变化可改善红罗非鱼肌肉的品质。以不同脂肪源饲料饲喂红罗非鱼稚鱼,发现纯鱼油组饲料饲养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