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1)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八”第5、8、11、12、13、14、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熟练、灵活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结合比例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加深理解概念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预设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这些比例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设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预设3:可以列出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知识来

【教学提示】

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指导学生回忆和梳理之前学习的有关比例的知识。

完成一些闯关练习,看谁掌握得最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实际应用作铺垫。

二、基础练习

1.第一关: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教科书P43“练习八”第5题)

师: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判断呢?

【学情预设】可以先假设上面四组中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再看该比例里的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假设成立,该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则假设不成立,该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2.第二关: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八”第14题)

师: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8个比例?

【学情预设】把等式中一组乘积中的两个因数作外项,另一组乘积中的两个因数作内项,可以写出4个比例。再交换两组外项、内项的位置,也可以写出4个比例,一共可以写出8个比例。

师:这种有序的方法真好!大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第三关: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习题。

师:先自己试一试吧!完成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我是用比例的意义试出来的,因为3∶6=,4∶8=,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预设2:我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试出来的,因为3×8=24,4×6=24,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预设3:我先将这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然后用最大数乘最小数,中间两数相乘,看看乘积是否相等,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写出不同的比例。

师:第3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大家可以按照他说的方法来试一试。用这种方法能不能快速判断四个数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呢?我们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组中最大数是3.6,最小数是0.25,3.6×0.25=0.9,1.8×0.5=0.9,两组乘积相等,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预设2:第二组中最大数是80,最小数是,因为80×=16,40×=20,两组乘积不相等,所以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4.第四关:解比例。

(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八”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教师收集错例进行展示。

师:说一说解比例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等式。

(2)根据以前用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解比例时,有时根据数据的特点转化为分数的形式,先约分再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利用闯关的形式进行基础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几个练习的设置,巩固了对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练习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的解题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思考都变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三、综合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一关:列比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八”第12、13题)

师:先回忆一下,列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归纳3个解题步骤:

(1)找到关键信息,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比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

(3)对所求的未知数进行验证。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课件出示正确解答。

2.第二关:列比例解决容易混淆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八”第11题)

师:先读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题目中告诉的1∶20是汽车模型长度与汽车实际长度的比。第一个问题告诉的是汽车模型长度,求汽车实际长度;第二个问题告诉的是汽车实际长度,要求汽车模型长度。

师:认真审题是准确解决问题的保证。同桌之间可以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对地完成这道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课件出示正确解答。

3.第三关: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P44“练习八”第15题。

解答完毕后,集中展示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第一个问题: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6×足球单价=8×篮球单价,根据数量关系式可以得到,足球单价∶篮球单价=8∶6。

第二个问题:利用乘法形式的等式解答或利用比例解答都可以。

第三个问题:比较开放,例如篮球的单价是30元,足球的单价是多少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

【教学提示】

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解比例。这个环节除了落实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注意解比例方法的指导。

【教学提示】

在练习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要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比例,并熟练运用解比例的技能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教学反思

练习课对于学生来说,一般比较枯燥。采取闯关的形式,将同桌比赛、小组交流订正等方式贯穿课堂中,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过程中轻松巩固旧知识。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应更注重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从而能准确而快速地解决问题。如果课堂中加强小组的讨论,更多关注学习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注意差异教学会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