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

大凡被传颂的爱情,都有它的特别之处。明末才子佳人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爱情,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是一场拉锯战,而这场拉锯战之所以没有中途停止,是因为董小宛清醒而不妥协的自救决心。

董小宛和冒辟疆是中国历史上一对著名的才子佳人。冒辟疆写的回忆董小宛的《影梅庵忆语》更是“忆语体”散文的开山鼻祖。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1)

很多人看了《影梅庵忆语》,从现代人对爱情的理解看,都对他的做法很愤怒,大骂冒辟疆渣男。但其实,这事儿,理性看,冒辟疆并没有始乱终弃,也没有哄骗,只是知道很麻烦,不想招惹麻烦事儿罢了;反观董小宛,还真是有点死缠烂打,追着不放,虽然她的做法和动机能理解,值得同情,但也有点过分。

她不知道自己过分吗?但她不得已,这是她最好的出路。

1

董小宛是明朝末年秦淮八艳之一,富有才情,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陈圆圆的闺蜜;与陈寅恪花十年功夫写的封笔之作《柳如是别传》的女主柳如是齐名。

冒辟疆也毫不逊色,出身权势豪门,响当当晚明四公子之一,著名文学家,相貌被赞“姿仪天出,神清彻肤”,有“东海秀影”的雅号。

冒辟疆既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又出身名门,这样的雅士名流,身边是少不了才艺双绝的妓女相伴的。以他的身份名气,自然也是妓女里很受欢迎的。接触的这类女人多了,风月场合见多了,冒辟疆对于男女情事,自然看得透彻,颇知何时进何时退,寻欢作乐,附庸风雅,但清醒自保,不被拖累。

当时的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清高淡泊,并不喜欢秦淮河上笙歌燕舞、纸醉金迷、迎来送往的生活,她经常陪客人外出游山玩水。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2)

冒辟疆在金陵考试落榜之后,多次慕名去拜访她,都落空而返。最后临回家之前,又去拜访董小宛,董小宛却喝醉了,娇憨醉态中见了冒辟疆,一句话都没有。只是匆匆一见,而冒辟疆却被她惊艳了,但也只是惊艳而已,就像看了一道最美的风景,遇到了一朵最美的花儿,风景看完了就完事了,没有什么占有欲。

董小宛自然也没有。二人见了一面之后,三年都没有打交道,各过各的日子,互不相关。

但是,晚明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妓女行业,是漂浮在社会上层的莲花,任何势力强大的人都能把她们抢走耍一耍,没有任何安全感。

董小宛的好友陈圆圆,就被抢走过两次。第一次被抢,她躲了起来,掳掠走的是别的人。她害怕了,想找个可靠的人嫁了,保护自己,属意于冒辟疆,但还没等到冒辟疆处理完父亲的事情来找她,她就再次被抢走了。这就有了后来她被送给崇祯帝,被退了回来,后来又被送给吴三桂,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里。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3)

当时的董小宛,也面临这种危险。

2

当冒辟疆得知陈圆圆被掳掠走,心情抑郁,要回家的时候,再次路过董小宛家,想起了她,想要再次去拜访她。他的朋友阻拦他说:“之前她也被权贵势力所惊吓到,重病多日了,母亲又死了,她现在闭门谢客了。”就是董小宛也和陈圆圆一样被权贵掳掠,只是没有被抢走,吓病了,而且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真正无依无靠一个孤女,于是闭门谢客,不敢开门营生了。

冒辟疆却执意要见董小宛,站在门口不走,一直敲门。大门终于被敲开,门内一片寂静,灯火惨淡。冒辟疆上了楼,看到桌子上床上堆得都是药。董小宛微弱的声音传过来,问是谁。冒辟疆回答说是当年在曲栏见到她醉态的男子。董小宛回忆了起来,潸然落泪说:“从前你总是来看我,虽然我们只见了一次,但我母亲背后经常夸你优秀不凡,为我没能跟你在一起而惋惜。如今3年过去了,我的母亲也刚去世了,看到你我就想起我的母亲,她说的话仿佛还在耳边。你这次是从哪里过来的?”董小宛挣扎着起身,掀开床帏打量冒辟疆,这是她第一次仔细看冒辟疆。聊了一会,冒辟疆心疼董小宛病着,便要告辞。董小宛拉着冒辟疆挽留道:“我十来天都不能好好的吃饭睡觉,昏昏沉沉仿佛在梦里,灵魂不宁,心情难安。但今天我一见到你,就感觉神清气爽了。”然后就让家仆准备酒饭,在床边对饮。董小宛不停敬酒,冒辟疆多次想告辞却又被她挽留,不让他走。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4)

最后冒辟疆无奈,告诉董小宛:“明天早上我还要派人去襄阳,告诉家里父亲调离前线的喜讯。如果住在你这里,明早就不能及时报平安了。我这就得走了,半刻也不能再耽误了。”董小宛这才说:“你确实有重要的事,我也不敢再多留你了。”

