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古诗杜甫(今日冬至阳气始回)

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是冬至节气。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中国古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古代,每逢冬至,朝廷上下要放假,帝王要在郊外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民间,亲朋好友则要以美食相送,互相拜贺,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所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关于冬至古诗杜甫(今日冬至阳气始回)(1)

关于冬至的诗词有很多,但最喜欢的还是杜甫写的《小至》,细细品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春天的希望,其诗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诗的首联,让我们感受到时光匆匆,忽悠即逝。前几日还是大雪,今天便是冬至了,也意味着冬已过半。昔日的孩童已经长大,有的老者已经故去,正如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道的那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关于冬至古诗杜甫(今日冬至阳气始回)(2)

冬至之后,天气愈发寒冷,大地和河流都已经冻住了,天地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一片死寂。但是从冬至起,阳气开始一点点萌发,虽然人们还察觉不到。

冬至以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刺绣姑娘便能多干点活,赶制新衣。而芦苇灰到了冬至节气,也从十二月律中的玉管中自动飞出。

此时河边的垂柳看起来光秃秃的,它们在静静地等待腊月的到来,这样便可以抽枝发芽了。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夔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这里的杨柳,抽枝发芽的时间明显比北方早一些。

关于冬至古诗杜甫(今日冬至阳气始回)(3)

此时最令人欣喜的便是山野中的腊梅,它们不畏寒冷,冲破风雪,欲将绽放属于它们最美丽、最绚烂的时刻。

夔州很美,与故乡的风景很相似,但无论如何,这里毕竟不是真正的故乡,只是客居此处的漂泊之人,想到这里,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还是让小儿子斟上一杯酒,一边酌酒一边欣赏眼前的良辰美景吧。

这首《小至》写出了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垂柳即将抽枝发芽,梅花含苞待放,刺绣姑娘添线制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生动地感受到冬日孕育着春天的希望,透过这首小诗,也让我们感受到杜甫难得的闲适心情。

冬至时节,别忘了吃饺子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