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1)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的排兵布阵是这样的:他命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亲自率10万大军,突然袭击魏军据守的祁山,命参军马谡为前锋,守住街亭,抗拒曹军。街亭虽小,如果失守,蜀军危矣,满盘皆输,街亭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马谡饱读兵书,满腹经纶,平时诸葛亮经常与马谡研究兵法,深得诸葛丞相的宠爱。马谡信心满满引大军浩浩荡荡开往街亭。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街亭虽是通往汉中的咽喉要道,如果街亭失手,曹魏大军就会一鼓作气只逼汉中,我军必败。”并告诫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以防曹军断了水道粮道。

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2)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套路出牌,把诸葛亮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安营扎寨的指令当成耳旁风,置若罔闻。他将大军部署在街亭山上,山上远离水源。副将王平力谏:“在山上安营扎寨一无水源,二无粮道,如果魏军围住街亭山,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必大乱,这是兵家大忌呀!”

王平费尽口舌,据理力争,请主将马谡遵照诸葛丞相的部署,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唇相讥:“我们谁是主将?”马谡自信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曹魏大军会一触即溃。

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3)

王平再谏受阻,对于马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举动,王平很无奈。他引一支军队驻扎在山下,以便山上守军被切断水源,粮道之后也好有个接应,一面派快马飞报丞相。

然而,曹军来势凶猛,等接到诸葛亮的指令后,曹魏大军已经把街亭围得水泄不通,水源粮道都被掐断。蜀军大乱,一触即溃。王平率军奋力来援,然而战果甚微。最后,马谡,王平引残兵败将回来复命,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4)

我觉得街亭失守,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一,既然知道街亭虽小,战略意义重大,就不能用没有指挥作战过的马谡为主将,这样风险太大。最好的部署应该安排赵云拒守街亭,毕竟赵云和邓芝只是作为疑兵占据箕谷,让王平替换赵云完全可以。所以在排兵布阵上诸葛亮犯了大错。其二刘备驾崩前和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不可大用。而诸葛亮把先主刘备的嘱咐也当了耳旁风,才酿成大错。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与马谡虽然朝夕相处,研究兵法,但是他的识人术还远不及刘备。

胜败乃兵家常事。毛主席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马谡没有经历过战争,也许他是第一次指挥大兵团作战,没有经验,失败也不足为奇。但是,掌握指挥生杀大权的诸葛亮就是大意失荆州了,用人不当, 才导致北伐曹魏以失败告终,他应该负主要责任,马谡罪不当斩,只能是受牢狱之苦,永不启用。我觉得街亭失守,马谡和诸葛亮应该各打50大板。

马谡失街亭的后果(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5)

(作者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故事无关侵权即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