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捕鱼船舶真实情况(半夜开快艇到长江口捕鱼)

夜色渐浓,一艘高速快艇从江苏启东驶出,到达沪苏交界水域禁捕区后保持低速,10小时后方才离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6天。船上的人不知道,这一切都逃不过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的“法眼”。经系统算法分析,该行为涉嫌非法捕捞,触发自动告警。很快,公安和农业农村部门一举抓获了3名犯罪嫌疑人,收缴若干非法网具和渔获物。

半年前发生的这起案件,是市农业农村委的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试运行后的一次成功实践。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上海长江禁捕执法通过科技赋能,从“人防”进入了“人防 技防”“智能 机制”“部门 网格”的新阶段。

长江口禁捕是长江禁捕重中之重、难中之难。2021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两年来,长江上海段实现“四清四无”,非法捕捞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了“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

有人不解,如今非法捕捞已经少之又少,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建设智能管控系统?

“因为要守住来之不易的禁渔成果。”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总队长夏龙平告诉记者,由于上海长江口禁渔水域范围扩大,交界水域多,滩涂芦苇荡多,以及从事非法捕捞的多为夜间活动的大马力快艇和低、慢、小船筏等原因,当前管理压力仍然很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断提高长江禁捕执法能力,成为高质量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重点。

今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建成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系统集成、改造和新建140多个感知点位,实现智能发现、智能告警、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属地监管、现场查处和信息共享的智能闭环。这140多个感知点位有的装在滩涂上,有的装在“上海第一哨”佘山岛上,甚至装在上海长江大桥和崇启大桥上。前端的雷达、光电、船载、无人机等多元感知设备,宛如一双双从高处俯瞰上海长江口3200平方公里水域的“天眼”,实现全覆盖、全天候、“水陆空天”一体化监控,基本构建了长江口水域的“数字底座”。

出海捕鱼船舶真实情况(半夜开快艇到长江口捕鱼)(1)

长江沿岸新建的20米监控杆和热成像双光谱中载云台

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六大队大队长姚滇长期在长江禁渔一线执法,“刚开始光靠肉眼,逮到一个是一个。现在有了‘天眼’,整个长江口都在我们的监控下,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他感慨说,在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的“助攻”下,大家执法更精准、查处更迅速,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公安部门、渔政部门依托系统先后查获了多起案件,系统智能告警精准率达到90%以上。

为了提升禁捕执法能力,市农业农村委还推动高速渔政执法快艇交付入列,长兴岛公务码头(渔政基地)也已完成交工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表示,长江“十年禁渔”是一项历史性、标志性和示范性的工程,市农业农村委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持续落实好“清船、净岸、打非”行动,深化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执法协作机制,实施禁捕智能管控系统及配套执法机制,高质量书写长江大保护的上海答卷。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受访单位 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周程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