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古人作战,一般不设专门的工兵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苦活往往是先锋部队不得已而为之的兼职。李克用的五太保李存进,虽然不是史敬瑭一般的先锋猛将,但对于工兵的活计却非常精擅,不论是德胜城间用苇笮搭起的浮桥,还是镇州城外沙地版筑的营垒,无不是李存进因地制宜搞出来的好东东,时人每议辄称其勤智。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1)


野战之中,营垒守战之具是交战双方必备的条件,面对复杂的地形,需要专门的工兵部队完成战守之具的建设。可是,古人作战,只有辎重部队,却很少有专门的工兵部队,遇到安营扎寨、修桥开路,要么是辎重部队,要么是先锋部队,一身而二任。

李克用的五太保李存进,不仅是一位摧坚拔寨的勇将,而且对于攻守之具的建设也独有心得,在其漫长的戎马生涯中,不时会搞出些令人称羡的工兵杰作。

追随李鸦儿 积功为上将

李存进,原名孙重进,生父为孙牷。孙重进生于公元856年,卒于922年,是代郡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人,这里胡汉杂居,民风剽悍,尚武成风。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存进自然是从童子功练起的好把式,少年时便以勇武过人闻名。

学武有成的孙重进不甘心呆在乡下做个穷小子,就跑到岚州投军,追随当地刺史汤群。凭着一身武艺,孙重进很快就做了军中小校。

不过,汤群只是个自保之徒,在乱世中难有作为。孙重进的小校做得也没啥前途,只能苦逼地等着命中明主早日降临。

878年,李克用攻破朔州,孙重进觉得李克用是一位值得投靠的乱世枭雄,就弃汤归李。李克用很赏识年轻英武的孙重进,将其收为养子,并为他改名李存进,成为自己的五太保。从此,李存进追随李鸦儿父子,不离不弃,直至殒命镇州。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2)

李克用和他的沙陀军,时降时叛,令唐朝皇帝很是费神。但是秉持“宁与外人不与家奴”帝王心术的大唐皇帝,最终还是将李克用视作手中平叛的王牌。在黄巢攻入长安后,唐僖宗立刻免除了李克用的叛将身份,命其火速入京平叛。

李存进就此跟着干佬儿李克用(李鸦儿)踏上了平叛自立、逐鹿中原的悲壮人生。

由于史书语焉不详,笔者实在不知李存进立了啥子功劳,但是凭他被任命为李克用的王牌军义儿军军使,可以看出年轻勇武的李存进不仅战功卓著,而且颇受信重。

平定黄巢起义后,李克用雄据河东,成为当时唯一可以与朱温朱老三PK的大军阀。

在朱李之争中,很长时间都是朱温占据上风,就连李克用的老巢太原城都被朱梁大军围过数次。不过,凭着李克用的深厚底蕴和诸将的拼死抵抗,太原城每次愣是苦苦撑了下来,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公元901年,梁军大将氏叔琮率军进抵太原,精锐尽出的太原城瞬间告急。幸好,正在太原城中的李嗣昭等将在李克用的支持下,拼死守城。氏叔琮虽然兵多将广,仓促之间却也攻不下太原城。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3)

城中稍定,众将暗自庆幸。时任雁门军都指挥使的李存进却认为,梁军之所以攻城不下,是因为他们认为太原空虚,可以轻易攻取,根本没想到会碰上李嗣昭这颗硬钉子,猝不及防之下才暂退。眼下,梁军只是因猝不及防攻城受挫才暂时退却,一旦等梁军恢复元气,做好准备,一定会变本加厉地进攻太原,那时才是最危险的。

李存进建议,由李嗣昭继续率军死守太原,自己则带一路军马出城迂回埋伏,这样进可以对敌军形成夹击包围之势,退可以与太原互为犄角,如此,方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李嗣昭同意了李存进的建议,命他带领所部出城迎敌。

李存进率领自己从雁门关带来的晋军精锐悄悄出城,向洞涡驿(今山西清徐县东三十里同戈站村)一带搜索前进。

结果,李存进刚到洞涡驿不久,就遇到氏军一部。狭路相逢勇者胜,李存进二话不说,率先发起攻击。这些刚刚在与契丹人血战中九死一生的雁门晋军,在李存进的带领下,无不抱着舍死为家的决心,横挑强敌。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4)

