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

舟山岛位于中国杭州湾东南方向、浙江省东北部海域。呈东南西北走向 。面积约502平方千米。距大陆最近点(浙江宁波市北仑区长柄咀)约8.1 千米。是舟山群岛的主岛,该岛除四周局部狭窄的冲积平原外,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高度一般为海拔100~400米。最高点黄杨尖,海拔503.6米,山上有黄杨树、野山茶树等。产黄杨尖芽茶。舟山岛是浙江第一大岛,中国第四大岛。 岛位杭州湾口南侧,面积502平方公里,岛域中部和西部属定海区,南部为普陀区,全岛人口近68万。(不包括岱山县、嵊泗县)古称“海中洲”,又以岛形如大舟浮海,故名舟山。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

舟山新城区

简介

舟山岛是整个舟山地区政治、文化、交通和经济中心。岛内以丘陵为主,占了全岛面积的70%左右,海岸线曲折,水深域宽,港湾优良,航线通畅,海运可直通宁波、上海、温州乃至世界各地。航空港亦正在筹建之中。

历史上,舟山岛称海,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称翁山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设昌国县,元升为州,明初复置为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改名为定海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县为厅,民国又改厅为县,1987年后舟山撤地区建市,定海遂成为区。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2)

历史悠久的舟山岛上,留有不少名胜古迹,如抗清遗址“同归城”、“舟山宫井”等,舟山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三忠祠”、“桃公池”、“道头土城”、“留芳井”、“震远炮台”遗址,城防古建筑“瞭望楼”等,还有体现舟山地区明清建筑风格的一条街、大千圣庙、御书楼等。

“同归域”,位于城关镇龙峰山下,是清兵攻陷定海,明朝将士臣民死难18000多人的合葬墓。建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镇鳌山下,有著名的舟山“宫井”,是南明鲁王元妃陈氏投井的地方。“三忠祠”,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位于城关镇。为纪念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而建。殿内有《新建三忠祠记》碑,记述三总兵的英雄事迹,以及成帮干和定海军民抗法斗争的功绩。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3)

同归域祭祀活动

舟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城关镇又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整个陵园由陵园碑碣、八角亭、烈士碑亭、烈士史料陈列馆、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塔等组成。纪念塔上有朱德元帅的亲笔题字:“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4)

舟山岛不仅有较多的历史古迹,而且还有浓厚的海岛文化氛围。著名的有舟山渔民画、舟山锣鼓、渔家小调、民间故事、舟山越剧小百花剧团等等,均是极富海岛渔港情调的。

据当地人称,舟山不仅盛产海产品,而且还多出美女。外地人初到舟山,在大街或小巷亦不时可见渔家美女翩然而过。

地理位置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5)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6)

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4126×10⁶~4598×10⁶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适宜发展精密度高的新兴工业。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地形地貌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7)

舟山境内多山,丘陵广布,为海岛丘陵区,是天台山脉的余脉及其北东延伸入海的出露部分,海岛地形起伏,中央绵亘山脊或分水岭,海拔一般在200~300米之间,山间和海滨分布有小块平原。海岸线蜿蜒曲折,以基岩和泥质海岸为主,少量砂质海岸。地貌类型可海积、冲海积平原区(包括堆积海岸地貌)、山麓沟谷平原区、侵蚀剥蚀低丘区(包括侵蚀海岸地貌)、侵蚀剥蚀高丘区。

风俗文化

舟山的定海古城是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1991年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渔民号子

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群岛船渔工号子的总称,是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它与渔船、运输船作业和渔(船)民在海上和岸上劳动时息息相伴,是浙江省乃至国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之一。

舟山锣鼓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8)

舟山锣鼓以锣、鼓、钹及锁呐为基调,间以丝竹,音响雄壮,旋律激荡奔放,气氛极为热烈,具有鲜明海岛特色。解放后这一民间艺术,经过加工改进慢慢地搬上了舞台。主要作品有《渔舟凯歌》、《东海渔歌》、《渔民欢乐》等。

