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新品种好还是老品种好(有5700多个玉米新品种)

品种“井喷”从下面统计数字可一目了然,2016年全国审定(国审 省审)的玉米品种为469个,2017年审定玉米品种1175个,2018年审定的玉米品种1816个,至2019年7月14日全国审定玉米品种或将达到2278个,2016-2019年全国审定(国审 省审)玉米品种数量可能在5738以上,有人问这么新品种真正推广开的有几个呢?原因又在哪里呢?

1、成熟性定位:东北、内蒙等地的农民购买玉米种子时第一句就问品种积温多少?山西、宁夏等地的许多老百姓购买时第一句问生育期多长?无论是问积温还是生育期首先关心的是能否正常成熟。我们知道,每一个品种正常成熟所需的积温是稳定的,生育期则随着区域积温的变化而变化着,当区域积温较高时生育相对缩短,当区域积温较低时生育期相对延长,所以考虑品种积温与当地积温是否相当是衡量能否正常成熟的重要依据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来确定新品种的积温呢?(1)多点试验:通过育种家指导首先确定是中熟还是晚熟或是早熟品种,然后按区域进行多点试验,同时也要进行跨区域试验,这样能大致确定品种所属区域是晚熟还是中熟。(2)多对照试验:用当地推广的已知积温的多个品种作对照,同一试验地块、同期播种,调查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乳线情况、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然后和不同对照进行比较,确定和哪个对照相当。这样就能比较准确的对新品种熟性作出定位,这样就能确定是哪个熟性的品种和那个对照熟期相当。

玉米种新品种好还是老品种好(有5700多个玉米新品种)(1)

2、丰产性定位:高产永远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推广面积大、种植时间长的品种也不是产量最高的,所以丰产性定位时要综合考虑品种的其他优势,如考虑品种的抗病性、稳产性、耐瘠薄性、抗倒性、籽粒脱水性等,针对抗某种病害定位在病害易发生区域,针对耐瘠薄的品种推广到土壤瘠薄的区域等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潜力,才能充分展示品种的优势,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推广效果。

玉米种新品种好还是老品种好(有5700多个玉米新品种)(2)

3、抗病性定位:品种审定时都作了抗病性鉴定,但是有些病害区域不同发病的生理小种不同,所以有些品种虽然不抗某种病害,但在某些区域可能发病轻或不发病。另外,有些病害与播种时间也有关,所以对抗病性的定位除了要确定区域外,还要通过不同播种来确定其在哪个时间段播种发病机率高在哪个时间段播种发病机率低或不发病,这样就能较好的规避病害风险。

4、适宜性定位:品种审定时都给出一个适宜的推广区域,如国审中晚熟品种是“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哪些省、哪些市种植推广”,省审中晚熟品种是“适宜省春播中晚区种植推广”,这个适宜区域很广,而这些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土质、水肥状况各不相同,适宜推广的品种不一定真的适宜各种情况下种植。那么我们如何来确定新品种的适宜推广区域呢?(1)多点试验:选择有代表性的气候区域、有代表性的土壤区域、有代表情的肥力状况区域进行多点试验,总结出新品种适宜哪种气候条件、适宜哪种土壤种植、适宜哪种肥力水平下种植,这样在推广时才有的放矢,才能发挥品种的潜力,不至于出了问题一句“是审定品种爱咋咋地”回应种植户,不仅伤害了老百姓,而且也伤害了企业的信誉。(2)多角度试验:玉米大田生产受各种条件影响,有时是气候条件占主导地位而有时是栽培管理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常受综合因素影响,很难区分开来,所以我们试验时要从多角度试验,从不同角度考虑,在错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有些年份看拟对大田生产不利,但正是鉴定新品种的有利时机,所以在试验时一定要多角度分析汇总,才有可能找到新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3)高压力试验:试验过程中要有意人为增加一些压力,如加大种植密度、减少施肥量甚至不施肥、有意识的把试验放在干旱区、人为的增加灌水量等,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认真的观察调查,从不同角度考察品种的表现,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玉米种新品种好还是老品种好(有5700多个玉米新品种)(3)

5、适合性定位:要想把一个新品种推广到能发挥其潜力的区域,除了要考虑品种抗性、产量等因素外,还应从适合性考虑,要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如养殖区域除了要求有籽粒产量外,还希望能收获秸秆,这就要求植株相对较高点,而有的区域只收获籽粒产量高,对植株没什么要求,也就是说不同区域对玉米的需求不同,所以在新品种定位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把适合的品种推广到适合的区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