氏叔琮率领的梁军杀入山西后,本来一帆风顺,根本想不到会在洞涡驿遭遇晋军突击。看着这些因为被人动了奶酪而拼命的猛士气势汹汹地杀来,不禁慌了手脚,战力顿减,结果可想而知。等到氏叔琮的大队人马赶到,洞涡驿已是一片狼籍,遍地都是战死的梁军士卒。

此后,李存进与李嗣昭兄弟同心,互相呼应,最终将氏叔琮的大军逼出了山西。

执法无私阿 强军莫敢犯

李克用死后,李存进继续追随李存勖,奋战在晋梁PK的血火战场上。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5)

此时,李存进积功当上了行营马步军都虞侯,成为晋军中的执法官,权柄日重。

中国人讲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李存进感念李氏父子的器重,律己甚为严格,对于敢于触犯军规的将士从来不循私情。一时间,晋军军容严整,令行禁止,战斗力得以大幅提升,晋梁双方的战斗态势进一步向晋方倾斜。

不久,魏博军发生兵变,乱军首领挟持后梁的魏博节度使贺德伦降晋。不费一刀一枪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天下雄兵魏博军,打开了进军中原的通道,李存勖觉得如同抢到了天上掉的馅饼一般,喜不自胜。

可是,李存进对此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魏博军事急来降,并未皈依,且魏博军士一贯嚣张,随意变乱法度,如果听之任之的话,一定不能长久为晋所用。他建议,必须在魏博军中申明法纪,严惩强梁和宵小,然后恩威并用,才能收其腹心。

李存勖考虑再三,同意了李存进的建议,任命其为魏博军都部署,重点抓魏博军纪。

后梁大将杨师厚倾力打造的牙兵——银枪效节都是魏博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同样也是最桀骜不驯的。

李存进要想驯服魏博军这匹脱缰烈马,就必须敢于拿银枪效节都开刀。

李存进上任伊始,就派人查访银枪效节都的罪过,然后根据军法条例,对于作奸犯科的银枪效节都将士一经查实,立时究办。不仅如此,他奉行“乱世用重典”的古训,对于那些民愤或军愤极大的将士,不仅枭其首级,还陈尸于市,以此一平民愤,二警效尤。至此,魏博军再也不敢轻易冒犯军纪了。

然后,他又激励银枪效节都将士一定要忠于晋王李存勖,为扫平后梁建立殊勋,这才是强军风范,才能立功受赏并名垂青史。这让银枪效节都将士看到了希望,重又燃起了滔天战意。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6)

经过李存进的一番杀罚奖惩,银枪效节都将士如同失散的孩子找到爹娘一般,对李存勖的归属感激增,很快就成为李存勖手中不可或缺的战场利剑,在建立后唐的征战中名动天下。

守战多巧思 不动如磐石

李存进是个爱动脑子的将领,不仅在战阵上能够审时度势应对有方,而且对营垒守战之具颇多巧思,每每出人意料。

公元919年,李存进当上了家乡所在地振武的节度使,可是他却没有机会衣锦还乡。当时,他正跟随李存勖与后梁军战于德胜城(今河南濮阳)。

德胜城夹黄河而建,分为南北两城。德胜城草创之初,南北两城隔河相望,只能通过摆渡船联系,在战火纷飞之际,当渡娘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为了尽早解决这个大难题,李存进想造座联接两城的浮桥。可是要想在浊浪滔滔的黄河上系住船只,没有结实的绳索可不行。当时,人们一般用竹子制成绳索,称为竹笮,可是在黄河一带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竹子啊?众人都认为浮桥难以建成。

李存进偏不信这个邪,他对众人说:“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你们就瞧好吧!”他决定就地取材,用随处可见的芦苇巧妙地撮成苇笮,用来维系数十艘随波逐流的船只。然后再分别在河两岸堆起土山,深植大木用以系缚苇笮,从而牢牢地将船只固定,最后铺上木板钉牢。一座坚韧耐用的宽阔浮桥就此出现在德胜两北两城之间。

起先,晋将们不信看似脆弱的芦苇能够如此妙用,还以为是李存进闲得无聊瞎折腾,没想到才用了月余时间,苇笮系舟成功,浮梁飞驾南北,不禁深服李存进的才智。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李存勖,有了浮桥,德胜城固若金汤,晋军随时可以由此挺进中原。而且这个浮桥制作简单,造桥原料丰富,也不怕梁军破坏,大不了再割取芦苇重建就是。

