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在西安什么地方(觉得鄠邑名字难认)

鄠邑在西安什么地方(觉得鄠邑名字难认)(1)

康熙《鄠县志》序云:“思乎夫吾邑之在关中仅一弹丸黑子地耳,古称山川物力之盛,且十居其四五。故《上林》、《长杨》、《两都》、《二京》诸赋其逞雄谈而标胜概者,半在邑中陵夷。”的确,鄠邑背依终南山,怀抱大平原,山川毓秀,人文璀璨,古今称盛。所谓“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可以增进人们对当地灿烂文化的了解,提升人们对故乡的自豪感。

唐代乃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鄠县在此时也大放光彩,李杜元白在此留诗篇,高僧名道于鄠修炼传佳话。乡、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治理单位,对了解当地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我们不揣谫陋,试对唐代鄠县乡里辑考。

宋代宋敏求所著《长安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该书遍搜与长安有关的各种文献整理编撰成书,翔实可靠。《长安志》卷十五云:鄠县“东西五十二里,南北一百里。五乡,管五里。(注:唐二十四乡。汉有长水乡,余不传。)”《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乃根据唐代敦煌藏经洞写本整理而成,该书记载鄠县有34乡。今我们结合近年出土墓志,辑得13乡,考证如下。

鄠邑在西安什么地方(觉得鄠邑名字难认)(2)

■ 图源网络

01

宜善乡

《长安志》卷十五云:“宜善乡连县郭,管陈平里。”《唐故朝请郎行太子舍人汝南郡翟府君故夫人墓志铭》记载,翟府君夫人高婉“以大中三年(850)十一月十一日殁于京兆府鄠县宜善乡庞保村庄舍,春秋五十有八。”康熙《鄠县志》卷四云:“前令柘山刘氏曰按旧制兆丰、孝义、文义、道安、兴仁、渭曲、中原在东北为宜善乡。”

可见唐代宜善乡在鄠县县城附近,辖陈平里,可稽考的村有庞保村、中庞村,唐代宜善乡可能在今鄠邑区以东的区域。

另外,今秦渡镇北庞村及南庞村位于鄠邑区东部,或即是唐代庞保村、中庞村所在地,待考。

02

扈亭乡

《长安志》卷十五云:“扈亭乡,在县西北一十二里,管甘泉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六云:“本夏有扈国也。《书》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即今县也。有扈乡,复有扈谷、扈亭。”大历十四年(779),韦应物任鄠县令,有诗曰名《扈亭西陂燕赏》,可见唐代已有扈亭之名。

1998年鄠县涝店镇吕家堡出土的《唐故陇州汧阳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升“元和七年(812)十月二十四日合祔于郡县西北一十五里扈亭之原义□川里之形胜,礼也。”这里的扈亭之原当指扈亭乡。

根据文献记载及以上墓志出土地点可知,扈亭因有扈氏所战之地而得名,唐代扈亭乡位于鄠县西北十二华里,即今鄠邑区涝店镇周围,可考辖区有甘泉里、义□川里。

03

太平乡

《长安志》卷十五云:“太平乡在县东一十五里,管仁让里。”目前还没有出土的唐代文献记录太平乡。

1987年在鄠县天桥乡丈八寺村出土了《宋故内原使上骑都尉平原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李公墓志铭并序》,该碑记载为李宗师“绍圣三年(1096)卜宅于太平乡仁和里。”丈八寺村位于鄠县西部,显然和《长安志》记载不符,然“仁和里”又和《长安志》所说的“仁让里”接近,这种龃龉矛盾令人费解。

1953年在鄠县秦渡镇张良寨出土了元代《贺仁杰墓志铭》,该墓志云贺仁杰于大德十一年(1307)“九月壬午葬鄠县太平乡先茔之侧”。秦渡镇张良寨倒确是位于鄠县之东部,不过距离鄠县约二十公里,也和《长安志》记载的太平乡不符。

草堂寺元代钟铭载:“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铸造款书西安府鄠县太平乡草堂住持僧祖照募造。”显然今草堂镇地区元代时属于太平乡。

综上可知,唐代鄠县太平乡,位于鄠县东部,辖管仁让里,然其具体位置需出土材料进一步证明。宋元时期的鄠县太平乡一度包括了今秦渡镇、草堂镇等地。康熙《鄠县志》卷四云:“太平、禹泉、秦渡、新阳、花原在东南,为太平乡。”明清时,太平乡范围扩大,包含了今秦渡镇等鄠县东部的广大地区。

