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1)

在某一次采访中,村上春树表示,要写一篇让全国少男少女流干红泪的小说。

1987年,这本让全国“少男少女流干红泪”的小说问世了,它就是《挪威的森林》。

这本小说之所以令人“红泪”流尽,是因为它写了年轻人的“连带与孤独”、“开朗与感伤”、“追求与失落”、“坚定与彷徨”、“奔走与守望”、“无奈和救赎”、“忏悔与迷惘”,总而言之,内心质感不同,就能从中读到不一样的感动。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小说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生与死之间,有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有人选择带着死活下去。

很多时候,敢死也不是本事,好好活才需要真本事。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2)

01

37岁的渡边在飞机上,想到了他二十岁时直子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永远守护着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呀。”

那时候,他和直子走在草丛中,一起搜寻那深不见底的“井”,直子接着说,“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可能一直记住?”

渡边回答:“永远。”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3)

可时过境迁,直子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她的容颜也在渡边的记忆里渐渐模糊,需要仔细回忆,才能想起来。

大约二十年前,木月还活着,直子也还活着,他们还在上高中。

那时候,木月是渡边的好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而直子呢?她是木月青梅竹马的女朋友。

有木月作为桥梁,渡边和直子也自然而然地相识了。

认识之后,他们三人经常一起出去玩,度过了一段温馨而美好的时光。

木月是一个纯真的人,他们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木月总能从渡边不怎么有趣的谈话里找到有趣的部分,让交谈变得妙趣横生。

五月的一个下午,木月问渡边,能不能不上课一起去打桌球,那一天,木月打得格外认真,打球的时候一句玩笑都没开。

木月说:“今天我可是不想输。”

毫无征兆,而且谁也想不到,那天晚上,木月在自家的车库里自杀了,用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木月死后,渡边的生活依旧在继续,他考上东京的大学,开始了另一段新的生活。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4)

02

然而,死,并不是离开,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而且其影响深入骨髓。

所以,哪怕是换了一个新的地方,渡边依旧不能真正走出来,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想了解得过于深刻,也对任何事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想努力忘记,可是不管怎么努力,那影响仍然残留不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清晰而简洁地呈现出来。

渡边这才意识到: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随着木月毫无预兆的离开,渡边和直子之间的桥梁也断了,直到一年后他们偶然相遇,聊到渡边的大学生活,聊了很多,以前虽然经常在一起玩,但两个人还没单独说过话。

他们约定下次再见。

此后,渡边和直子差不多每星期都见面,每次都是直子走在前面,渡边跟在后面,两个人一直走,在想停的地方停,然后又漫无目的地走,一段时间下来,渡边走坏了一双皮鞋。

有时候,直子会带渡边去她的住处,给他做饭。

他们也越来越桥梁,由原来的借助木月为桥梁的联系,变成两颗心之间的相互联系,直子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两颗心越走越近,渡边也明白,直子和他一样,是带着木月的死活下去的人,她身上的感伤,眼神里的悲凉,总会在不经意之间表现出来。

他们没有相互表白,这段时间,渡边也会和朋友在外面找女人,解决青春期旺盛的生理需求。

但这样的次数多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

人若只考虑欲望,就与禽兽无异了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5)

03

时间流转,直子二十岁了,在那之前,他们都认为年龄应该在18与19岁之间徘徊。

生日那天,渡边买了蛋糕,去直子居住的公寓,庆祝直子二十岁的到来。

那天晚上,直子说了很多话,渡边觉得,那些话一会儿是木月说的,一会儿是直子说的。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渡边才打断直子,说自己该回去了,可是直子却突然大哭起来,渡边没办法,只能留下来。

这天晚上,渡边和直子睡了。

两人激情过后,直子情绪崩溃,第二周也没给渡边打电话,等渡边去直子住的地方,才发现直子已经搬走了。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6)

渡边给直子写信,依旧毫无回音。

等不到直子的回信,渡边很多话也无可以诉说的对象,心底的空洞却越来越大。

直到七月,才收到直子的信,那时候直子已经休学去疗养院调理身体了。

渡边也陷入一种可怕的迷惘之中,他觉得教育无意义,只是教出一群卑劣的人,出去再祸害社会。

在学校里,渡边打定主意,把大学当成一种集训,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力。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认识了绿子。

和直子比起来,绿子是阳光、活泼、开朗、健康的女孩,她身上带着积极的能量,散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就像迎着春光跳来的一只健康的小动物。

在这样一个人身边,相处时轻松的,生活也是轻松的,她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总而言之,她保有纯真。

她的出现,吸引了渡边,绿子也被渡边吸引。

这两个年轻人,吵吵闹闹,欢欢笑笑,渡边虽然喜欢绿子,但因为直子,他始终保持距离。

但他喜欢绿子。

他喜欢和绿子待在一起,两人有说有笑,又能够相互理解。

命运总是不经意就安排一些人出现在你身边,可能是拉你入劫,也可能是渡你出海。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7)

04

直子病情好转之后,邀请渡边去疗养院见面,在疗养院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不健全,因此互相帮助”。

时隔许久,再见直子时,她像小学生一样剪着整齐利落的发型,看上去像画中的美少女。

见到渡边,她说:“在三个人见面前想单独看你一眼,也不是有什么话非说不可,只是想看看你的脸,习惯一下,我这人笨得很。”

