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

1979年的夏天,一群中国游客正在一家美国餐厅里面吃饭。这时,从后厨走出来了一位头发斑白的美国男人,径直走到了一位中国女游客的跟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被打断用餐的女游客抬起头来,看着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美国男人,一脸茫然。

这时,美国男人用着蹩脚的中文问道:“你好,是不是姓刘?”女游客回应道:“是的,怎么了?”美国男人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你还记得我吗?我曾经是你的俘虏!”女游客缓缓站了起来,思绪被拉回到几十年前。原来,这名女游客叫刘禄曾,是一位女英雄,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那么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1)

刘禄曾

富家小姐一心要参军

1928年刘禄曾出生在上海。刘禄曾的家庭背景可不简单,祖上就是个名门望族,晚清重臣刘秉璋是她的曾祖父,到了刘禄曾爸爸这一辈也十分有钱,她的父亲是一家银行的高官。刘禄曾一出生就是个实打实的富家小姐。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家里非常注重对刘禄曾的教育,当然刘禄曾自身也非常努力,最后考入了东吴大学的法学院。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刘禄曾学的是个文科专业,像这样的学历和家庭背景,毕业之后肯定会叱咤法律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从小锦衣玉食的资本家小姐,却一心想要参军。这种想法可能与她的曾祖父有关。众所周知,晚清实在是不够太平,刘秉璋本身也就是一个文臣,但是面对当时国家的危急时刻,儒雅的文臣下定决心弃文从武,保卫国家。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2)

刘禄曾

或许是受到了曾祖父的熏陶,这个富家小姐面对当时国家不稳定的情况,也毅然决然地想要参军,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但是现实很快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这是为什么呢?

刘禄曾先是报考了文工团,但是当时文工团的选人标准十分严格。刘禄曾这种富家小姐的身份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所以组织就直接拒绝了刘禄曾。刘禄曾虽然有些许的失落,但是也能表示理解。她认为自己还有文化,还年轻,总会有机会来回报祖国。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3)

抗美援朝参军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了,中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朝鲜失守的话,肯定就会威胁到我国的安全,于是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也就是这次抗美援朝,让刘禄曾有了参军的机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抗美援朝对抗的是联合国军,我军战士,打仗是一顶一,但是会说英语的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根本无法和美军俘虏交流,所以国家向全国征召会英语的人才。刘禄曾一看,我可以啊,于是直接报名参军。就这样刘禄曾告别父母,踏入了行军的道路。行军的路上是异常艰辛的,这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能够适应军队的生活吗?成功参军后的刘禄曾,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4)

朝鲜战场上的刘禄曾

独创的审问技巧

参军确实比刘禄曾想象的艰苦很多,每个人都需要背着自己的东西还有部队的一些粮食。因为是女兵,还是翻译人才,战士们都很照顾她。用粮食的时候会先用她包中的粮食,这样可以减轻她负担。但是,即使是这样,刘禄曾面对长时间的负重走路,也感觉自己的背包不堪重负。于是她开始给自己的背包减重。当然重要的东西是不能扔的,她开始扔掉自己的衣服,看着自己很喜欢的进口毛衣,虽然自己很心疼,可转念一想战争容不得她这样娇贵,就毅然决然地扔掉了。就这样,刘禄曾一路到达了战场。

到达战场后的刘禄曾才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炮声枪声不断交替,硝烟弥漫,生命受到威胁。你要问害不害怕?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战场上的紧急工作容不得刘禄曾害怕。刘禄曾需要对缴获来的美军文件进行翻译工作。但是这种军事文件是刘禄曾未曾接触过的,有很多的专用名词自己不了解,那该怎么办呢?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5)

美军俘虏

刘禄曾开始疯狂地恶补知识,减少自己的休息时间,终于将所有的专业名词全部拿下,翻译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这时,刘禄曾又接到了另一份工作,那就是对抓来的美军俘虏进行审问。当她来到审讯室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屋子高大强壮的美兵,其中还有黑人。

虽然刘禄曾面对这些看起来比她强壮很多倍的士兵并不害怕,但是这些士兵看到来审问的竟然是个女兵,审问时话语中开始充满着散漫,显然没有把刘禄曾放在眼里。刘禄曾眼看着审问不出什么事情,刘禄曾就独创了一个审问方法。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6)

