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坑特色小镇建设情况(适度开发让老建筑群焕发新活力)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大水坑特色小镇建设情况(适度开发让老建筑群焕发新活力)(1)

保存完好的原省卫生学校一栋校舍。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老建筑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不仅承载着人们的记忆,还是构建城市特色风格的“筋骨”。离南昌市区45公里远的新建区石岗镇,有一座保留着城市规划格局,残留数百栋荒废建筑的小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人猎奇探幽的目光。

这些天,南昌市政协委员、民建新建区总支副主委周三岗穿梭于新建区和石岗镇之间,一方面调研写提案,推动老建筑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客串导游角色,带感兴趣的客商实地察看。他在档案馆翻阅查找相关资料,跑遍了石岗镇老建筑每个角落,走访了多名见证者。

1970年,为适应“备战备荒”的需要,南昌市近百个单位、工厂迁往石岗镇,当时只有2000多人的小镇迅速变成2万多人的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一些配套设施迅速完善,石岗镇新增了9条街,兴建了电影院、新华书店、百货商场等,其热闹的情景,许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从1972年10月开始,这些单位和工厂陆续迁回南昌市区,人员回流,当年的工业城很快成了一座空城。

1973年7月,省电力工业学校、省交通学校等8所省属中专学校陆续迁往石岗,原来的工业城变成了教育城。不过,随着形势的变化,1977年7月开始,这8所中专学校又陆续搬回市内,盛极一时石岗镇重归平静,只有闲置荒废的厂房、校舍默默诉说当年的故事。

11月3日,记者来到石岗镇隐藏在山林中的老建筑群,由于这些老房子大部分无人管理,历经风吹雨打,渐渐残破不堪,很多已经倒塌了。在星罗棋布的残垣断壁中,原省机械学校是保存最好的一所,虽然房舍破败不堪,但整体校园的结构布局相对完整,其中一栋三层校舍已成了养狗的场所。

在原省卫生学校,记者看到部分教室被分割成若干间,附近居民在此养鸡养鸭,当年的壁挂式黑板上,还留有模糊的板书。

附近居民介绍,这些学校迁回南昌后,房屋就一直闲置。近年来,经常有一些摄影爱好者前来探幽,用镜头记录这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周三岗说,石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些具有时代烙印的传统老建筑群虽然有些破败,但肌理格局保存较好,历史环境要素比较丰富,应予以保护与开发利用。周三岗经过粗略统计,发现石岗镇至今还保存了300以上栋颇有时代特色的老建筑。

“要设立历史建筑红线保护区。对一些特色明显、较为集中的历史建筑群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禁止人为破坏,待时机成熟再进行逐步修复利用。对一些临街历史老建筑,可借助乡镇提升改造资金进行修复,尽可能恢复原貌。”周三岗说,建立石岗镇历史记忆馆,对现存的建筑进行系统拍摄存档。向社会广泛征集当年老建筑及人物相关活动的照片,收集那个时代相关物品、物件,进行集中展示,将石岗镇打造成为一个有故事、有情怀、有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

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中,周三岗认为,应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石岗进行旅游规划,将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串联,挖掘和整理相关历史故事,可考虑打造南昌近郊一个影视基地。建议引入现代网络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岗、关注石岗。

“希望通过保护和适度的旅游开发,让石岗历史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周三岗说。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