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图解(心理学入门感觉)

心理学入门图解(心理学入门感觉)(1)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刺激可以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两种。感觉编码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韦伯定律(K=△I/I)、费希纳的对数定律(P=KLgI)和斯蒂文斯的幂定律(P=KI^n )都揭示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叫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场叫感觉对比。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光波,明度、颜色、感光颜色等)、听觉(声波,音调、音色)、嗅觉、味觉(酸甜咸苦)、肤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等。

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注:

内部感觉:

1.动觉:他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2.平衡觉: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引起的。

3.内脏觉:机体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黑暗”感觉

韦伯定律 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在同类刺激之下,其差异阈限的大小是随着标准刺激强弱而成一定比例关系的。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 P =KlgI,其中,I是刺激量,P是感觉量,K代表常数。费希纳对数定律以韦伯定律为基础,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在绝对阈限之上,主观的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改变,两者间呈对数的关系,亦即,刺激强度如果按几何级数增加,而引起的感觉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斯蒂文斯的幂定律 P=KI^n ,其中,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感觉的规律性小结: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