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

在凉山

每年的火把节之夜

人人燃起火把

满天星火落人间

人们手拉手围成圈子载歌载舞

在凉山这个火一般热情的城市

火把节成为了招牌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1)

(火把节盛况)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节日,同时也是凉山州文化、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传达着朴素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被称 为“东方狂欢节”

2016年初,凉山彝族火把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试点项目。

这是我国首次尝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试点,目的是通过树立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促进其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01

都则:不熄的火种

盛夏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大凉山的火把节近了。彝语称火把节为“都则”,“都”是“火”,“都则” 是祭火的意思

有关火把节的由来说法不一,其中广为流传的是:远古的时候,天神恩梯古兹派遣使臣则库雪虎到人间收缴租税,使臣四处敲诈勒索,欺压百姓,激起公愤。

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率众点燃火把,追杀使臣。使臣狼狈逃回天宫后在天神面前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天神听信后迁怒于人间,遣下天虫无数糟蹋庄稼,危害百姓,于是彝家再次点起火把,烧死天虫,战胜了天神,迎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天刚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便成了 “照田祈丰年”的传统节日。

大凉山夏日的大地上,从此有了火光冲天的不眠之夜。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2)

火,是彝家永不熄灭的希望的象征。无论中国传说中居住山林的古代燧人氏的钻木取火,还是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用茴香枝“偷”得火种带给人类,虽叙述各异,却都源于人类进步的法则——火,照亮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彝谚道:“人生在世时离不开火,去世时仍然离不开火。”

哦——木都古啦!”彝胞用彝语这样招呼客人,意为快来烤火,这种亲切的问候,说明他们没有把你当外人。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3)

(打火把)

彝族传统的民居,包括彝家新寨建设的居所都会做一个火塘,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饭、聊天、看电视,其乐融融。

02

火把之乡的原生态体验

在凉山,火把节这一古老民俗保持得最完整、最具特色、最隆重的地方,要数布拖和普格两县,这里是凉山火把节的发源地,被誉为“火把之乡”

特别是在布拖县的拖觉镇,普格县的螺髻山镇,火把节极富民间传统特色,是外地游客和摄影家慕名而来的拍摄地。每年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盛大的彝族火把节开始了。

这一天人们总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村民们用蒿枝条捆扎好火把,十天半月前早已备足;白天,村庄的成年男子聚集到溪水旁杀猪打牛,村子里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黄昏,孩童们催促着阿嫫赶紧生火做饭,生怕火把点晚了落在别人后边。很快整个村寨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在夕照的逆光中氤氲蒸腾。

火把节这天的晚餐前,彝家中的男主人会各显身手,在火塘里烧得通红的石块上,覆盖青蒿或索玛枝,先以洁水淬火,接着把饭、肉、汤逐一端到腾起的水雾上转圈,以祛秽洁净;彝族民间信仰认为神鬼居住在大地上的密林、溪流及高山等处,这样驱邪除秽后,再将供品端到神龛下供祭祖灵,祈祷全家安康。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4)

(西昌的火把节现场)

祭完祖灵,全家老少才围在火塘旁共餐,尽享美食。入夜,火把点燃了。无从知晓是谁第一个走出家门。此时,只见他们纷纷高举起燃烧的蒿枝火把,边走边喊,在房前屋后和庄稼地边的道路上奔走,然后汇聚成一列列长队,向历年焚烧害虫的地方行进,宛若一条条滚动的火龙。那高举的火把与最后的落日余晖遥相辉映。

到了一处场坝,人们将火把堆放为一堆堆篝火,只见火焰升腾、火星飞溅,映红了山野。

人们欢呼雀跃,神情也被火把所点燃,激情饱满,容光焕发,生命的活力迸发,热闹的场景和奔放的情绪感染着到场的每一个人。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5)

(“朵乐荷”舞)

乡坝上响起的歌声与乐曲,当然比录音唱片更纯朴动听,流连在火把场上的人们,都会为彝族姑娘们的“朵乐荷”舞所迷醉。

她们左手拿着一块方巾,右手撑着黄油布伞,围走成一圈又一圈,踩着缓缓的步子,悠然地歌唱,悠悠地旋转。夜空是她们的背景,月亮是她们的装饰,她们就像从大地上生长出来一样,有着最淳朴的美感和能量。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6)

(彝族姑娘)

03

体验城市里的火把狂欢

在城市里举办的火把节尽管少了一些乡村的豪放,但同样热闹欢乐;在火把的海洋中,旅游观光者们都会情不自禁地鱼贯而入,融进狂欢的潮流,即使陌生的人们这时也会友好地牵着手,围成大大小小的圈子,踏着高音喇叭传出的“达体舞”节拍,时而拍着巴掌,时而弹起脚步,在烟火中追逐欢跳,边走边唱,旋转成灵动闪耀的光影。

在西昌城,燃起篝火的宽敞大道,从下午就开始实施交通管制禁行所有车辆,此时大道上已涌入数十万人。狂欢的人们将这里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舞场,火光照耀着男人们淌着汗水的脸,照耀着女人们耳边吊着的银耳环,光影灼灼。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7)

(参加火把节选美的彝族姑娘)

挤在湍急的人群中,有些磕磕绊绊,然而大家无不手舞足蹈,兴高采烈,露出天真的笑容。

04

非遗扶贫:绣着花,养活家

凉山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于1994 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以后每四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火把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早已经成为凉山对外开放、文化经贸交流、民族团结的盛事。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火把节期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390.69万人次,同比增长3%,旅游收入18.87亿元,同比增长 23.01%。

2006年,凉山彝族火把节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初,凉山彝族火把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试点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尝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试点。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8)

(火把节风情)

整体性保护试点以重点传承、社区保护为载体,以民间举办的传统火把节为保护对象。

在空间上,以保护农耕文化中的一系列生产生活为核心,保护文化空间;在时间上,以保护节日活动时间和三天周期为核心,保护火把节进行的时间节律;在活动上,以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核心,保护火把节期间的歌舞、技艺、游艺、 体育竞技等文化活动。

火把节的整体性保护也带动了凉山州的非遗扶贫事业的进步发展。2018年我国大力推进非遗扶贫,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9)

凉山州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将其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先后设立了昭觉县薇穆嘎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布拖县彝族手工银饰一条街等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众多绣娘“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这是在火把节兴盛的同时,大凉山正在勃兴起来并燃烧得越来越旺的一个新的社会工程和民生工程。

凉山为啥这么出名(凉山越来越火)(10)

- THE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