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断片的高峰期(喝断片是种什么体验)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喝断片的高峰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喝断片的高峰期(喝断片是种什么体验)

喝断片的高峰期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虽然疫情期间不鼓励聚会,但是逢年过节,三五好友推杯换盏一下也是要有的。喝酒小酌怡情,但也难免有喝高了的时候。侯宝林大师就有个特别经典的段子《醉酒》,讲的是酒鬼喝醉的种种趣事。但当事后说起来醉后的样子,当事人经常不承认。有些人是不好意思,而有些人则是真不记得——喝断片了!

“喝断片”的体验并不少见,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也能描述出来一些。但难就难在,如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大多数关于“喝断片”的研究都采取回溯的方法,也就是要求回忆一段喝断片的经历,比如戒酒协会的成员或者其他一些有长期酗酒历史的人。后来人们发现,“喝断片”不仅是在酗酒者中存在,在偶尔喝酒的人中发生率也不少。不同国家的调查显示,有过断片经历的人约有30-35%。喝断片也跟文化和社会环境有关,比如在西方大学生中,喝酒是被宽容甚至鼓励的,因此有研究就很有针对性地让成年人回忆在21岁生日(可以合法饮酒)派对上的喝酒经历,大约有40-50%的人喝断了片。不过由于在喝断片的时候,人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多数人在有过一次断片之后不会选择再去体验。比如一项调查指出,在一次断片后四年中,只有不到1/3的人再次出现断片的情况。

“喝断片”并不是晕过去了,人事不省。“喝断片”往往人还有意识,还能跟人对话,也能行动,只不过后来不记得了,出现暂时性失忆。酒精会影响记忆,部分原因是干扰了大脑海马体的活动,而海马体对新的自传体记忆(跟自己有关的记忆)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喝断片只是不记得后面的事情,而并不会影响之前的记忆。早期的研究,通过访问酗酒者,总结出两种断片经验:一种是断崖式断片,有个明确的起点,后面的事情通通不记得。另一种则是渐进式断片,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喝高了,之后回忆起来,只有断断续续的碎片式记忆。在断崖式断片里,形成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储存的通路完全不干扰,因此无法形成长期记忆。在1970年的实验中,实验者对喝断片的人进行记忆测验:喝断片的人可以重复别人所说的话(说明有短期记忆),但仅仅几分钟之后,就难以复述出来,说明短期记忆没有转变为长期记忆。

碎片式断片比断崖式断片普遍,碎片式断片只是部分妨碍了记忆形成,而且当事后被提醒,人们往往能意识到断片时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碎片式断片反应了记忆的情景依存性:只有回到记忆发生时的情景,记忆才能被回忆出来。其实这种记忆的编码过程跟提取过程匹配的现象并不少见,环境线索有助于记忆的提取,环境线索、情绪状态等等都有匹配效应。比如证人的记忆匹配性询问技术,就是通过让证人尽可能回忆当时的情景、甚至将证人带回案发现场,来帮助证人尽可能准确地回忆起案发时的情景。

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迅速上升是预测断片的最显著因素,因此喝得又急又多或者空腹喝酒,都更容易断片。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喝酒都会断片,比如遗传因素就会影响大脑对于酒精的易感性。也有研究指出喝断片可能是大脑功能受损的一个征兆。

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畅饮最好还是要变成美好的记忆。断片又不美好、又没记忆,还是避免的好。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