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峨眉苍苍,镜湖泱泱,灵秀萃诸芳;乾坤清旷,师道儒光,学盛致国强。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走过连绵烽火,跨过荆棘坎坷的西南交通大学在悠悠百年间始终谨记"灌输文化尚交通"的历史使命,以培养兴路之砥柱、报国之栋梁为己任,谱写出交通报国的壮阔史诗,积淀出西南交大的七宗"最"——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

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励精图治,玉汝于成。历经123年的发展,西南交通大学沉淀了深厚底蕴,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溯源于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校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历经传承演变,于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并沿用至今。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2)

(峨眉校区校门)

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目前,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天地灵秀山水仙,百年历史融景间。学校目前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其中,学校峨眉校区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A景区,古木苍劲,流水潺湲,群山环绕,绿树成荫。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3)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4)

作为学校主校区的犀浦校区也是风光无限。既有光影流动的犀湖虹桥,又有婀娜多姿的垂丝海棠。风光无限,令人心驰神往。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5)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6)

九里校区也毫不逊色。为纪念学校伍镜湖教授而命名的镜湖,承载着比字面意义更深的内涵;为助力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而设立的轨道交通实验室,记录着每一个为科研而殚精竭虑者的身影。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7)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8)

拥有国内最顶尖的学科

综合性强,特色明显。西南交通大学以工见长,形成了工、理、文、生四大学科群,拥有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

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南交通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进入5%,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四个学科进入10%,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9个学科进入25%。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9)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0)

根据2019年5月ESI最新数据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共有3个学科进入全球1%,论文数达9786篇,其中,高被引论文数达97篇,全球排名上升70个位次。

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基地

交通天下,成果卓然。西南交通大学立足轨道交通,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 )、超级高铁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三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构建起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南交大人创造的中国/世界第一(部分):

· 1909年,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 校友詹天佑任总办兼工程师

· 1938年,世界上路线最崎岖、地质最坚硬、地形最复杂的公路——滇缅公路 / 校友李温平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 1952年,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 校友蓝田参与主持并组织修建

· 1958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建设

·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 校友杜庆萱主持设计

· 1958年,参加研制我国首批内燃机车 / 内燃机车教研组主任刘钟华教授带队

· 1959年,全国第一台单相工频引燃管干线电力机车 / 姚皙明副教授担任机车电机组组长

·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 / 北京地铁1号线 / 校友施仲衡主持设计

· 1984年,中国第一套检测车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接触网检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研发

· 2000年,世界第一辆高温超导载人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 校友卢春房、张鲁新等主持设计

· 2006年,中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联调成功——青城山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建设

· 2011年,世界速度最快、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 校友群体重点参与

· 2011年,世界最高时速(600km/h)的动车组运行模拟实验平台建成/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3年,中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4年,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通过五大风区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

· 2014年,世界第一个真空管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原型测试平台/西南交通大学研制

· 2016年,世界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下线/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6年,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 核心技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

· 2016年,世界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铁正式挂线/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牵头主持研制、翟婉明院士担任总设计师

· ……

校友群体最给力的大学之一

人才济济,桃李芬芳。在123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南交通大学秉持"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30余万栋梁英才,是校友群体最给力的大学之一。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1)

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中产生的海内外院士/部分

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0位海内外院士和24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西南交通大学。在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33届的一个班里,出现了严恺、张维、林同骅、刘恢先4位院士,而且分别研究水、陆、空、地四个领域,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2)

学生活动最丰富多彩的高校之一

多姿多彩,活力四射。学校现有各类社团150余个,既有恬淡儒雅的书法社团,又有动感十足的乒乓球协会;既有技术亮眼的交通运输科技协会,也有天马行空的动漫社……每个学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团。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3)

同时,西南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学子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组建团队进行指导。激发了学生热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西南交大学子在多项国赛中取得了喜人成绩,极大地提升了自身能力,也为西南交通大学赢得了荣誉。今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发布"2014-2018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从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排名来看,西南交通大学以338项奖项位居全国第十二。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4)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5)

生活条件最优越的大学之一

贴心周到,一应俱全。南北穿梭的小白龙和小青龙,缩短校内交通距离,大大缓解"脚痛"之苦;常常满座的图书馆,时有空闲的教室,共同打造属于交大人的"自习圣地";四人一间的宿舍,上床下桌小阳台,宿舍区配备通宵自习室、打印机;烘干机、洗衣机、零食贩卖机,满足日常生活所有需求。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6)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 曝光这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七宗(17)

从兴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百余年风雨,百余年磨砺,百余年辉煌,西南交通大学正充满信心,脚步坚定,豪迈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官网、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