于是送别。

有这样的吗?别人多次要走,拉着不让走,这才见第二次面。开放度很高的今天,估计也没几个女生干得出来。

那个年代,董小宛不知羞耻?她顾不得了。她几乎绝望,看不到出路,担惊受怕,忧愁成疾,几乎到了生命的边缘。冒辟疆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冒辟疆的大名她应该早有耳闻,而且,已经见过一面了,她母亲夸赞冒辟疆,想来也是真的,冒辟疆毕竟文采出众,出身权贵之家,又相貌不俗,这是公认的。而且,陈圆圆在第二次被掳掠走之前,一直在等冒辟疆来娶她,作为闺中好友,她不可能不知道。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5)

陈圆圆也是主动表白的冒辟疆,因为她被掳掠过一次,迫切想找个良人,找个安全的港湾。她把目光对准了冒辟疆。冒辟疆是名门望族,有势力,能保护得了她,冒辟疆本人才华横溢又是社会名流,配得上她。所以,陈圆圆在见冒辟疆第二次时说:“我如今已经身出牢笼,希望选得良人服侍相伴,世间再没有比你更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了。并且刚拜见了太恭人夫人(冒辟疆母亲),与她相处十分愉悦,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真是位令人尊敬的长辈,你一定不要拒绝我啊。”

董小宛也是这想法,急于摆脱险境。

董小宛本出身豪门,从小饱读诗书,学习琴棋书画,颇富才情。后来家道中落,为了给母亲治病,还债,不得已当了艺伎,一般没文化的富豪,想来她也是不想屈就的,况且富豪重利轻别离,她的才情未必被欣赏,而冒辟疆是才子,懂她的才情。从哪方面来讲,冒辟疆都合适。

所以,董小宛一见冒辟疆,就下定决心跟冒辟疆了。这是她能抓到的,也是她想抓的救命稻草。

冒辟疆路上再次路过董小宛家。本来不想去告别,怕再次被董小宛纠缠吧?但他的朋友和家仆说:“小宛昨天只和你叙旧了片刻,可不要辜负了她的殷切盼望啊。”冒辟疆不好意思不去辞行了。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6)

这有点奇怪了,冒辟疆去不去一个艺伎家里辞行,这不该他的家仆来说话呀?他的朋友开始不让冒辟疆去见董小宛,见了之后,明明冒辟疆怕被纠缠不放,不想再去了,他的朋友却又提醒他不要辜负了她。前后不一致,这其实是冒辟疆私事,他没必要管,但却都替董小宛说话,可见,个人揣测,要么董小宛私下收买了他们,要么董小宛当时对他们非常好,感动了他们,他们才在如此关键时候帮了董小宛大忙。

冒辟疆去辞行,却见董小宛早已装扮好了,靠在楼上远远望着冒辟疆来的方向,看到冒辟疆的船靠岸,赶紧跑过来登到船上。

这像不像预谋?联想一下冒辟疆朋友和家仆说的那句话。

冒辟疆跟董小宛辞别要走,董小宛却不下船,说:“我已经整理好行装,将一路跟随送你。”冒辟疆无法拒绝,也不忍阻拦,只好任她自己上船。

这一送就足足送了27天,冒辟疆急啊,他不想带董小宛走,于是每天变着法子撵她,但董小宛就是坚持跟着,不下船。

到了金山,他们停歇,下船游玩,董小宛表明心迹了,她对着江流起誓:“我这辈子就如这东流的江水,发誓再也不回吴门。”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7)

原来她打定主意是要跟冒辟疆回家的。

冒辟疆一听,变了脸色,生气拒绝。他也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为什么不接受董小宛。第一,现在已经临近科举考试的时间了,他要安心备考。第二,几年来他父亲在危险的疆场拼命,无法打理家事,甚至不能定期回来看望母亲,如今才可以回家,他要回家跟父亲一起把家里所有事务好好打理一下。第三,也是核心的,董小宛在吴门还有很多债务,在金陵除去乐籍也是很难的事情。他需要金钱和时间来办。最后,为了不让董小宛绝望吧,冒辟疆说等夏天到金陵考试的时候,再路过带她一起去金陵。

董小宛会听不出敷衍?她不走。

一个想借对方脱离险境,一个只想做个风月朋友,不招惹麻烦。二人拉锯战开始了,场面僵住了。

朋友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董小宛掷骰子看看运气。董小宛很恭敬的拜窗求保佑,结果掷出的竟然全是六点。冒辟疆也觉得是天意,但尽管如此,还是不松口,让董小宛回去。董小宛见没有办法了,痛哭着下船走了。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8)

冒辟疆如释重负。他很怜惜她,但不想惹这个大麻烦。

3

陈圆圆在冒辟疆离开之后,就一直在等着,最后再次被掳掠走。董小宛也许接受了她的教训,她没有干等,她派人去冒辟疆家里传话。

冒辟疆不在家,就给冒辟疆正妻说了,说完了还不走,要等冒辟疆回话之后才走。

董小宛用人,也是训练有素啊。

冒辟疆回家后,夫人这么告诉他:“小宛让父亲赶来传话:她回到吴门后,无心打扮,也不出门,只是翘首等待着和你一起到金陵的那个约定。来人还在等回话。”冒辟疆听完后,明白董小宛脱离险境的急切心情,他怜悯她,而没有厌烦。他找到董小宛派来的人,送给他十两银子,让他转告董小宛:“我可怜她的情意,已经应许了此事。等考试全部结束之后,没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冒辟疆是不想因为董小宛乱了自己的人生大计。他不想推走她,但也绝不被她所累。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9)

