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

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因为......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1)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自己年轻时的尴尬:

“那时候很热情,有两夫妻刚刚结婚,都是我的朋友,结果两个人吵架,都跟我埋怨对方。我想让他两夫妻讲和,跟男的讲,你不要听她的,她就是脾气坏;然后告诉女的,我那个同学好讨厌,你不要理他,过一两天就好了。结果他们到了晚上,两夫妻就和好了,然后说某人讲你坏耶!弄得我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2)

类似尴尬,你是否也经历过?后来,南怀瑾总结此事称,自己是犯了一个大忌——“疏不间亲”关系疏远者,不要对关系亲近者的事指手画脚。

李斯,你竟敢说赵先生的坏话!

秦国名臣李斯,受秦始皇赏识,拜官至相,权倾一时。后与赵高联合,帮助秦二世胡亥夺权上位。却终被胡亥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说来,秦始皇嬴政那么难搞,李斯尚可如鱼得水,为何到了二世之时却遭此下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小人进谗奸佞陷害?二者都有。但导火索,却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幕:李斯说了赵高的坏话!

赵高是谁呀?秦二世跟前的大红人。自胡亥即位以来,对赵高宠信有加,赵高也因此专权横行。他甚至向胡亥建议说:天子尊容,不该轻易示人。天下之事,天子也无需事事皆知,在深宫之中专心阅览奏章便可。

如此离谱的建议,胡亥竟欣然采纳,从此不再出席早朝,不再主持会报,不再接见高级官员,由赵高在深宫中陪伴。而事实上,一切皆由赵高裁决。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3)

皇帝不坐班,李斯很生气,而李斯的态度又让赵高很不爽!于是赵高为李斯精心设了一个套。

赵高去见李斯,痛心疾首状:现在叛乱之徒如此猖獗,可皇上仍陷声色犬马。我本想规劝,奈何位卑言轻。丞相乃先帝重臣,是不是该出面劝劝?

李斯早有此意,说:这自是应该,奈何皇上从不露面,我压根见不着人家哪!

赵高心中暗喜,一脸忧患,说:只要你肯规劝,我定尽最大能力为你安排!李斯十分感激,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掉进赵高设下的圈套。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十分反感别人在他玩兴正浓的时候来打扰。于是,每当看到胡亥歌舞狂欢,与众姬妾厮混之时,赵高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闲着,可以奏事。”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4)

最初,胡亥还勉强出来应付,几次之后,不禁大发雷霆,破口大骂:“李斯这是几个意思?我平常闲着的时候他不来,偏挑我稍微休息休息、轻松轻松,他就跑来找麻烦。看我年轻,瞧不起啊?!”

看到胡亥盛怒,赵高趁机诬陷李斯的儿子李由和叛军有勾结。胡亥既恐又怒,下令派人调查。

这时,李斯才明白自己已经中招,身陷险境。情急之中上奏君主,指责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

没想到胡亥马上给驳了回去:“赵君为人精廉彊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哼,赵先生乃我心腹,你说他坏话,开什么玩笑?!

胡亥宠信赵高已经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竟然把李斯的奏章告诉了赵高。相当于拿着检举信跑到被举报人面前说:你看,谁谁谁举报你了。赵高一听,随手补了一刀:宰相所惧怕的,只剩我一人,我一死,田氏代齐的历史恐怕要在他身上重演了。

随后,李斯被投入了死牢,纵有当年作《谏逐客书》之雄辩,又有何用?

精明一世的李斯,最后却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凭胡亥和赵高的亲密关系,李斯“上书言赵高之短”,纵然是忠言,也定会被当做嫉贤妒能、离间君臣的谗言。他忘了“疏不间亲”的道理。

李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战国时期,魏文侯想选拔合适的相国,占卜师李克被召进宫。魏文侯希望听听他的意见,是选翟黄还是选魏成子。李克避而不谈说:“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我一个外人不好去评论此事。”

诸葛亮: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5)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刘表原配太太死了,大儿子叫刘琦,后娘对他不好,准备让自己儿子上来接位。刘琦急死了,就请教他的叔叔刘备,刘备很高明,他说你去问我们军师诸葛亮啊。

刘琦请教诸葛亮,可诸葛亮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刘琦急中生智,说:先生,我有个绝版好书,你要不要看啊?诸葛亮也是喜欢搞学问的,于是就跟上了楼。

然后,噗通,刘琦给诸葛亮跪下了:先生啊!现在一个外人都没有了,你非教我不可。诸葛亮见状起身要走,回头一看,刘琦已经命人把楼梯给拆了。面对刘琦的纠缠,诸葛亮苦笑:“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

李克、诸葛亮都明白“疏不间亲”的道理。提合理化建议尚且要慎而又慎,更何况直言不讳指责君王身边亲近之人。李斯想反击赵高,显然选择了一个最蠢的办法。

《管子·五辅》中有云:“夫然,则不下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当然,“疏不间亲”,并非黑白不分。而是给行为处事,设置一根保险丝。

最后,职场中人,来做一道题吧:

假如你是一位部门经理。有一天,另外一个部门的一位员工找到你,向你诉说他们部门的种种问题。他说,自己曾多次向部门经理提出建议,但部门经理不予接受,而这位员工又接触不到更高一层的领导。他希望你能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帮帮他。这时你该怎么做?

A.为了公司整体利益,向上司反映那个部门的问题。

B.私底下找到那个部门的经理,把那位员工的建议告诉他。

C.向那位员工委婉地表示,这不是你的权责范围。

好心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为什么你的好心常被当做驴肝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