高兴之余,李存勖举起酒杯对着李存进说:“你真是吾之杜预(西晋大将,率军渡过长江灭亡东吴,一统天下)啊!”李存勖甚至脱下自己的华服,亲自给兄弟披上以示嘉奖。

后来,梁将王瓒率军攻打德胜城。王瓒也挺能整军械的,竟然搞出了用于地道战的“火车”,从地下数路进攻。结果,王瓒一头撞到了石头上。王瓒没想到,李存进也是个机关大师,面对敌军的花式进攻,毫不慌张,随机应变,化解有方,让敌军占不到丝毫便宜。

李存进与王瓒各显神通,杀了个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最终,还是李存进占了上风,王瓒不得不乖乖撤军。李存进也长出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吃顿饱饭了。

公元922年,就在李存勖满心欢喜准备称帝的前夕,镇州成德军中反了张文礼父子。本来这只是件无伤大雅的事情,谁知竟引发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在短短的时间里,镇州城张开血盆大口,无情地吞噬了数员晋军上将。

先是折了史先锋,继而气杀了阎将军,不久,李嗣昭中箭殒命。恼羞成怒的李存勖只得再次派出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率军攻灭镇州。

李存进接令之后,迅速率军向镇州进发。李存进的大军进至城外的东垣渡,准备在此扎下营盘。可是问题出来了,这里临河通桥,地势虽好,但地质却差得出奇。

因为临河较近,这里的土质松软,很难筑垒。部将劝李存进异地立营,李存进不以为然。因为他有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他命人到附近砍伐大木,锤入地中作为支撑,然后再钉上木版,中间灌土压实,这种版筑而成的营垒瞬间刷新了当时人们筑营的方式。

有了这种拔地而起的坚垒,李存进胆气壮了许多,他命令部将带着大部分军队出营去放牧,等到战马喂好后,再向镇州城攻击前进。

李存进一心算计敌人,却没想到镇州守将张处瑾也在算计他。听说晋军在东垣渡安下营盘,准备和自己长期作战,这让张处瑾很担心。他决定乘着晋军立足未稳,一鼓作气冲破大营。于是,张处瑾派弟弟张处球率军七千攻击东垣渡的晋军。

也是李存进大意了,他没有算到敌人会这么快就向大营杀来。结果,他派出的晋军主力骑兵与镇州军擦肩而过,竟然谁也没发现谁。

听到镇州军杀向大营的消息,李存进知道情势危急,忙命人飞马去追主力部队,同时将守营士卒一分为二,大部分留在营中固守,数十名亲将跟着自己去渡桥处挡住敌人,为大部队回援争取时间。

这些跟随主将多年的士兵明知守桥九死一生,但是看到已过花甲之年的主将仍然跃马横刀冲锋在前,无不舍命杀敌。桥面窄小,镇州军纵然兵力占优,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冲过渡桥,只能利用人多的优势强行推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伤痕累累的李存进终于不支倒下,在他周围,是跟随自己多年的亲卫。不远处,张处球无语地看着这个生生挡了自己半天的老头儿,眼里满是恐惧。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7)

就在此时,晋军的步兵排着整齐的阵列从营中迎面杀出,镇州兵的身后,呼啸而至的晋军骑兵高举马刀奋力冲来。很快,七千镇州军就淹没在晋军为主将复仇的怒火之中。

李存勖听闻李存进的死讯,虽然有些麻木,却也伤心不已。在他登基后,特意追赠李存进为太尉。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8)

李存进有子名李汉韶,从小就非常有器度,长得也标致,后来加入军中,曾在孟知祥手下效力。他上书唐明宗李嗣源请求恢复孙姓。几年后,孙汉韶同学就因为得罪了李从珂,叛离后唐,投到了故主孟知祥的麾下。孟知祥颇为感伤地对老朋友说:“丰沛故人,相遇于此,何乐如之!”孟知祥对孙汉韶颇为器重,让他出将入相着实风光,甚至还封其为乐安郡王。李汉韶在天府之国,远离战场,过得到也逍遥,受活七十余岁,其官爵和寿数双双超过了父亲,也算是对李存进忠诚国事的福报吧。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刘琨祖逖列传:他们都曾年少,他们都已老去

李世民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短命的女人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工厂》的剧透,看不看随你

李存进的个人资料(工科生是如何制霸战场的)(9)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