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经典片段(人间草木汪曾祺眼里的)

民以食为天,如果再有人相伴,阅遍四季,倒也有几分乐趣。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所著的散文合集,共分五辑,从一果一蔬讲到季节更替,从四方游记讲到旧时在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此书言语轻松,穿插着民间言语、童年趣事,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带来些许心闲气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40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沈从文的影响。

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经典片段(人间草木汪曾祺眼里的)(1)

一日三餐,所遇的不仅有味道,还有人生

文中谈及“吃”的主要集中在「一果一蔬」与「季节的供养」两辑。汪老落笔之处,皆是我们日常所见之食物。但我们落入腹中便罢了,却不似汪老这般寻根溯源,究其来历。

这些食物来到我们的身边,或已几经波折,再通过种养人不断地改进种植的环境与条件,方才有了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所食之物。

就像那颗饱满圆润的葡萄,有不同的品种:玫瑰香、马奶、金铃、秋紫、黑罕、白拿破仑、巴勒斯坦、虎眼、牛心、大粒白、柔丁香、白香蕉……

颜色、形状、果粒大小、酸甜、香味,各不相同。

不同的葡萄,来源地亦有所不同。

有说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也有说在张骞更早之前便已有了。中国现在的葡萄以玫瑰香为大宗,此品种又道是由外国的传教士带进来。

葡萄的来历再结合葡萄的月令,随物候的变化,葡萄从种子、成藤、上架、抽条、长叶、开花、结果、下架,一物的生长,亦不容易。

一颗葡萄便有了这诸多故事,在汪老的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关萝卜、大葱、土豆、山药、栗子、枸杞、臭豆腐等各种食物。

食物可以果腹,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茶一饭,蕴含的不仅仅是食物自身的味道,还有我们赋予给它们的味道,以及我们的一生情感。

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经典片段(人间草木汪曾祺眼里的)(2)

四方游记,所见的不仅有风雨,还有趣味

满足了食欲,我们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走出了自己眼前的一方天地,方能看到更多。

我们遇到下雨时,难免会被那阴暗潮湿的环境扰乱了心情。但汪老却会想念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很长,但汪老觉得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雨季之期,也是昆明菌子最多的时候,还有雨季时特有的果子杨梅,雨季的花缅桂花。雨季中,听雨声,观雨景,配上这一季节方有的食物,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在。

当汪老登上了泰山,发现泰山大得超越了他所能描写的能力。

对此,汪老只能仰为观止,泰山之名,多源于封禅,泰山雄伟,更显人之微笑与平常。汪老在泰山待了七天,有所悟: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四川、福建、新疆、湖湘大地,都留下了汪老的足迹,一景一念,念古往今来,念沧海桑田。

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经典片段(人间草木汪曾祺眼里的)(3)

经历之事,所思的不仅有真理,还有智慧

汪老在云南住了七年,此时正值当时最乱的日子。

但汪老与他的同学,还有老师在这个被后世之人所念念不忘的西南联大里,自由地讨论学问,学习知识。承先人智慧,论古今长短。

这里影响着汪老的一生。

我们,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在灾难面前,选择了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

这种“不在乎”的精神,是永远无法被征服的。

西南联大的八年,条件艰苦、设备之差,却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人才。闻一多、金岳霖、沈从文、郭沫若、吴宓等一代大家在这里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在这里辩真理,习古今。

联大师生虽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后来之人,对西南联大无比向往,或是因能自由地做学问,独立地思考,开放的思维。

这种精神与气质,在当时是无比的珍贵,在今日,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去追求。

有人说,草木无情,但有情之人,落笔有情,更能将无情化有情。

在汪老的世界中,无论悲苦,但凡能认真对待一粥一饭,心诚感恩一果一蔬,此生便是即有情更是有趣,更值得用尽一生细细品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