他们肩并肩坐在沙发上,直子把头靠在渡边的肩上,他用手搂住直子。

出于疗养院的规定,和直子见面期间,玲子很多时候都陪着一起,她是三十多岁的女人,身上有一种熟透了的美,在疗养院待了7年,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好了,有的人死了。

谈到木月,直子说:“死的人就一直死了,可我们以后还要活下去。”

有时候直子也会情绪崩溃,玲子陪着渡边,她将自己的故事告诉渡边,在来疗养院之前,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因为一次意外,再次病发,来到疗养院,一住就是七年。

直子到来之后,她和直子住在一起。

那天夜里,直子来到渡边的床前,怀抱双膝,如同饥饿的孤儿,也像被月光吸附的小动物。

这让渡边心疼,也让他更爱直子。

从疗养院离开,回到原来的生活里,渡边依旧和直子通信,有时候回信是玲子回的,他们都真心希望直子快些康复。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8)

05

绿子父亲临终前,渡边和绿子一起去医院看望绿子的父亲,他帮绿子照顾父亲。

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想去陪着绿子,可绿子说,“不愿意在那样的场合见到你。”

一段时间后,绿子给渡边打电话,两个人一起出去玩。

那天,绿子穿着一件男人穿的那种皱皱巴巴的直领外套,下身穿着牛仔裤,和渡边一起喝酒。

她说想让渡边甜言蜜语地夸她漂亮,在温暖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渡边答应了,但在绿子睡熟之后,他悄悄起身在一旁看书。

事后,渡边给直子写信,生日的时候,收到直子寄来的礼物,也时常和绿子相会。

寒假的时候,渡边再次去疗养院看直子,直子一如往常的美丽,情况也似乎更好了。

渡边也开始规划新的生活,在外面找住处,直子好了之后两个人就住在一起。

几个月后,渡边找到了房子,搬到了新居,憧憬着和直子一起生活的场景,可是直子的病,却复发了,再度恢复也许要花很长时间。

渡边决定好好活着,他在心里对死去的木月说:

我和你不同,我决心活下去,而且要力所能及地好好活下去。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9)

06

直子的事情,让渡边心烦意乱。

因此也忽略了绿子,这让绿子很生气,不愿意和渡边说话,不能和绿子说话,不能和绿子相会,渡边才发现,绿子对他到底有多多重要。

在他的努力下,两人重归于好。

绿子深情地表白:我可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孩,而且就在你的怀里表白说喜欢你,只要你一声令下,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

渡边也爱着绿子,然而出于对直子的责任,他说自己需要时间去处理这段关系。

绿子告诉他:

我等你,因为我相信你,只是,要我时就只要我,抱我时就只得想我。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10)

意思是,自己和直子之间,只能选择一个。

就在渡边思考怎样去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的时候,直子却选择了自杀。

参加完直子的葬礼,渡边漫无目的地流浪了一段时间,弄得人鬼不像,他始终无法相信,直子已经离开了。

她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记忆那么鲜明,恍惚中,他听见直子的声音“不要紧,那不过是一死罢了。”

渡边心如死灰,甚至都感觉不到悲哀是什么,他感觉,直子一直都在。

木月死的时候,他明白一个道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可是直子的死让他明白,无论明白怎样的道理,也无法消除所爱之人的离开带来的悲哀。

但他更加明白,唯有从这悲哀中挣脱出来,去明白某种生的哲理。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11)

最终,和玲子吃了一次火锅,做了一次爱。

渡边拿起电话,给绿子打了电话。

选择死亡和选择堕落,都不如选择好好活着。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12)

07

我不能想象那些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自我了断的人,究竟对这个世界有多绝望,究竟对生活有多绝望,也想不到他们对自己有多绝望。

木月是一个纯真的人,可是他生活在一个并不纯真的世界,他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直子也是。

所以直子说,他们三人在一起,渡边是他们和外界的唯一桥梁。

木月的突然死亡,也许是因为不愿意再与世界为伍了,直子的突然死亡,大概也是对这个世界绝望了,对生活和自己都绝望了。

我无法想象死者的绝望,但能够想象那些历经苦难依旧选择好好活着、好好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相应的能力。

所以,《活着》里面的福贵的形象,才那么令人震撼。

福贵前半生富贵,后来家产被败光了,他成了穷光蛋,自己去种地,连锄头怎么用都要学习,一开始两手挖地挖得鲜血淋漓。

熬过来这一个苦难,他又被某当抓去做了苦役,九死一生,回来后,母亲死了,女儿在一场疾病中成了哑巴,儿子又意外死亡,此后,亲人相继离去,到最后,唯一的孙子也离他而去,福贵和一头老牛,孤独地活着。

他的生命,可以说苦难深重,他对这个世界按理说苦大仇深,但他没有去死,而是带着生命的能量勇敢地活着。

选择去死,是容易的,一根绳子一把刀、一瓶药,或者随便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终结这脆弱的生命。

难的是好好活着,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价值,活出意义,或者活出生命本身的力量,这不仅需要更大的勇气,也需要比死更大的能力。

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选择死是容易的)(13)

08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在这一点上,那些历经苦难后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因为在苦难面前,在无休止的绝望面前,我们有很多理由放弃,世界肮脏也好、人心复杂也罢、或是活得太累了,都可以是放弃的理由。

但比起选择放弃的人,那些不管经历什么苦难,都选择好好活着的人,选择担起生命的责任的人,选择在黑暗中欢笑,在生活的地狱里却选择发光的人,更让我尊敬。

文|不有趣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