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形容人(呆若木鸡的古今之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成语——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呆的像木头鸡一样,今意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齐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惊弓之鸟形容人(呆若木鸡的古今之意)(1)

春秋时期,周宣王喜好斗鸡,有个专门训练斗鸡的人叫纪渻子,专门为他训练斗鸡。过了十日,周宣王问纪渻子,斗鸡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十日,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它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日,周宣王忍不住再次去询问,纪渻子答到还是不行。因为这只鸡目光犀利,气势未消。又过了十日,纪渻子说可以了,于是让人抱着鸡让周宣王观看。周宣王看后十分疑惑,因为这只鸡看上去呆头呆脑,就像木头似的。然而纪渻子看上去却胸有成竹。于是周宣王就命人将鸡放入斗鸡场。说也奇怪,别的鸡看到这只"呆若木鸡"之后。掉头就逃。周宣王大悦,奖赏了纪渻子。

惊弓之鸟形容人(呆若木鸡的古今之意)(2)

"呆若木鸡"不是真的呆,只是看着呆,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却内藏不凡实力,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就是"呆若木鸡"。

惊弓之鸟形容人(呆若木鸡的古今之意)(3)

庄子的这个成语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在非常环境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这就像我们工作当中一样,有些人看似聪明,却不足以委以重任。有些人看似愚,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