04

萯阳乡

《长安志》卷十五云:“萯阳乡在县西一十三里,管五萯里。”又云“秦萯阳在县西南二十三里。”鄠县文管所藏有一唐代《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幢,原存于祖庵镇元马店村中。经幢上书有“维大唐京兆府鄠县□阳乡袁马及蒋村施……洪□三年……”等字样。此处的□阳乡有可能即萯阳乡。如果判断无误,唐代萯阳乡可能在今元马店村周围,包括今祖庵镇及蒋村镇的部分地区,然而根据今元马店村方位及距离看,这明显与《长安志》相龃龉。

康熙《鄠县志》卷四云:“美泉、丈八、通仙、天和、罗什、保峪、安善、化羊、重云、在西南,为萯阳乡。”雍正《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宋杨进士砺墓在县西南二十里萯阳乡化羊里。”宋敏求作《长安志》时,距离唐朝不远,在缺乏确切材料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以其所记为确。

由以上可知,唐代萯阳乡可能在今鄠邑区西部十三华里处,辖五萯里,其得名可能跟秦萯阳宫有关,唐代萯阳乡具体位置的考证,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来证明。明清时期,鄠县西南二十三华里周围的地区,被称为萯阳乡,这显然是因其处秦萯阳宫遗址而得名。

05

珍藏乡

《长安志》卷十五云:“珍藏乡在县北一十二里,管货泉里。”《唐故坊州中部县令柳府君夫人河东薛氏合祔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柳耸“嗣子宗本等以明年五月己酉之辰卜祔于鄠县珍藏乡先茔,礼也。”一些著作中将此墓志中的“鄠县珍藏乡录为“鄜县珍藏乡”,误也。

原因有三:

一是墓志铭所说的“坊州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且墓志又出土于黄陵县,一些学者望文生义,遂将“鄠县”辨识为“鄜县”。其实墓志清楚地说柳耸先是葬于鄠县祖坟,后被迁葬于坊州和妻子薛氏合葬。我们仔细辨认了该墓志拓片,从字形看乃“鄠县”无疑。

二是唐代有鄜州无鄜县,鄜州亦无珍藏乡记载,而文献记载鄠县有珍藏乡。

三是1995年4月出土于鄠县大王镇王守村出土了《大周故前贝州司马柳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柳明逸“以万岁通天二年(697)二月五日,归窆于先君旧茔之处,礼也。”

可知鄠县珍藏乡为柳氏祖坟。

鄠邑区文管所藏《宋故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守兴元府司录参军刘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以天□□年十二月十八日,葬于京兆府鄠县珍藏乡成王里之原,夫人张氏祔焉,礼也。”墓志讲刘孟坚乾兴元年(1022)九月二日去世,根据宋代皇帝年号及时间判断,刘孟坚当是天圣初年(始于1023)被葬于鄠县珍藏乡成王里。

2011年8月,鄠县文管所从大王镇黄家庄前进砖厂收缴回一方宋代墓志,名《宋故朝请郎守大理寺丞致仕刘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刘绛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壬申葬于鄠县珍藏乡货泉里殿中兆之次。”

2012年鄠县甘河镇东侯王村出土了《宋故王君墓碣》,墓志记载王竚于崇宁五年(1106)“七月二十日已酉葬于鄠之西珍藏乡货泉里侯王村新茔。”1996年在鄠县大王镇王守村出土的《罗直温墓志铭》记载,靖康元年(1126)“葬公于京兆府珍藏乡王殊村。”

由以上可知,唐代珍藏乡在鄠县北部十二华里附近,辖货泉里,即今大王镇王守村周围。宋代珍藏乡依旧存在,可稽考的有货泉里、成王里,包括今甘河镇侯王村、大王镇黄家庄村、王守村等地。

另外,金代马钰《渐悟集》下卷有词云:“秦川胜景果非常,最好终南珍藏乡。”元代《巩氏先茔之表》记载巩氏祖父母“以至元六年(1269)八月某日合葬于奉元路盩厔县珍藏乡姚村之茔。”姚村即今盩厔县楼观镇姚村。原盩厔县九峰乡千户村发现蒙古汗国时《创建终南山通仙万寿宫记》记载“踌躇信步及珍藏乡,有古别墅焉遗址芜没。”说明今千户村元代时属于珍藏乡。可见金元时代社会动乱,随着行政区划调整,珍藏乡范围不断扩大。

