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主人公为韩嵩、刘先和刘表。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1)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2)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3)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表面上答应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同时也没有去帮助曹操。他想保住自己的荆州这块地盘,坐观局势的变化。荆州从事韩嵩、别驾刘先劝刘表说:“如今豪杰争霸,两大强手相持不下,胜负系于将军一人之手。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可以趁他们筋疲力尽之时起兵;如果您不想这么做,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人作为盟友。将军坐拥十万之众,却安然坐观成败。看到贤能之人却不帮助,劝和又无法实现,这两家的怨恨一定都会集中到将军您的身上,将军也就不可能保持中立了。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4)

以曹公的聪明才智,天下智能之士纷纷依附他,他一定能打败袁绍,然后举兵直指江汉,恐怕将军将难以抗衡。所以替将军着想,不如举州依附曹操,曹操必将感激将军,那么将军可以长久地享受富贵,还可以传给子孙,这才是最为周到和稳妥的策略。”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5)

刘表手下的大将蒯越也劝刘表这么做,刘表依然狐疑不决,便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观察虚实。韩嵩回来后,盛赞曹操的威武恩德,并劝说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刘表怀疑韩嵩是反过来为曹操来劝说自己的,非常愤怒,要杀韩嵩,并将韩嵩的随行人员拷打至死。后来刘表知道韩嵩并没有别的意思,这才不再追究。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6)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韩嵩和刘先口中的“万全之策”,意为非常周到和稳妥的策略。这句成语最早的出处是《韩非子•饰邪》中的“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7)

本文所介绍的成语故事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爆发激战。袁绍早年就与刘表关系密切,故此向刘表求助,希望刘表能协助自己击败曹操。而就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刘表就曾与曹操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帮谁不帮谁本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刘表的做法的出人意料,两头都不帮,坐山观虎斗。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8)

刘表的这种做法,令不少荆州官吏非常担心,这其中尤以韩嵩和刘先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二人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等袁绍和曹操杀得筋疲力尽时起兵,向袁绍和曹操宣战,将二人歼灭,占据中原,称霸天下。另一个则是支持其中的一方,以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而针对第二个建议,两人都认为曹操取得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建议刘表应该与协助曹操。

三国成语故事步步为营(三国成语故事万全之策)(9)

当韩嵩奉刘表之命出使许昌回来后,极力称赞曹操,希望刘表与曹操结盟。这原本是韩嵩通过前往中原经过考察后提出的想法,完全是为刘表着想,但刘表却认为韩嵩已经暗中投靠了曹操,是为曹操充当说客,心中大怒,差点将韩嵩杀死。由此也可以看出,郭嘉、贾诩、诸葛亮等人都认为刘表无能是很有道理和依据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