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拉帮结派的人比较厉害(就是建立派系势力)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晋纪二(公元290)

【事由】晋惠帝下诏书,任命太尉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领朝政,百官各自掌管自己的职责,听命于杨骏。傅威对杨骏说:居丧三年的制度,已经有很久不实行了,如今皇帝谦虚把政事委托给您,但是天下的人们并不认为这样做好,恐怕您还不容易抵挡。

周公是大圣之人,尚且招来了流言蜚语,何况皇帝的年龄并不是当年成王的年龄呢!我私下认为,武帝葬事既已办完,您应当慎重考虑进退的事情了,如果可以证明您的真诚,岂在于言辞的多少呢?杨骏不听傅咸的话,傅咸又多次劝谏,杨骏逐渐坐不住了,想把傅咸赶出朝廷让他去做郡守。

为什么拉帮结派的人比较厉害(就是建立派系势力)(1)

【解析】

1、有利有弊

杨骏的女儿杨芷,是晋武帝的妻子,也就是说晋武帝是杨骏的女婿,杨骏是晋武帝的岳父,正是因为拥有这层关系,杨骏得以飞速提拔,从一个芝麻小官,混到辅政大臣。

有利就有弊,杨骏因为提拔速度过快,没有建立自己的派系势力,因此权力根基并不牢固,晋武帝就是杨骏的靠山,晋武帝在位时,朝廷权臣有所顾虑,因此不敢动杨骏。

2、外强里虚

晋惠帝上位后,任命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领朝政,文武百官听命于杨骏,职场智谋分析这是杨骏自己的意思,只是通过晋惠帝下诏书,以使得行为合法化。

表面上看杨骏权力很大,其实这是打肿脸充胖子 ,杨骏失去靠山后也就是外强里虚,因为朝廷权臣都不服他,特别是晋武帝的儿子,他们拥有正宗的血统,也想当皇帝,怎么可能容忍杨骏辅政?

3、把持朝政

晋惠帝时年31岁,因为能力问题不能治理政事,而不是因为年龄幼小的问题,皇帝已经成年,既然能有问题,那么就得寻找有能力的皇子继任,而不是寻找外人辅政。

皇帝年龄幼小,权臣进行辅政,这是合理的,但晋惠帝已经三十多岁,还安排大臣辅政,这就说不过去了,说好听是辅政,说得不好听就是把持朝政,朝廷权臣不服是有道理的。

4、流言蜚语

傅威也对杨骏说,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乃为大圣之人,而且当时周成王只有十三岁,因为年龄幼小不能治理政事,所以安排周公辅政,但仍然招来了流言蜚语。

现在晋惠帝已经是成年人,你杨骏只是外戚,并非皇族血统,外戚辅政,流言蜚语就更加多了,应当慎重考虑进退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甚至灭族的危险。

5、拉帮结派

杨骏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没有广大权臣的支持而辅政,必定引发众权臣的不服,辅政的前提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建立势力就要拉帮结派,把关键位置换成自己的嫡系心腹。

通过拉帮结派,建立庞大的势力,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干掉,把朝中文武百官拉拢为自己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控朝政,杨骏只是名义上把持朝政,并没有实际把控朝政,所以说失败已成定局。

6、以史为鉴

现在的人一听到拉帮结派,就会联想到负面的消息,认为这是搞小团伙,不利团结,如果你也是这么想,要么是没当过领导,不懂权力的规律,要么是为了安抚基层员工。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到国家小到公司,任何组织的领导,都离不开拉帮结派,因为只有通过拉帮结派才能形成自己的势力,拥有势力才能巩固权力,否则如果不拉帮结派,也就没人支持,没人支持就没有势力,也就当不了领导。

更多干货,关注“ 职场智谋 ” 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