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

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1)

(图为5月28日北京阿根廷探戈节开幕式上,阿根廷舞蹈家Melina Mourino和Julian Sanchez在表演中。刘洋摄影)

正值第二届北京阿根廷探戈节举行之际(5月28日—6月2日),“我报道”和你一起聊聊“探戈”: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舞蹈究竟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探戈的籍贯

据阿根廷著名探戈历史学家奥拉西奥·费雷尔考证,探戈起源于位于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的拉普拉塔河流域。

19世纪初,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拉普拉塔河流域,西班牙人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老城区的黑人聚会跳舞的场所称为探戈。这些黑人跳的舞蹈也成为探戈舞蹈的源头。

1880年左右,随着欧洲移民进入,拉普拉塔河流域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河两岸的老城区出现了许多妓院,之后出现了一批在这里工作的乐手,这标志着探戈真正形成。

随后的很长时间内,探戈只属于城郊的群体,为城市居民唾弃,当大众阶层开始对探戈音乐创作产生产权意识后,探戈才从远郊的河岸地区逐渐延伸到市区。

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2)

(图为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经典探戈片段剧照)

1910年,探戈在国际上出现一次高潮,它被广泛认可,甚至被认为是高端人士的时尚象征。

2009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市政府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探戈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市提交的申请报告这样说:“探戈在两座城市的底层阶级中产生,是非裔阿根廷人和非裔乌拉圭人、本土居民和欧洲移民的文化因素交叉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多种因素杂交之后的文化艺术成果,探戈如今已经被认为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探戈在中国

(视频为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发起人许暄宜的探戈表演 由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提供)

对于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发起人许暄宜来说,关于探戈最早的启蒙来自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经典探戈舞曲《只差一步》。此外,王家卫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探戈乐曲也让她印象深刻。

“开始只是喜欢这些音乐,没有真正想过跳探戈。”她说。许暄宜原先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控制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健美操特长和舞蹈基础的她在2009年开始学习探戈。

经过了四年的学习,许暄宜在2013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探戈大赛中获得了舞台组第十名的成绩,这已是中国选手在这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3)

(图为5月28日,许暄宜接受“我报道”记者采访)

许暄宜认为与阿根廷人相比,中国的探戈舞者在舞步和技巧上没有太大差距。“主要差距在于跳舞时情感的表达。”她说,探戈不只是舞蹈,更是文化的一扇窗,探戈中饱含当年欧洲移民刚到陌生的南美大陆时的思乡、怀旧之情,“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就没有办法跳出原汁原味的探戈。”

十几年前在中国就有一批人接触探戈,他们是向来中国做短期培训的阿根廷老师学习的。其中的一些最早接触阿根廷舞蹈的学生坚持了下来,并组建了自己的探戈团体,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负责人圣地亚哥·马蒂诺说。

据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执行主席刘峥介绍,探戈约在2000年以后传入中国并不断成长,已经由过去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台北等地推广到全国19个城市。

其中,探戈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北京,圣地亚哥·马蒂诺说,正是如此,去年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阿根廷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探戈世锦赛在北京开创了分赛区,比赛中胜出的舞者将直接晋级世锦赛半决赛。

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4)

(上图为2013年首届北京阿根廷探戈节的比赛场景)

此外,圣地亚哥·马蒂诺说,在北京几乎每天都有探戈舞会。如果没有舞会,也会有练习场。“在这些舞会或者练习场中,舞者们自由地围成圈子,这里没有人害怕错误。”

据他介绍,探戈在北京有固定的舞会,也有其他临时的舞会。固定的舞会主要有:每周日晚上在历史比较悠久的红酒屋、日坛公园北门的“CD Blus”,这两个舞会是由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组织的。工体附近的“Vida Mia”俱乐部,在大学区的五道口(Alter俱乐部)和蓝色港湾商区也有临时舞会。

中国的探戈舞者也在精益求精。刘铮介绍,今后中国阿根廷探戈协会打算发展一些专业跳舞的人员,如果有国标、拉丁基础,更可以把探戈跳好。

刘铮自己也爱跳探戈舞,他更爱探戈音乐。“那些都是阿根廷上世纪30年代的怀旧音乐,特别让人沉醉。”他说跳探戈舞的中国人年龄大都在30-50岁,“往往生活积淀越深厚,舞姿越迷人”。

“去年的探戈世锦赛北京选拔赛我们只向阿根廷推选了沙龙探戈选手,沙龙探戈跳起来比较随意,对专业性要求不高。今年是第二届,中国选拔赛参赛选手中有20对跳沙龙探戈,4对跳舞台探戈,我们也将打算让中国选手挑战更为专业的舞台探戈。”他说。

探戈,不只是舞蹈

《探戈艺术的历史与变革》中文译者欧占明将探戈音乐的九类表达主体梳理为九类。

第一类:描述地点

探戈起源于城郊,这里的城郊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在当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北区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城郊,通常是指劳动阶层工作生活的地区,代表作有《我亲爱的布宜诺斯艾利斯》(Mi Buenos aires querido)、《探戈的社区》(Barrio de Tango)、《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咖啡馆》(Cafetin de Buenos Aires)等。

第二类:情感表达

这是探戈中最为常见的主题,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被欺骗之后可以在探戈歌词中放声大哭,表达绝望,代表作品有《手拉手》(manmo a manmo)、《一》(uno)、《思乡之情》(Nostalgia)、《醉在今夜》(Esta noche me emborracho)等。

第三类:描述苦难

这类主要是描述早期移民在拉普拉塔河流域的痛苦生活,移民中的男人大多年轻气盛,对生活的无奈让他们一直处在痛苦的境地,代表作有《多愁善感的流浪者》(Patotero semtimental)。

第四类:时间的流逝

在探戈的歌词中,很多作品将过去时作为创作的重点。创作者们对生活、事物以及一切和时间一去不复返相关的因素,都融入到探戈歌词中,代表作品有《回归》(Volver)、《小路》(Caminito)等。

第五类:日常生活

探戈本身就是一种记录日常生活的艺术。

第六类:爱情

如《你爱我的那一天》(El dia que me quiera)、《学生的情人们》(Amores de estudiante)等。

第七类:离别

如《永别了伙伴们》(Adios muchachos)、《他的双眼已经合上》(Sus ojos se cerraron)、《再见诺尼诺》(Adios Nonino)等。

第八类:社会问题

如《大杂院》(Cambalache)、《多明戈斯的咖啡馆》(Café de dominguez)。

第九类:描写探戈本身

如《就这样跳探戈》(Asi se baila el tango)等。

艺术家探戈 艺术今晚我们说探戈(5)

(上图为5月28日,第二届北京阿根廷探戈节开幕式上,阿根廷舞蹈家在进行探戈表演)

姿势|探戈的秘诀:班多内翁琴

班多内翁琴,也称六角手风琴,是探戈音乐中最主要的乐器。该乐器起源于德国,后传入阿根廷。现在通常使用的班多内翁琴共有71个键,左手边33个,右手边38个。左手拇指不用,右手拇指按进气阀,其余8个手指负责在两侧的71个键上徘徊。 阿根廷著名探戈历史学家奥拉西奥·费雷尔在《探戈艺术的历史与变革》中写道:“班多内翁琴能够塑造愉悦的快感,能够在大众语言中直白地表达,并最终成为探戈的象征性乐器。郊区的居民,城市街头上的男人听到班多内翁琴的琴声后会感觉肃然起敬,并不感觉到这只是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李晔、刘洋、杨春雪报道)

分享与关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朋友们吧。关注我们,只需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我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