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

《道德经》:上善若水。

在我们生活中,很容易听到善良这个词,其实善良不单单是有善心为善良,做人的时候讲信誉,做人讲诚信,也是善良的一种体现。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1)

善良敦厚的人在处事的一个过程中,都讲究道义,讲究道德,这也是《道德经》中所讲的一个精髓。

曾经有很多人就批判我们现在很多的的商人,说他们丧失了一个字,叫做:“道”。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善良,而这个道就是做生意最伟大的一个核心。但是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熏心的时代,“道”很容易和暂时的利益产生矛盾。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2)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

就是这样,短短的四个字,值得很多人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最高的道德就是像水一样的品德。

水这个东西没有形状没有状态,一切随遇而安,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从来没有刻意的去逢迎,也没有刻意的方向,看似一切随波逐流,实则里面有很大的内涵。

我们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叫做胡雪岩,他就经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誉。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3)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做人和在商业环境中所强调的所讲究的一个核心就是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善良,真正成功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一个商人,往往都是讲信义讲道德之人,胡雪岩就是因为讲信义,所以他比一般人更能成功。

胡雪岩开了一个钱庄,有一个人叫罗尚德,他存进钱庄10000两银子,不要利息,不要存折。

原来他在老家的时候是一个赌徒,定下婚约,不提婚期。因为好赌,用了岳父家1万多两银子,最后岳父说只要罗尚德同意退婚,就不要银子。这一下激怒了罗尚德,他不仅同意退婚,还发誓做牛做马,也要把银子还上。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4)

后来他去当官,投入战场,辛辛苦苦熬了十多年,当了一个六品的武官,省吃俭用积攒了10000两银子,他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相信胡雪岩开的钱庄,因为他要去打仗了,生死未卜,他就把这个10000两银子存在胡雪岩的钱庄里面。

因为他觉得带存折也麻烦,就没有要带存折,后来罗尚德在战场上阵亡。临死的时候,他委托老乡,把自己在钱庄存入的10000两钱,转给老家的亲戚。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5)

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那个钱庄,办理转移手续,本来以为会遇到刁钻或麻烦,甚至会想到钱庄会赖账。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没有费半点周折就能连本带利息的,从把那个钱从胡雪岩的钱庄拿出来了,这个就可以看出胡雪岩仗义而守信的人品。

曾经孟子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然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时候,一定会为人不齿,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人愿意一起与你打天下。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道德经讲究道义)(6)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讲信誉,讲诚信是非常的重要的,他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一个资本。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上善若水,其中也包含了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需要做到善良和讲信誉。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身边有讲诚信的例子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