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

看到这四个桶有没有一丝慌恐?

7月1日,上海人民的好日子就要到头啦。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正式实施!

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

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

拒不履行垃圾分类

不落实垃圾分类措施的单位和个人

除了罚款之外

违法当事人的信息

还将纳入公共信用平台

实施信用惩戒,影响你的购买贷款

没错就是这么严格!

当微博、朋友圈都在哀鸿遍野的时候,

我发现我的老母亲对垃圾分类异常积极。

小龙虾是湿垃圾、螺蛳壳是干垃圾,你不要吐在一起,免得我一会还要把它们挑出来!

我新买的红色垃圾桶是扔湿垃圾的哦,别扔错啦!

我要去刷卡扔垃圾啦,你要顺便跟我一起去散步吗?

和教授有个垃圾分类知识答题闯关游戏,你帮我去答题呀!最高可以领到6180M~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

于是sir去试了一下这个闯关游戏,结果第二题就死了。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3)

打火机居然是干垃圾,难道不是有害垃圾吗?

药品包装是可回收垃圾?

干香菇和瓜子皮这么干居然是湿垃圾?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4)

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还不如每天在小区垃圾桶边转悠的老年人。

虽然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网民们也总结了一版简洁易懂猪分类法。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5)

但是我怎么知道猪到底会吃什么不吃什么,吃什么会死,我又不是猪!

和sir一样不知所措的上海人民都已经疯了。除了被刷屏的分类教程外,他们还买了将近200块钱的分类垃圾桶,而普通的垃圾桶只要4块啊!!据说已经卖断货限购了。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6)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7)

他们玩着最与时俱进的VR游戏——垃圾分类!

他们给孩子买了最先进的学前教育桌游——垃圾分类大作战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8)

为了不去倒垃圾,他们又买了昂贵的厨余粉碎机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9)

操作简单,只需三步

为垃圾而生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0)

其实只不过是叫你垃圾分类而已,有没有这么可怕?

日本人都没有嫌扔垃圾烦,我们怎么好意思?

日本的垃圾分类,无疑是全世界最复杂、最麻烦的一套系统。拿横滨来说,他们的垃圾分类手册就多达27页,有518项条款。而二十年来,日本居民严格的执行着这些细致到苛刻的处理办法。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1)

居民们需要根据垃圾分类指南提前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塑料瓶和易拉罐要洗干净,厨余垃圾要沥干水分,打火机和喷雾器瓶子里的液体都必须用尽,硬纸箱需要拆开折好等等。

每天来的垃圾车,拉走的都是不同类型的垃圾。如果没有赶上,那么垃圾就要在家里放一周。如果是大件垃圾,则需要买垃圾券,让专门的垃圾处理公司来拖走。

还记得当年引发千万网友赞叹的日本小学生吃午饭的视频?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2)

在日本,每个学校都会教小孩本地的垃圾分类方法,垃圾回收机构会专门来指导孩子们如何丢垃圾。视频里每个小朋友都会自觉地把牛奶喝光,把牛奶盒拆了,再由值日生全部清洗干净,放在教室里晾晒一整天后再交到学校的回收站。

不仅如此,日本的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必须组织孩子们到垃圾回收工厂参观垃圾的处理流程。从小就让孩子们意识倒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当年,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从小学习七不规范,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乱扔垃圾就会老脸一红、羞愧难当。

然而当年养成的好习惯,在面对“定时投放”和“强制撤桶”的规定后就瞬间毁掉了。由于有些社区的统一投放时间规定在天黑之前,于是996党们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开始偷倒、乱倒垃圾。

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所有人都知道要做垃圾分类,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究竟是为什么!虽然几十年的习惯没法说改就改,但我们已经不能等了。干掉洋垃圾后,中国和本土垃圾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

在2010年,导演王久良拍了一部《垃圾围城》震惊世界。拍摄期间他走访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400多个垃圾场,在谷歌地图上连成了一条黄色的垃圾“七环”。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3)

