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行楷赤壁赋(文徵明与巅峰代表作)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从四十二岁起以字为名,更字为徵仲,号衡山,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官至翰林院待诏,徵明精于诗文书画,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字也写得不好, 只是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达十本之多。文徵明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此三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他父亲的好友。李应祯还是他的岳父, 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也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与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文徵明曾广泛地师法过魏晋唐宋的诸名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为明代成就最突出的书家,是敢于冲破“台阁体”而使明代书法走向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最精工的是小楷。大字书轴或碑刻,有的则明显有黄庭坚、苏东坡、 赵孟頫等人的痕迹。传世墨迹有小楷《常清净经》、《苏东坡自书赤壁赋真迹跋》、《万岁通天帖跋》等,行草书有《赤壁赋》、《乐志论》等。

苏东坡行楷赤壁赋(文徵明与巅峰代表作)(1)

【苏东坡自书赤壁赋真迹跋】小楷,纸本墨迹。正文只有五行六十七字,结体和用笔皆经意为之,一丝不苟。笔法极其精熟,毫芒所到,神气活现。静心观赏每个字的体势,无不具有玉质仙骨之体态、超尘出世之丰神。跋后自注云:“嘉靖戊午至日,后学文徵明题,时年八十又九。”清代有人说文徵明“年九十犹作蝇头字,人以为仙”。现在从此跋的神来之笔看来,这话确实可信,并非溢美之词。

苏东坡行楷赤壁赋(文徵明与巅峰代表作)(2)

【赤壁赋】行书,纸本墨迹。笔法精熟劲健,自然疏畅,体势清刚活泼,虎虎有生气,最能体现文徵明的独特风格。他在篇末自跋云:“嘉靖戊午冬十一月廿曰, 夜寒不寐,篝灯漫书,纸墨欠佳,笔尤不精,殊不成字。”文徵明卒于嘉靖己未(1559),年九十,自跋说的嘉靖戊午即是他去世的前一年。一个九旬老翁在冬寒不寐之夜,有雅兴挑灯提笔书写这样的长文,并能一气呵成,气韵连贯,一丝不苟,其精力的旺盛,指腕的灵活,真令人难以想象。与此帖风格一致的,还有他八十六岁重书的自作《西苑诗》等。从他这些暮年的作品看,已经把从前人那里 学到的东西完全彻底地融会贯通,而建树起自家特有的气象。这就是孙过庭所谓 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吧。

苏东坡行楷赤壁赋(文徵明与巅峰代表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