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1)

编者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日前对外发布,文件中提到,要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河南新野县和山西临县,较早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在中心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感受着最美夕阳红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地的日间照料中心,倾听老人的心声——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2)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

独居老人精神有了寄托

听说家门口有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片区柴源村的苏宝成老人忍不住去体验了一把。

“这里的条件好,我都想天天过来,和村里的老人们一起锻炼、健身、唱歌跳舞,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苏宝成说。

据达坂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目前该区已建成3家社区(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即乌拉泊片区福利路社区、达坂城镇洛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和柴窝堡片区柴源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当天,苏宝成先后去了日间照料中心的健身室、书法练习室、休闲娱乐室,练习腿部力量、写毛笔字、跳舞,每项活动都有伙伴一起参与。

苏宝成说,孩子外出打工,孙子孙女都在上学,白天一个人在家没什么事,爱热闹的他特别喜欢这个日间照料中心。

该中心位于柴源村村委会院内,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中心设置日间托养、助餐服务、助行服务、精神文化活动等服务项目,设有床位6张,餐厅可同时容纳10人用餐,专门设立休息室、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娱乐室等,同时成立助老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培训,提供助餐、助浴、辅助出行、代购代缴等家政服务,定期为老人开展文体娱乐、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

中心负责人马学礼说,柴源村有142名老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5名,为更好地服务这些老人,他们还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开展上门服务,为辖区老人提供更暖心的服务。

日前,达坂城区经过调研已确定东沟乡苇子村和阿克苏乡鹰舞社区作为第三批日间照料站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并将逐步在各(片区)乡镇建立至少一个日间照料中心(站)。(贾梦妍)

河南新野县

失去亲人的老人有了依靠

午饭时间,记者走进河南新野县曹集村日间照料中心,只见庭院环境优美,房内窗明几净、设施齐全,餐桌上老人正在吃着热腾腾的肉丝茄子面条,边吃边聊天,其乐融融。

“李书记,你来啦。多亏了日间照料中心的照顾,不然我这没了儿子和老伴的人,该怎么生活?”一位70来岁的老人,拉着曹集村第一书记李静涛的手,眼圈有点泛红。李静涛介绍,跟他说话的老人叫曹行义,今年71岁,2019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老伴和儿子在2019年初相继去世,只留下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在县城上学。没想到的是,老人的女儿今年也因病去世,两年时间,三位至亲相继离世,老人的天塌了。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经常一整天不吃不喝,坐在凳子上以泪洗面,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老天爷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今后我还能靠谁呀?”李静涛得知曹行义老人的情况后,晚上打着手电筒到老人家里,敲了几分钟的门,老人才把门打开。当晚李静涛跟老人说了好多话,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但老人一直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流泪。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3)

曹行义(右二)在村日间照料中心吃晚饭

“我知道单靠劝说是不可能让老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老人最怕老无所依。平时怎么吃饭、病了谁来照顾?要想让老人走出困境,就得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李静涛把老人的情况向村两委做了通报,村两委将老人接到日间照料中心,平时一日三餐都在中心吃,饭后和其他老人聊天打牌。“自打俺住到日间照料中心后,不用自己动手做饭洗衣,还有这么多老伙计陪着聊天,比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强多了。”说着说着,曹行义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到家里坐坐吧,我给你们看看我孙子的奖状!”曹行义在前面带路,记者来到老人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大大小小的10来张奖状,“我孙子孙女学习成绩都很好,他俩是我的希望。”李静涛介绍,村里给他孙子、孙女申请了教育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并给他和孙子孙女、儿媳都办了低保,每人每月300多元,还帮其儿媳在县城找了份工作,每月能挣2000多元。

采访中,记者见到老人桌上放着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从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借的,我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个书。”交谈中得知,曹行义老人曾上过高中,是村里的文化人。就在我们快要起身离开时,老人主动邀请我们去厨房看看,只见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灶台一尘不染。“现在我精神好了,也爱收拾家里了。”

“曹集村共有8位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实行就近托管,有效解决了被托管人员不愿离村问题,也方便家人探望照料。”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新野县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人员实行“四集中”——安排在村级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县医养结合中心和集中托养点进行集中托管,全县3034名特困群众享受兜底保障。(本报记者 姜嘉琪 李慧)

山西临县

重塑老人精气神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了文水……”在山西省临县后甘泉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十多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欣赏二胡演奏,听着熟悉的民歌《交城山》,大家跟着旋律唱了起来。

演奏者是83岁的郭维兵,这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老人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他说,虽然二胡拉了二十多年,但每天都能给大家表演也是来到日间照料中心以后的事。

这个紧挨着县城的村子住着517户人家,由于交通相对便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第一书记韩柏岳说,现在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有75位,为了解决留守老人白天无人照料的问题,政府在2017年把一所废弃小学改造成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可以为19位老人提供午餐、休闲活动等服务。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更健康,我们在院子里种了茄子、豆角、西红柿等蔬菜,并经常根据营养搭配调整食谱。”韩柏岳说,上午老人们来到日间照料中心,中午吃过饭后通常会在休息室里午休一下,下午坐在一起聊聊天或者活动活动,晚上再回家休息。

“吃得比在家里还好,白天过来能跟大家伙儿说说话,可热闹了!”84岁的郭连生一边骑着健身车一边高兴地说,他每天都会到活动室里运动一会儿。

据临县民政局局长薛银贵介绍,目前该县已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0个,覆盖14000多名老人。个别偏远山区的村庄,为了防止老年人在路途中发生意外,日间照料中心还提供住宿服务。(吕梦琦 解园)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4)

来 源 | 农民日报 乡村干部报 新华社

编 辑 | 刘 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一号文件提到的日间照料中心)(5)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