06

灌钟乡

《三辅黄图》卷一载:“钟官,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销为钟鐻,此或其处也。”陈直曰:“《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云:‘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鐻处。’《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亦同。《元和》作钟官,极为正确,盖为水衡都尉钟官令铸钱之地,为上林铸钱三官之一。”由此可知此乡因灌钟城得名,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周围。

大唐故隋开府仪同三司平寇县开国公冯君墓志》记载,墓主冯恕“粤以贞观廿年(646)景午十一月已丑朔十四日壬寅合葬于鄠县长乐乡灌钟里。”说明直到唐贞观二十年(646),灌钟还只是鄠县长乐乡的一个里。

唐代乾封二年(667)《大唐故处士挚君墓志》云“处士讳行基,雍州鄠县灌钟乡之人也。”2000年10月鄠县大王镇兆伦村出土了《大唐故朝请大夫行嘉州长史上柱国萧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萧寡尤“即以明年(728)二月廿九日与夫人卢氏合祔于先茔京兆府鄠县灌钟原,礼也。”1999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在鄠县大王镇王守村砖厂征集了《唐故苻宝郎王府君墓志铭并叙》,记载墓主王求古及夫人郭氏“贞元十五年(799年)岁在单阏十月十五日合祔于鄠县北灌锺乡漕南之原,礼也。”《唐故右武卫司阶王府君墓志铭并叙》,记载墓主王求舄“贞元十二年(796年)十月十九日寝疾终于鄠县太原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九。……贞元十五年(799年)岁在单阏十月十五日,迁葬于鄠县北灌钟乡漕南原,礼也。”

由以上可知,鄠县原有灌钟城,乃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铸钟鐻之地,唐代被称为灌钟原。唐代贞观二十年(646)左右,鄠县灌钟里属长乐乡。唐代乾封二年(667)时,灌钟里已被提升为灌钟乡,直到贞元十五年(799年),灌钟乡依旧存在。此后的灌钟乡文献失载。

根据文献记载及以上墓志出土地点判断,唐代灌钟乡位于鄠县东北二十五华里,原鄠县大王镇周围。另外,从《王求舄墓志》可知,唐朝时鄠县有太原里,所属乡暂不可考。

07

平原乡

唐宝历二年(826)七月《令尚食使收管鄠县汉陂敕》云:“鄠县汉陂,宜令尚食使收管,不得令杂入采补,其水任百姓溉灌平原等三乡稻田,仍勿夺碾硙之用。”《唐故常州晋陵县丞赵君墓志铭并序》记载,赵途“咸通十一年(870)十二月卒于鄠县平原乡侯王里之别墅,享年六十。”

据以上材料可知,唐代鄠县有平原乡,辖侯王里,又根据放河水灌溉及侯王里的相关信息,可以知此处的侯王里可能就是今鄠邑区甘河镇侯王村,说明侯王村早在唐代就已出现。

另外长安新出土的《大唐故宣德郎行京兆府昭应县丞赵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赵藤“元和五年(810年)十一卒于鄠县平原里之别墅。”“平原乡”或是由此处的“平原里”升级而来,待考。

08

长乐乡

1994年鄠县大王镇兆伦砖场出土了《□故雍州杜县令赵君墓志铭》,墓志载鄠县人赵忨“以(西魏废帝)三年(554)岁次甲戌正月己未朔三日辛酉迁葬乎长乐乡中原里。”2015年,陕西考古院在鄠县大王镇兆伦遗址出土了《大唐故洛川密县令冯君墓志铭》,该墓志云冯孝约“以龙朔三年(663)七月二十三日归葬于鄠县长乐乡之旧茔,礼也。”

随后我们在鄠县又发现了《大唐故朝散大夫九成宫总监冯府君墓志并序》,墓志记载冯宝“以麟德元年(664)七月十五日迁神窆于雍州鄠县长乐乡,礼也。”冯恕乃冯宝之子,大王镇兆伦遗址乃冯家祖茔所在地。又根据《大唐故处士挚君墓志》可知,唐代乾封二年(667)时,兆伦村所在地属于灌钟乡。

