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1)

文|公子逸

我们一家三口去看了《我和我的家乡》。

这部电影分了五个单元,笑点居多,而我的哭点,主要集中在了徐峥执导的《最后一课》和邓超、俞白眉执导的《回乡之路》上。

看《最后一课》的时候,我几乎全程在哭,即使偶有笑点,也是哭中带泪。我老公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一个好老师,他是没办法体会我这汹涌的哭点的。

巧合的是,邓超、俞白眉执导的《回乡之路》也跟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两个单元的哭点,都落在了同一种人身上,那就是:好老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2)

《最后一课》在乡村执教十年的范老师。

范老师在乡村执教十年,十年是他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

为了让孩子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一家一户地去做工作,终于学校从零星的几个孩子,到坐满了孩子。

范老师,不仅仅把那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更是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范老师老年痴呆后,他的记忆停留在了他在望溪村的最后一课上。他什么都忘记了,甚至是忘记了自己的儿子小范,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老师,没有忘记望溪村的那些孩子们。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3)

他如数家珍,一个个念叨着这些孩子的缺点和优点。他要走了,学校要合并了,可是他放不下这些孩子。因为放不下,因为始终念念不忘,于是他在老年痴呆之后,记忆回到了那一刻。

还有那些范老师教过的学生,当他们得知范老师的记忆停留在那一刻之后,决定倾全村之力,为范老师打造一个过去。

老师没有忘记学生,学生也没有忘记老师。

我哭,不仅仅是因为范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对学生的热爱,更是因为这些付出和惦念都是有回报的。因为有回报,于是感动才真的成了感动,而非成了伤痛。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4)

在范老师的记忆里,有一幅画。一个叫姜小峰的学生用黑色的笔,画的彩色的画。那时候的望溪村没有颜料,孩子们衣衫破旧,范老师冒着大雨,取了自己的颜料,却因为大雨都掉进了河里。

范老师走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去送行。姜小峰送给了范老师一幅画,一副很黑的墨团一样的画。而那副画,永远地留在了范老师的记忆里。

范老师一直记得那副画,他一直在想象那个乡村没有画笔的孩子,画了怎么的一幅画。

他回到了望溪村,顺着自己当初的记忆,一路颠簸,他看到了那副彩色的画,彩色的学校,明亮的窗户,有画笔,有那个长大的孩子。

一个老师,为了乡村的学生付出了十年。而这十年,影响了这些学生的一生。而孩子就是家乡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孩子长大了,创造了这种未来,于是,家乡变好了,祖国变好了。

而教育,而那些奉献青春,奉献热血的老师,是功臣。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5)

《回乡之路》里的岳红扮演的老师。

闫飞燕作为电商的成功人士,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在路途中,她遇到了老师上课背着的那个孩子毛蛋。她不给自己的老师叫老师,而是叫妈妈。

她的老师曾经对他们说过:“一定要走出去,再回来,把咱们的这个地方变个样子。”

闫飞燕成功了,回来了,但是她的老师却走了。她穿着高跟鞋爬上高高的山坡,叫着妈妈,她回来了,她这么听话,她回来了。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6)

背着孩子上课的老师,对所有的孩子说要走出去再回来建设家乡的老师,在漫天的黄沙中,深深地影响了那些孩子。他们知道自己要走出去,知道自己要回来,知道自己要回来做什么。

而老师身上背的那个孩子,那个被老师收养的孩子,那个小名叫毛蛋,大名叫乔树林的孩子,早闫飞燕一步开始建设家乡。

他捐款修建了学校,他带领人们种苹果,抗沙,致富。可是,失败了,他背上了欠款,但是他没有放弃。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7)

他选了另外的沙地,他开始研究新的品种,他到处躲债,到处找人合作,希望把已经成功的沙地苹果卖出去。只要卖出去,他的家乡就有救了。

孩子们的演讲救了他,闫飞燕决定帮沙地苹果打开销路。

我最大的哭点,是那些真实存在的抗沙致富的人,他们一一在屏幕里出现,他们坐到了幕前。

那些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奉献的人,终于出现在了屏幕里,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伟大,他们的艰难。

而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之所以美丽,之所以富裕,之所以越来越好,是因为这些人。

那些始终未曾放弃教育的好老师,那些为了家乡无私奉献的英雄。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8)

我的家乡‍,我的老师。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小城。

我从小是吃着驴肉火烧长大的。远嫁之后,我最心心念念的就是我爸做的饭,还有我家乡的驴肉火烧。

成年之后,在外求学,在外工作,远嫁,曾经想要逃离的小城,成了最为思念的家乡。

在那个小城里,还有我的两位恩师。遇到好老师这件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何其幸运,遇到了两位。

一个是我的数学老师,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对于他而言,学生真的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你花钱多了,他会唠叨,你想要偷懒了,他会督促。

我有一次考砸了,很沮丧,他把我叫到走廊里,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后来我考好了,我能看出他发自内心的自豪。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9)

我还记得一锅肉,他炖给我们吃的。还有我那些抱怨,体育老师要我负重跑步,我做不到,很烦恼,于是抱怨。他笑,说:“坚持了就好。”

亦父亦师。

可是他早逝,我悲伤至极,在他坟前哭了很久。

他是我此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还有一位,是我的语文老师,因为讲课太精彩,让我爱上了文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滚滚长江,那些文字,在她的讲述中都形成了画面。

两个老师影响了我的一生,一个让我懂得为人师表,是怎样的责任,让我在当老师的那些年始终以他为榜样。一个引领我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把写字这件事当成了兴趣,当成了爱好,现在还当成了职业。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山西(我和我的家乡两个哭点都在同一种人身上)(10)

好老师,好教‍育,才是家乡和祖国最大的希望。

孩子是未来,教育是关键。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这句话,但只有我们长大了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意义。因为我们只有长成了大人,才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也才能真正懂得知识就是力量。

范老师,打开了望溪村孩子的那扇知识之门,那个背着孩子上课的妈妈,打开了乔树林和闫飞燕的知识之门。他们让孩子的眼光,真正地放到了外边,又深深地惦念着自己的家乡。

好山,好水,好地方。

即使不是好山,不是好水,即使大漠黄沙,即使贫困落后,那依旧是我们的家乡。

正如这次疫情之中的武汉,那些在外的武汉人,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家乡,什么是国家。

家乡有难,人人愿尽绵薄之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少年强,要靠教育。

感谢像范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唯有他们这种人越来越多,家乡才有希望,祖国才有更好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