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性别(你竟然有58种性别)

本文首发于白岛岩心微信公众平台(ID: whiteisland_2017),欢迎关注!

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性别(你竟然有58种性别)(1)

作者 / 岛中小豆子

封面 / 柴米油酥茶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不知道大家的愿望都实现了没?在这里提前祝岩心ers Happy New Year!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你想象不到的多元性别!多元?什么,我居然连自己的性别都不了解??

Facebook有58种性别选项,跨性别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尊重。看起来,人们很快就会摒弃非男即女的二元性别观念,但这个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要战胜我们大脑已经形成的直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再来到这个世上,它可能已经预知自己会在一出生便会被追问:TA是男婴还是女婴?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有一天性别将不再由生物学特征决定,也不再是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问题,性别之外还有跨性别吗?

姑且跳出我们暂时“板上钉钉”的人类性别二元论,我们来看看动植物界的奇特性别现象。

首先是植物。很多植物是“雌雄同株”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植物每株都同时具有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

动物要更奇怪一点。有孤雌生殖的物种,亦即雌性不需要雄性来繁衍后代——很多爬行类动物都可以归于此类,包括酷炫得无与伦比的科莫多巨蜥。还有雌雄同体的动物,同雌雄同株的植物一样,每个个体都同时具有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这类动物包括蠕虫、海参、蜗牛和鲈鱼。

除此以外还有假双性的斑点土狼。从外表看几乎无法确认土狼的性别,因为雌性土狼个头很大,肌肉发达(雌性土狼的某些雄性激素比雄性土狼更高)。

接下来还有顺序雌雄同体的动物,比如濑鱼和小丑鱼,它们的个体会视情况转换性别。在一个种群当中,只有一个单独的处在主导地位的个体(在濑鱼中为雄性,小丑鱼中为雌性),剩下的从属个体都属于另外一种性别。如果主导的个体死亡,另一种性别中地位较高的个体就会改变性别,接任为种群的主导。甚至还有双向雌雄同体的鱼,它们会根据周围环境中潜在的生殖机会来切换性别。

怎么样?动植物世界的奇特性别有没有让大家着迷,人又有着什么与此相似的性别呢?

我们借助加拿大对性别的定义来对人类性别做更多了解,他们提出了整整人的13种性别!

Male、Female

即最基础的男和女。

Transgender

即变性人。在加拿大,变性人很早就被当做一种性别来对待,因为加拿大认为变性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Transsexual

这个词和变性人接近,准确的理解是“有换性别欲望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变性,很多人会选择保留性别,但行为和异性一样,比如男人有女装癖等等……

Transman & Transwoman

把这当做两个性别有些牵强,因为和Transsexual、Transgender都很相似,只是更具体一些,即想变成男人还是女人?

Two - spirit

这个性别理解起来似乎有些费劲,中文翻译叫“双灵人”——即认为自己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像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情节,但在加拿大你可以这么认为自己。

如果你认为自己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来自己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性别来定义自己。

Genderqueer

大家都知道Gay是男同性恋,Lesbian是女同性恋。那么,Genderqueer是什么?它其实是同性恋的总称。在加拿大,人们对同性恋不仅不反对,有些地方甚至还支持。

Genderfluid

这个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即流动性别者。比如小时候是男人,然后异装癖想当女人,后来再次回归男人,然后又成了男同性恋……性取向一直在变,无法永久确定,这一类人就是Genderfluid。

Androgynous

雌雄同体,听起来很厉害,也称“阴阳人”。这类人并不少见,很多是由生理上决定的,把它当做一种单独的性别,也可以说得过去。

Non-binary

这大概是这13种性格里最难理解的一种了,即非二元生理性别。好比一个女人打扮的很女性化,名字却用男人的名字,明明是个女同性恋里的“女方”,却总是展现“爷们”的一面。这种性别让人觉得似乎有些矛盾,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Genderless

从英文我们能翻译出来:无性人。什么,人还能没有性别?但它说的其实是对男人和女人都没有兴趣、没有欲望的人,听着有些超凡脱俗的感觉,但这更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Intersex

这个词和Androgynous类似,指的是双性人。

CIS

顺性别,跨性别的反义词。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性别认同无碍,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和生理性别完全接受,甚至喜爱的人,也可以指顺应自己的生理性别。

看完加拿大性别大全,是不是颠覆了我们对性别的认知?!

大温列治文学区还提出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提议政策草案,主要目的也是呼吁公众对“男女之外的性别人士”包容、理解。呼吁广大民众认同“多性别体系”的加拿大学校。

然而,面对眼下各大学校的“多性别”提议,不少华人家长是不能接受的,不仅是因为“不科学”,更是因为多种性别产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对价值观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脸书以及一些地方对性别的再定义让我们开始思考对已经对性别形成的“刻板印象”,也开启了性别多元化这个奇特的新大陆。

从许多方面来说,对二元性别系统最激进的偏离,来自于死忠游戏玩家——那些把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虚拟世界中扮演游戏形象的人。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男人、女人、两者皆非,又或者两者都是。你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一个东西——奇特的半兽人、威猛的饕餮、倭黑猩猩、灵巧的蛇。你甚至可以花几年的功夫在线扮演一个试图进化成多细胞生物的草履虫。一切都简单易行,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的物理外表与网络无关。

考虑到这一切事实——被击不败的永久性别二元论的设定渐渐变得模糊,你也许会认为它离消失不远了。但事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人们的刻板印象、社会伦理的一时无法接受等等。

我们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看到性别的多元趋向,对不属于主流性别的人保持一定的尊重,不歧视不另眼相待,包容每一个个体Everyone is unique!

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性别(你竟然有58种性别)(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