综上可知,魏晋时期鄠县就有长乐乡,唐承旧制,麟德元年(664)时依旧有长乐乡,地点位于今大王镇兆仑村附近。而到唐代乾封二年(667)时,长乐乡似乎已更名为灌钟乡。

09

修渼乡

今鄠邑区玉蝉街道有曲保村。杜甫《江村》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前人据此以为“曲保村”为“曲抱村”之谐音。而据考证杜甫《江村》诗写于他在成都草堂隐居时,故曲保村名来源于杜诗谐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近日,我们发现了《张颋墓志铭》,墓志记载墓主张颋“以大中七年(856)九月十一日终于鄠县云门里之私第,享年七十。粤以其年十月六日归窆于修渼乡麹堡之北原,从先茔也。”这是首次发现唐代鄠县有修渼乡的记载,意义较大。

麹通曲,弯曲的意思,《诗经·魏风·汾沮洳》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是说在那汾水弯弯处,欢快地采摘藚。从“修渼乡麹堡”可知,该地位于渼陂湖附近古涝河拐弯的地方。

元至元十八年(1281)重阳宫《真元会题名记》碑载有“曲堡村”名。元延祐七年(1320)重阳宫《披云真人门下法派名氏图》碑记为“曲保村”,明崇祯十四年《鄠县志》团堡栏有“永固团”驻“曲保村”。清乾隆四十二年《鄠县新志》、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乡村栏均记有“曲保村西、中、北、东四社”。

由以上可知,唐代大中七年(856)前后鄠县有修渼乡,在今鄠邑区左边渼陂湖附近,修渼乡曲堡,即今鄠邑区玉蝉街道曲保村。另外,由《张颋墓志铭》可知,唐时鄠县有云门里,所属乡暂不可考。

10

封峦乡

西安市长安区出土的《唐故朝散大夫前守同州长史上柱国燉煌令狐公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令狐览“会昌二年(842)冬十一月十三日寝疾,终于京兆府鄠县封峦乡长乐里之郊□。”封峦乡可能与传说中鄠县的甘泉宫有关。

《三辅黄图》卷二云:“甘泉苑,建元中(前140-135)作石阙、封峦、鳷鹊观于苑垣内。”《唐书·地理志》记载:“鄠县西南二十二里有隋甘泉宫,或即袭秦故址为之者”。

今天学者基本认为甘泉宫位于今淳化县,但我们以为《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至少隋代时鄠县有甘泉宫,尽管它可能不是人们常说的汉代甘泉宫。近些年在鄠县石井镇栗峪口村发现了隋代莲花纹瓦等文物,进一步证明了隋代鄠县有甘泉宫。

而唐时鄠县封峦乡有可能就在鄠县隋代甘泉宫遗址所在地,即今石井镇栗峪口村附近。唐时鄠县封峦乡辖长乐里,然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当和唐时鄠县长乐乡无关。

11

八步乡

唐代元和五年(810)《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云:“府君讳进,字进,族茂雁门,流别条分,今籍于京兆府鄠县八步乡解村人也。”今盩厔县(周至)终南镇有解村,距鄠邑区不远,据此可知唐代鄠县八步乡可能位于今终南镇解村附近。

敦煌遗书S.610号文献记载“鄠县董子尚村,村人并痴。”据以上两条材料可知,唐朝时今终南镇解村以东,包括今尚村镇等地区可能都一度属于鄠县管辖。

12

□福乡

清代出土于鄠县的《大唐故宁州丰义令郑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墓主郑温球“以开元十五年(727)七月廿七日权窆于京兆府鄠县□福乡原。”这里的“□福乡”暂时不可考,期待新出土材料补充,然唐时鄠县有□福乡是可以确定的。

13

鄠东乡(存疑)

1987年5月鄠县县城东关朱雀家具公司院内出土的《崔子墓砖铭》曰:“秦建元十三年(377)三月乙未朔二日,京兆鄠东乡临利里崔子条从刘兴甫。”可知早在十六国时已有鄠东乡。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序曰:“元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予司马通州。二十九日,与乐天于鄠东蒲池村别,各赋一绝。到通州后,予又寄一篇。”白居易《醉后却寄元九》云:“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根据元白诗及“沣水桥”等可知,鄠东是指鄠县东部之地。

唐时或承十六国旧制有鄠东乡,待考。不过可以确信的是唐时鄠县东边有蒲池村。

作者 | 王亚周、杜阳光 | 陕西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