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1)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西游记》中与如来相关事件的整个细节和过程。

01

狮驼岭的千年杀戮事件何以发生?

第一,灵山宝刹是万众景仰的佛教圣地,狮驼岭和狮驼城距离灵山不远,怎么会在这里发生如此的杀戮事件?而且还持续了几千年?

如来一双慧眼、普阅周天。他的全知全能,在58回识别真假孙悟空一难中已有交代。

原文如下:如来对观音等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2)

牛叉吧?如来的话语显示,三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休想逃出他老人家的法眼。

52回和58回里,瞬间识辨出青牛精的来历和假孙悟空的底细,就是最好的说明。因而他不可能不知道眼鼻子底下的这起千年大惨案。他是假装、还是纵容?

58回里孙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猕猴,如来就深为不忍:“善哉!善哉!”


56回孙悟空杀了几个死有余辜的强盗就被唐僧赶走,还遭观音一顿数落。面对千年杀戮,如来却充耳不闻、佯装不知,到底是谁在演戏?

02

西牛贺洲和南瞻部洲到底谁优谁劣?

第二,如来在第8回取经缘起中,对四大部洲的道德人心作了明确评价:“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两层意思,首先他盛赞自己所在的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差评大唐所在的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3)


其次,从如来说的:“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能看出,他所策划的取经工程纯碎是一场帮扶行动————优秀生西牛贺洲帮扶差等生南赡部洲。

而且他对南赡部洲的恶评,在98回再次体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

哎呀呀,听听如来的评价吧。缔造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盛世”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地盘真有那么糟糕吗?

如果对比一下狮驼城的喧天惨案和大唐长安的盛世景象,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到底是谁最需要帮扶,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如来的观点,说得通俗易懂一些:是睁着慧眼打妄语!

03

为什么没有重罚还有封赏?

第三,三个妖怪私自下界为祸几千年,结案后为什么没有处罚?佛法和戒律的约束功能到底有没有普世性?谁是特权阶层?谁又在愚弄众生?

而且,他要帮扶的对象——南瞻部洲的总负责人唐太宗李世民,尚且要为在战乱中枉死的亡灵们超度(这就是太宗让唐僧取经的根本目的),而如来却对枉死妖精之口的无数生灵只字未提。

生命竟如稗草般,如此低贱?慈悲的如来,到底是今日徇私?还是往日走秀?他是佛祖?还是包庇魔头的帮凶?


也许多年,也许瞬间。心碎了,自然会明白其中的答案。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4)

分析到这里,如来的面目尽显、人设塌陷。看清了本质,我们就不难理解另外几件事情了。

04

索要“人事”等事情的发生必然顺理成章

52回收伏青牛精一难里,孙悟空问询妖精来历时,如来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听听如来“不可与你说,反遗祸于我”的说辞吧,作为神界领袖,出发点却是小“我”,完全没有大BOSS的风范和气度。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5)

98回在藏经阁,他的两个心腹阿傩、伽叶堂而皇之向唐僧索要人事,惹恼了孙悟空。阿傩还理直气壮地训斥孙悟空:“莫嚷!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这势气够猛,果然是強将无弱兵!

继续说阿傩,因为没有如愿拿到“人事”,唐僧师徒被蓄意传了无字真经。当师徒四人返回灵山状告阿傩、伽叶时,佛祖的表现让他们无言以对。其实不是“无言”,而是不敢言。而且言了也白言,还不如闭口不言。

文中说如来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听听,索要人事还引经据典、冠冕堂皇。乖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佛祖都嫌少,唐僧还能说什么呢?认了吧!

此刻唐僧一定很无奈,一路上他严守佛规,只做好事不收报酬,辛苦了14年两手空空。现在该拿什么当“人事”呢?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6)

而以后,他又该循着什么原则去宣扬佛法、普济众生?当然,幸亏此时身边有唐王所赐的紫金钵盂,权可应付。所以他恭敬、谦卑地双手奉上钵盂,言语间全是谦卑和讨好。真是难为了圣僧呀!

原文是这样写的:“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

听了唐僧的话,二尊者又是什么表现呢?

文中作了详细描写,“那阿傩接了钵盂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7)

见钱眼开、财迷心窍,与俗人何异?阿傩的丑态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想想呗,灵山圣地!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这些修行和神职最低的阶层,尚且以索要人事为羞,而阿傩却全然不顾。


他的师傅如来还坐在七宝莲花台上引经据典地“浅析收受人事的合理性”,力挺两个手下。

05

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其身不治何以治世? 如来身为西方佛教领袖,他一呼而百应,每日召聚八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口吐莲花渡众生、谆谆教导传佛经。


历史记载如来真实身份揭露(如来的原型原来是这样)(8)

但他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别人一套,宽松待己一套。道貌岸然、滑天下大稽!

如此而已,在他统辖的世界中,世态人心、伦理道德到底会是怎样呢?可想而知、不言自明。无论他的佛理讲得如何精妙、口号标语喊得如何昂扬,都不及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

毕竟,世事才是验证佛理的准绳。如果二者背离,现实就是肢解佛理的一把利刃。如此,一切都是枉然!所以,如来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其身不治,何以治世?

灵山福地,何其神圣!第52回孙悟空首次到灵山时,看到这里佛音袅袅、仙气氤氲。真真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但如来的佛家风在哪里?他可曾委屈了这灵山的盛景?


所以,世道变坏,都是因为佛祖如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