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关于力的知识点(力知识点汇总)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整理关于力的知识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整理关于力的知识点(力知识点汇总)

整理关于力的知识点

力知识点汇总01 力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02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①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②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③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④ 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⑤ 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03 重力

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 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

3 重力的大小:

①又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 G=mg 其中g=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 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 施力物体:地球

5 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 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下载吃掉物理APP学习更多知识点配套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