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外卖,实体书店也不例外(实体书店试水外卖)

疫情当前,为了留住读者、争取读者,不少实体书店开始思考更多样的经营策略。3月起,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外卖服务覆盖且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书店现有的读者辐射范围,同时保持了产品的多元性。开业月余,线上“成绩”不错,儿童绘本、社科类图书、文创类商品是较受欢迎的品类。

万物皆可外卖,实体书店也不例外(实体书店试水外卖)(1)

把图书销售纳入外卖、快递范畴,图的是“快”,但在经营和销售模式上其实并不具多大优势。图书虽是“精神食粮”,却并非生活必需品——书嘛,一天两天不看,也饿不死人。因此对于大部分读者,买书还是看性价比,这也是网上购书发展起来之后,实体书店经营越来越难的原因。折扣力度大、网购方便,大部分纸质书网上就能解决,至于那些急着用的书,电子书很好地满足了即时需求,而专业书、冷僻书,也有旧书网可以帮忙。实际上,无论是就功能还是效率来讲,现有的网上购书、电子阅读,有着传统书店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此情况下,实体书店想方设法拓展业务、增收创收,比如从纯粹卖书,到“周边”也卖,同时强化交流功能,开讲座办展览,为某些特殊读者群提供服务(如亲子教育),这些当然是网络一时无法替代的。可新冠疫情一来,连这一部分服务也无法提供了,这对实体书店是雪上加霜。试水外卖,我的理解,可能掏钱的消费者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疫情期间确实急需实体书;第二,不见得便宜,读者还愿意买单,只能从“做慈善”的角度来理解了:这一部分读者考虑的是,假如我家附近的某家书店,再不支持一下,可能就真的倒闭了。

万物皆可外卖,实体书店也不例外(实体书店试水外卖)(2)

外卖图书跟网购图书的区别,我觉得也就在这里。网购跨越地域,而外卖实际上是在抢救“周边”,支持“社区经济”——外卖都有送货范围,太远了不送,因此我把这项服务理解为书店向老读者、周边市民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疫情带来的隔离,人流量减少,一些中小店铺很难维持。而小食店、小咖啡店、发廊、书店……不同于大商家,倒了就倒了,永远救不回来了。想象一下,有朝一日,疫情过后你走在家里附近的街道,那些过去熟悉的吃饭、放松、消遣、买书买零食的小店全都消失了,你会作何感想?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假如周边有你心水的书店,抱着能救一家是一家的态度,不妨帮帮忙、救个急,买上几本好了。

新冠疫情无疑改变了所有行业的生态。作为实体书店,除了读者相助、政府给予税收优惠和救济,自己也要想一想,疫情过后怎么办?未来自己不可取代的地方在哪里?就我自己的经验,好的书店其实卖的不是书,而是“导购服务”,最新的好书、值得看的经典,店主已经为你选好,省去挑书、看“垃圾书”的时间,背后则是店家选书的眼光、荐书的学识。好的店家,既是读书人,又是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信息、做茫茫书海的向导。网络时代都说“带货”经济,实体书店提高含金量,比拼的还是脑量,网购也好外卖也好,总有读者愿意为不图虚名苦练内功的书店埋单。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