美军黑人俘虏

于是,刘禄曾将目光锁定在了里面的一个黑人士兵身上。刘禄曾知道,美国的黑人和白人之间有着很深的裂痕,白人对黑人一直以来都是歧视的态度。于是她决定利用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来进行审问。对黑人士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刘禄曾得知,黑人士兵来到这里也很不满,白人士兵都不管他们的死活,自己还要在这里卖命。最终,黑人士兵的心理防线崩塌,对刘禄曾说了很多信息。

接下来,刘禄曾又将目光锁定在了另一个刺头身上,那个人是谁呢?就是多年后在餐厅遇到的柏特纳。柏特纳的态度非常恶劣,还威胁刘禄曾说他可不是什么好人,自己之前可是个罪犯。刘禄曾听后立马从犯过罪这个切入口进入,询问他关于犯罪的事情。柏特纳感觉刘禄曾没什么恶意,开始逐渐放松,跟刘禄曾聊天。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7)

志愿军教员在进行反战宣传工作

刘禄曾发现,柏特纳实际上是个内心比较自卑的人,他之前犯过罪,本来要接受刑罚,但是人们找到他,跟他说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仅可以免除刑罚还能给一大笔钱,那就是来到朝鲜打仗。还说,反正没几天朝鲜就会被攻下,可以再回到美国,还有一大笔钱拿。柏特纳想着反正也没几天,还能免去牢狱之灾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接受了,没想到最后成为了战俘。

柏特纳和盘托出后,刘禄曾开始对其进行心理教育,还对他说你本来是小的过错,来到这里就成为了犯罪,但是犯罪的并不是你,而是那个骗你来战场上杀敌的人。听到刘禄曾这么说,柏特纳心里非常感动,开始认识自己的错误。后来,柏特纳生病发烧了,刘禄曾赶紧让人给他拿药,丝毫没有因为他是战俘而亏待他,这让柏特纳的心里开始变得感恩。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8)

志愿军女广播员

其他战俘看到中国对待他们的态度后,也都开始认真地反思。刘禄曾在战俘上的审问十分专业,在翻译上也做得非常好,帮军队减轻了很多的麻烦。后来刘禄曾又被安排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那就是到前线的广播站,进行广播的工作。那刘禄曾之后又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上甘岭战役中的夜莺

为什么会说这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呢?首先,这跟之前的翻译工作有所不同,她面对的是真正的前线,离战火非常近。其次,广播的目的就是向美军宣扬我们的优待政策,以及和平的美好愿望,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停战,而不是加剧战争。虽然任务很艰巨,刚到的时候,她亲眼目睹着一个炮弹在她不远处炸开,但是她也没有任何退缩的想法。凭借着自己流利的英文,不断向美军进行广播。她还试图朗读美军的家信来瓦解美军的心理。但是遭受到了美军的轰击,即使面对这种情况刘禄曾依旧没有退缩,不卑不亢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洪亮的声音,流利的口语,幽默的谈吐,不卑不亢的态度,渐渐地美军的心理开始瓦解。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9)

刘禄曾(左一)

美军更是给刘禄曾起了一个外号——战地上的夜莺。1953年7月27日,双方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刘禄曾立马向对面的美军广播了这一消息,一时间战场上的枪声真的熄灭了。第二天,对面的美军看到刘禄曾后表示非常的震惊,没想到“夜莺”是真正存在的,他们还以为这是收音机中的声音。

再度重逢

1953年停战之后,刘禄曾就被安排在国际旅行社中工作,但是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国女兵,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26年后,刘禄曾陪同吴贻芳女士访问美国。来到美国做完正式的工作之后,刘禄曾约见了她在美国的朋友,准备去一些地方游玩。在美国的朋友的安排下就选了一家美国餐厅。缘分就这么神奇,在这里再次遇到柏特纳。原来当时的美军战俘们都被遣送回国。

抗美援朝中女兵的故事(抗美援朝女兵赴美旅游)(10)

刘禄曾

柏特纳把当战俘时刘禄曾讲给他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下定决心做个好人。于是回国之后的柏特纳用美国给的钱,开始自己创业,开了现在的这家餐厅。当然时隔多年之后,谁也没想到两人能在这里再次见到。再一次见面的两人,想起之前战争时期的种种经历,不禁让人热泪盈眶。原来,短短的时间,寥寥无几的话语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原来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人心是温暖的。没有了战争时的针锋相对,敌人也依旧能够成为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