也许是为了不影响考试,也许是为了不想对不起贤德的妻子,冒辟疆失信了,自己去金陵考试,没有绕道带上董小宛。

当他全部考完,回到寓所,突然看到董小宛站在门口。

原来,董小宛算着日期,等不来冒辟疆,知道失约了,就自己带一个老妇,买了小船从吴门出发去考点找冒辟疆。

路上遇到强盗,藏在芦苇丛中,船舵碰坏了,不能继续走,三天都没吃上饭。

到了三山门,又怕打扰到冒辟疆考试,等了两天才来找他。

命运就是这样掌握在董小宛这种,勇敢坚定、有胆有识的女人手里。

董小宛声泪俱下诉说了跟冒辟疆别后素面闭门、坐船遇贼的事,周围的人都被感动了,纷纷支持鼓励董小宛。冒辟疆也下定决心处理董小宛的问题。但是,他父亲突然来消息,不去调任地,要退休还乡,船已经在路上了。于是,冒辟疆又以他父亲的事为重,去接他父亲,又把董小宛搁一边了。

冒辟疆乘船去见父亲,董小宛就自己坐船在后面追。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10)

冒辟疆见到父亲,父子二人打算在銮江歇几天,等考试成绩出来再回家。董小宛追过来了,她说,在燕子矶遇到大风浪,几次差点身遭不测,只能在銮江船内徘徊等他。

但,冒辟疆意外落榜了,心情不好,想日夜兼程回家。董小宛哭着要跟随,冒辟疆拒绝了,说了最主要原因:她在吴门的债务和脱离乐籍,都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而且,追债的人看他远道而来,必定狮子大张口,要高价。而且他没中选,心情烦闷。

冒辟疆神色严峻地赶董小宛走,让她自己处理好追债和脱离乐籍的事儿,然后再谈他们俩的事情。

条件已经很明确地摆在桌面上了。

4

再怎么追?

一般人可能再也找不到理由和门路去再找冒辟疆了,都被赶走很多次了,话都说得那么直白了,再怎么拉的下脸来去找?

但董小宛无视这些,甚至无视冒辟疆的顽拒。

润州,冒辟疆正在跟友人陈大将军及刘刺史舟中饮酒,董小宛的家奴突然出现了,对冒辟疆说:“小宛回去后不换衣服,这天冷了,也不加衣服。你要不赶快去看她,她宁可自己被冻死。”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11)

这……以死相逼了。

董小宛的事儿动静那么大,想必冒辟疆的朋友们都知道。一旁的刘大行看不下去了,指着冒辟疆说:“一向都说辟疆你是个重风度重情义的人,你怎么能这样辜负一个女子呢?”

冒辟疆说:“债主都是些官吏侠客,我不比君平、仙客一样能救出心上人。”

刘刺史义愤了,举起杯,一挥袖子,说:“要是给我千两黄金,我今天就去吴门帮忙调停。”

陈大将军马上拿出几百两黄金,刘大行又给刘刺史一批人帮忙。

刘刺史赶到吴门,可能太过义愤填膺,比较冲动,矛盾没有调停,反而惹了众怒,闹到决裂。

刘刺史羞愧,直接逃到吴江去了。

5

局面彻底僵了。

但是,没有白付出的努力。董小宛的这么多遭折腾,感动了局外一个人,她的好友柳如是的丈夫钱谦益。钱谦益听说了这些事,亲自来到半塘,在船上见了董小宛,上至权贵官宦,下到市井村民,一桩桩问明债务数目,三天内帮她还清了所有债务。

董小宛讲述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12)

要回的契约堆积了一尺高。

钱谦益又买船把董小宛送到了冒辟疆家乡。

十一月十五的黄昏,冒辟疆正陪父亲在拙存堂饮酒,忽然接到报信,董小宛已经靠岸了!冒辟疆拆了钱谦益的书信,才知道钱谦益已经帮忙还完了董小宛的债务,还给门生张祠部写了信,帮董小宛除去了吴门的乐籍,赎了身。

终于,拉锯战的结果,双赢,冒辟疆没有出一分钱,费一丝力,横亘在他和美人之间的两座大山被搬掉了,他在家喝着酒接受送上门的美人。

而董小宛也得偿所愿,脱离了险境,有了可靠安身之所,不用夙夜担惊受怕,像筑巢树枝的黄鹂,在风中飘摇,可以过上安稳生活了。

其实,所谓聪明人,是他们把利弊得失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作者:蔚菲虹:撰稿人,编剧。在缤纷的世态人情中,理出决定人生高低成败快乐与否的背后准绳,给你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