长期以来,中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一直是以填埋为主。但现实是,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已经有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1/4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合适的场所堆放垃圾。于是垃圾焚烧厂开始逐渐取代填埋场。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4)

但是情况有变好吗?答案是没有,垃圾焚烧带来的二噁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还会损害免疫系统,影响人体发育和神经发育,改变甲状腺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

而事实也证明垃圾焚烧厂附近村落的癌症有明显增加的现象。

那这跟垃圾分类又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中国的饮食习惯,我们的厨余垃圾水分很高。但厨余垃圾不能与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否则会在高压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渗滤液,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5)

同时也不适合焚烧处理,因为高含水量也导致焚烧时候耗费更高的燃料成本,同时会产生更多二噁英等有害气体。而一般的混合垃圾根本不会做脱水处理。

2008年,浙江大学和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的几位研究人员就垃圾分类和焚烧厂污染物排放的关系,在国际学术期刊《有害物质》发表了一篇论文。

几位研究人员将从同一街道收集的垃圾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即混合垃圾,实验组是经分类垃圾,包括人工筛选后的干垃圾和压缩脱水后的餐厨垃圾。经分类垃圾和混合垃圾在进入焚烧厂后,都会在垃圾储坑内存放36小时,然后再送入焚烧炉焚烧。

最后实验证明,经分类垃圾焚烧烟气的二噁英国际毒性当量(I-TEQ)为 9.28 ngI-TEQ/Nm3,仅为混合垃圾焚烧水平的 69.4%。

所以要知道垃圾分类就是减少二噁英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我们生命健康的举措你还不快行动起来。

分不清?查呀!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再点击“小程序”,搜索“生活垃圾怎么分”,进入小程序并在查询框内输入想要查询的垃圾名称,一般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类垃圾啦。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6)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7)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8)

然而除了尽可能的做好垃圾分类之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试试零垃圾生活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产生着大量垃圾,点一次外卖,喝一瓶饮料618囤货,购买生活用品或是淘汰不需要的衣服。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习惯使地球的负担越来越重。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19)

Lauren Singer

零垃圾生活方式实践者,四年只产生了不到500ML的垃圾

当你还在为垃圾分类而烦恼的时候,其实早有一群人开始实践“零垃圾生活”了。

什么叫零垃圾生活?简单来说就是:不送任何东西到垃圾填埋厂。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0)

Lauren Singer整整四年的生活垃圾就在这个小小的罐子里,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1)

首先无论是日常去超市、菜市,还是外出逛街,选择使用布袋就能省下好多塑料袋。其次拒绝外卖,自己做饭。

在Singer的家中,你一定找不到塑料材质或是一次性的东西,所有的用具都是可回收金属以及可再造的环保物料。就连洗衣服、肥皂、化妆品等都是她自己手工制作的。

Singer说,她每周只用花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搞定这周的洗衣粉、清洁剂、润肤乳等。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2)

即便是喝水,Singer也选择不锈钢水瓶或者外出携带方便的玻璃瓶。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3)

当决定开始零垃圾生活时,Singer便停止购买任何新衣服,四年来她都在二手店购物,让那些被浪费的东西得以重复利用。

除了买二手衣物,Singer还会不定期和朋友们来一次物物交换,相互赠送自己不合适或者不再需要的衣服。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4)

零垃圾生活不是让你做苦行僧,而是去尝试一种更简单纯粹的生活。事实上,Singer做这一切的时候,每一天都充满了乐趣并且更加热爱生活~

对于那些想要尝试零垃圾生活的人,Singer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追求一个完美的开始,而要从一个简单的开始做起。

遵循“零垃圾”的五个原则:Refuse拒绝(不需要的)、Reduce减少(需要的)、Reuse再利用(已有的)、Recycle回收(可回收利用的)和Rot腐烂(剩下的)。

改变生活中的小细节,坚持下去,你会看到变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变革一开始都很难,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再到零垃圾生活,地球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丽。

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试行过垃圾分类回收并失败了一次,这次重新出发,中国能不能迈出第一步就看上海!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5)

垃圾最后都哪里去了呢 连垃圾都扔不了的人(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