祭海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9)

渔民每泛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祀神祗,烧化疏牒,俗称“行文书”。然后由老大将杯中酒与盘中肉抛入大海,称“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鱼时平安无事。祭祀时要放一副“太平坊”,即棺材板,出海时,放在船上。棺材板冠以“太平坊”之名,与渔民在大海作业时很有可能被巨浪吞噬相关。葬身大海是渔民大忌,与“入土为安”的习俗大相径庭。因此放一副棺材板,以求太平无事。若死,也得死在家里,才能“入土为安”。这与他们到市场上去买床,不愿买新的,却要买一张已死过人的,以求到老能死在床上的愿望相一致。一泛结束,亦要举行祭祀神祗,称“谢洋”。

潮魂

旧时沿海渔村一种特殊的丧俗。出海渔民翻船而死的人,因无法寻得尸体。家中设灵堂,海边搭草棚设“醮台”。傍晚举行招魂仪式,在草棚里点香烛,放供品,稻草人坐中间,上贴死者生辰八字。夜间涨潮时,道士坐“醮台”上,敲响钟磬铙钹,念咒语。有人手扶一根手竹,上挂箩筐,内装雄鸡一只,面对大海,随道士咒语,不停摇动。也有由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着灯笼高呼死者名字,为其招魂。第二日将稻草人放入空棺材安葬。

跳灶会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0)

跳舞的外国留学生

跳蚤会,又名跳灶会,系流传于舟山白泉的民俗舞蹈,因舞姿如跳蚤和妇女跳到灶上撒尿就能灭火的传说而得名。它的形式是男女对舞,男饰济公,女扮火神(男扮女装其装为红衣绿裤),意为“济公斗火神”。行会时,他(她)俩由粗草绳围成长方形,边舞边唱,唱法似“小热昏”一般,除原准备的曲调外,能触景生情,见机应唱,能吸引围观者兴趣。

唱蓬蓬

唱蓬蓬即唱新闻,指乐师借助伴奏,将时事新闻和评论说唱给众人听,并获取一定的报酬。

滃洲走书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1)

舟山走书(又名滃州走书)源于定海马岙,是舟山群岛历史文化奇葩之一,约产生于1800年前后,后从六横传至镇海后,演化为“蛟川走书”。初为自击自唱的单口说唱曲艺,内容以短词为主,原为一人自鼓自唱,后吸取戏剧中的走、唱、念、表相结合的表演手法,将单档坐唱改为二人或多人演唱。常规演出为1人主唱,辅1-2人伴奏(帮腔和笛)。其基本调为“慢调”与“急赋”,另吸收其他曲乐中的“二簧”、“流水”等曲调。演唱朴实,清晰“四工合”帮腔为其特性音调,以唱、表白、演为主要表演形式。

贝雕渔民画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2)

舟山贝雕是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

海岛渔民画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3)

舟山海岛渔民画,是海岛地区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以衢山鼠浪湖渔民画和东极渔民画最为有名。

美食

舟山海鲜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4)

舟山作为中国重要的浴场之一,海鲜全国文明。舟山有很多海鲜大排档,也有不少档次较高的海鲜酒楼可供大家享用美味。

舟山带鱼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5)

以其肉厚而油润,味鲜为特点,誉满海内外。主要有红烧、清蒸、咸制、风晒等吃法多样。

海鲜面

浙江舟山群岛多少个岛(浙江第一大岛舟山岛)(16)

舟山的海鲜面堪称霸道,带鱼,熏鱼、虾、蟹、豆腐鱼、小黄鱼、基围虾、花蛤,蛏子、牡蛎、还有许许多多的蔬菜和大排、小排、油渣,如此庞大的自选浇头集团,直接导致每碗舟山海鲜面端出来都是独特而且超级霸气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