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

上世纪的抗战时期,在国人的心目中有两座精神堡垒,一座是作为红色根据地中心的延安,另一座则是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陪都重庆。重庆作为陪都始于1937年11月的《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939年重庆升格为当时中国的第六座直辖市,1940年9月重庆被明定为民国陪都。1945年8月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重庆仍被法定为民国永久陪都。重庆作为抗战期间的事实陪都长达八年,城市建设从中受益良多,但也在多方面做出了重大牺牲。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2)

在当时众多的陪都候选城市当中,相比西北的西安和洛阳等城市,重庆的商贸和金融更发达,也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基础建设条件;与成都和昆明等西南城市相比,雾都重庆的气象和山城地形决定了它更利于应对空袭。但实际上在抗战八年掐头去尾的六年间,这座山城照样经受了日军的多次大轰炸,轰炸引起的伤亡人数接近四万。同时,这一时期重庆的市政和交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通过接纳并消化沿海和沿江内迁的工业企业,抗战后的重庆已经成为了西南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3)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4)

如果要在重庆寻找最能代表抗战精神堡垒的象征,渝中半岛上的解放碑无疑当仁不让。三易其名的解放碑原址为1940年建的孙中山纪念塔,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在原址上建了抗争胜利纪念碑,重庆解放后的第二年被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如果想在重庆详细了解抗战这段历史,除了人民路上三峡博物馆中的《抗战岁月》常设展外,南山公园内的抗战遗址博物馆更加有现场感。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5)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6)

位于南岸区的抗战遗址博物馆是曾作为民国官邸的一组建筑群,虽然展览馆布展的主线是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下的重庆历史,但作为蒋介石官邸的云岫楼、宋美龄住过的云峰楼、曾为美军代表团驻地的莲青楼等建筑内的展出资料不但各有侧重,还还原了当年历史风云的真实场景。博物馆东侧不远的南山植物园内可以找到杜月笙等民国名人的故居,以及苏联、法国等数座战时外国公使馆的建筑。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7)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8)

另一处集中了抗战历史建筑的地方是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公园内靠江边的交通银行地下金库为原有建筑,而交通银行的印刷厂、国民军事参议院和高公馆则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东边一公里外的鹅岭二厂最早的前身是中央银行的印钞厂,如今被改造为文创公园后,成了重庆热门的打卡地,不过在公园内七号楼附近的二厂记忆博物馆内,还可以让人想起当年铸币的往事。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9)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0)

关于抗战期间“重庆大轰炸”的史展,可以在前面提到的三峡博物馆中看到相对完整的叙述和图片,但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照样能寻到与之相关的痕迹。渝中半岛的白象街曾在明清时期因码头而兴起,经历大轰炸后失去了富人聚居的繁华,但仍能找到海关总署等历史建筑的旧址。另外,人民公园内的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佛图关公园内的白骨塔,以及南山植物园内的纪念碑皆与大轰炸这段经历相关。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1)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2)

抗战时期的陪都也是当时东方外交的中心和统战的舞台,各国、各方势力和各种党派的重要人物或代表汇聚于此,留下来许多曾作为重要历史见证的旧址。像曾是张治中公馆的中山四路桂园就是重庆谈判的场地之一,楼内有与“双十协议”相关的史料展。周边还有毛、周住过的周公馆,以及戴笠公馆和中山三路上的宋庆龄旧居,旧居已被辟为陈列馆,讲述保卫中国同盟的历史和展出重庆战时防空的史料。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3)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4)

七星岗附近的抗建堂剧场曾是国共二次合作时期抗战话剧的演出地,现在作为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剧场也不时有重庆话剧院的演出活动。牛角沱附近的怡园是当年宋子文的官邸,如今成了重庆谈判展馆;嘉陵东村的特园有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佛图关附近有史迪威将军博物馆和飞虎展览馆,临江门附近则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5)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6)

随工业企业撤到重庆的还有当时的金融部门和企业,如今能找到的有打铜街的交通银行和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新华路的中国银行、美丰银行和国民政府经济部,道门口的中央银行以及解放东路的聚兴诚银行等旧址。而南岸区南滨路的安达森洋行曾作为部分故宫文物南迁的存放地,现在辟为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馆内除了讲述那段历史的图片文字展览外,还有相关书籍和文创商品出售。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7)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8)

重庆的事实陪都地位并没有随抗战胜利而终结。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后,民国在大陆的小朝廷选择了这座山城苟延残喘。在重庆被解放之前,渣滓洞和白公馆中留下了中统最后的疯狂。与之相关的遗址实际上也属重庆陪都历史的一部分,除了渣滓洞和白公馆,可参观的还有红岩魂陈列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其中渣滓洞在凌云路,其它三处则在壮志路。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19)

抗战重庆最后的屏障(重庆的抗战陪都历史遗迹)(20)

如果你能拿出额外的一天时间,推荐你到嘉陵江边的小城北碚一游,这里曾是战时行政院和临时政府所在地,不但有复旦在重庆的旧址,还有多处西迁文人学者的故居。而亲子游喜欢去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其前身为1943年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关于北碚旅游的信息,可参考一苇旅行在2022年8月26日发的图文《慢城北碚,一座从历史中走来的小城,有着外人不知的山水人文》。

#重庆文旅# #重庆穿越之旅# #爱上美好重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